基本信息
- 作者: 李华 胡奇英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19161
- 上架时间:2019-8-15
- 出版日期:2019 年8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数学 > 高等数学及高等数学相关数学教程
内容简介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预测概述
1.1预测的基本概念
1.1.1预测科学的产生
1.1.2预测的定义
1.1.3预测的可能性
1.1.4预测的不准确性
1.1.5预测的基本功能
1.2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1.2.1预测的基本原理
1.2.2预测的一般步骤
1.3预测资料的收集与预处理
1.3.1确定数据收集的目的
1.3.2设计数据收集方案
1.3.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3.4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预处理
1.4预测方法的分类
前言
本书自2012年6月第一次出版,至今已有6年多了。6年间,本书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我们开设的“预测与决策”课程于2016年6月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本书得到了各高校相关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随着对预测与决策理论、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内容需要补充到教材之中,同时,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及篇幅所限,部分内容需要删除;而教材的形态也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适应当前环境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求。鉴于此,编者于2017年年底启动了新版教材的修订工作。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删除了第1版中第3章“回归预测方法”、第12章“动态决策分析”以及第7章“预测精确性与预测评价”(部分内容并入第1章),新增“灰色预测方法”和“应用案例”两章,在“决策方法拓展、选择与评价”这一章中增加了“灰色决策方法”“粗糙集决策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内容。
本书以准确、实用、实时为导向,改正了第1版中存在的错误,删减了过时的内容,修改了不全面、不准确的内容,补充了本领域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梳理了全书的例题、习题以及案例,选用了新数据和新案例。
本书共12章。参与第2版修订的人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华教授、刘云副教授、惠调艳副教授、王剑讲师、王方讲师和吴爱萍,复旦大学胡奇英教授及柳心怡。李华教授和胡奇英教授担任主编。其中,刘云负责第1章、第9章的修订和1115节的编写,惠调艳负责第2章、第7章、第11章的修订及1114节的编写,王剑负责第3章、第10章的修订以及122节案例的编写,吴爱萍负责第4章、第5章及第8章的修订,王方负责第6章以及1113节的编写,李华负责121节的编写,胡奇英、柳心怡负责123节的编写。刘云、吴爱萍完成全书的修订统稿工作。
鉴于时间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胡奇英(复旦大学)
第1版前言
预测是凭借过去与现在而对未来的预计,决策则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而在若干种未来中选择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随处可见预测与决策。比如,我们需要预计我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与不努力学习对我们自己未来的影响会是怎样的,依此,我们需要选择在大学期间是努力学习,还是不努力学习。
现代社会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而且还将更加复杂下去。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交流的便利性使得人际网络越来越复杂,如此等等;同时,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变化更加快速。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预测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决策的正确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让我们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宝贵的大好时光,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供我们使用;我们也将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数据,甚至将成为数据的一部分。因此,运用预测与决策的方法,特别是基于数据与模型的方法,将变得越来越方便与重要。
本书将给出预测与决策的一个概貌。在预测部分,首先对预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予以概述(第1章)。其次,介绍一些非模型预测方法(第2章),如专家预测法、指标预测法、概率预测法等。在定量的预测方法中,着重介绍时间序列法与趋势外推法。本书介绍的时间序列法,是从单个变量的过去来推测其未来,所以是纵向的,其中包括回归预测方法(第3章)、确定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第4章)、随机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第5章)及其特例马尔可夫预测方法(第6章)。最后,讨论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其精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预测精确性与预测评价(第7章)。在运用预测方法时,这是最后的把关:只有通过了预测的评价,才能较为放心地去使用预测所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