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孩子也有着父母不可想象的压力:无法面对挫折、成绩不理想、被欺凌……作者从和孩子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告诉父母如何正确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获得抗压能力。
未来充满了未知,从名校毕业便能“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通过本书,作者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真正拥有能够敢于自己面对未来和人生的强大内心,成为自信、自立、自我认可、不畏惧变化、对自己负责的人。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 何为“内心强大的孩子”
“名校毕业便能获得幸福” 的时代已经终结
未来不可预测, 以往的价值观不再适用
我在女儿毕业典礼上的感悟
从就业的女儿身上感受到了“百折不挠的心”
构成“强大内心” 的5 个要素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变得“内心强大”
江藤老师, 请告诉我们
第2章 如何培养出不惧挫折、内心强大的孩子
育儿目标是“自立”
根据年龄改变保护孩子的方式
为了已经是大学生的孩子而学习外语的妈妈
找准目标,慢慢来
克服困难的经历亦是一种“增强自信”
亲子对话十分重要
设立对话时间,养成习惯
如何应对“我家的孩子不搭腔”
等待30 秒,诱导孩子谈话
对话示例1: 我会一直望着你
前言
前几天, 我在一家常去的咖啡厅里看见一对母子,妈妈在指导孩子做辅导班的作业, 看着他们的身影,这个问题就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2012 年春天, 我的两个女儿都大学毕业了,她们开始各自迈向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所以我的育儿时期也算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让孩子自发学习的方法》等书要出版上市,而且我还开设了面向妈妈群体的“妈妈学校”,所以会收到来自妈妈们的各种提问。
从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发行的电子杂志上也有“Q&A” 专栏,最近里面的问题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前询问的问题大多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等学习技巧类的问题,而现
在关于“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欺负”“中考失败了,学不进去”“或许太累了, 每天一点精神也没有”之类的问题越来越多。
与之前相比,育儿相关信息增长了数百倍、数千倍。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
我们更加不明白自己应该相信哪些,前进方向又在哪儿。
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会如何育儿呢?我再次认真思考,脑海里浮现出了“培养孩子抗压力”
的框架。
培养出能够自我肯定的孩子,即便发生艰难困苦、意外之事,也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挺不错的”“很高兴出生到这个世界上”。
要顽强生存,即活出自我、怀有自信、随机应变且不畏惧变化。无论到何时,
父母能做的事情都是有限的。即便希望孩子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可生存原本就是压力,纵
使除去了一个压力, 其他压力还会变换形态接着出现。
“希望孩子尽量快乐地活着”,可孩子不能永远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随着成长,孩子看见的风景会逐渐变化,会逐渐不满足父母提供的环境。父母提供的环境是有限的,之后
只能让孩子自己成长, 自己吸收外来事物, 自己思考。
而现在孩子们需要的, 正是能够自己开辟道路的力量。
总之,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即便他们去学校,去辅导班,在家里度过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就像每天沐浴洗澡一样,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尤其是长时间生活在
一起的妈妈的价值观, 会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变化,孩子也会跟着变化。
为了培养出有抗压力的孩子,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书摘
无论父母多么想与孩子对话,如果孩子不回应、不搭腔,就无法互相交流。
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子,父母靠近一点就会感到厌烦,面对孩子的这种姿态,父母有时真的无从下手。
这种时候父母可以以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为话题,例如足球、艺人、游戏、动画片等,效果会比较显着。
一位高中男孩的妈妈曾对我说:“以前我一跟他说话,他就会说‘好烦啊’,然后进入房间关上门。但是,如果我说‘把你现在在看的漫画也给妈妈看一下吧’,就能慢慢地打开话匣子,他会说那个漫画好在哪里,我也对孩子说几句对那个漫画的感想……现在儿子从学校回来一定会跟我一起讨论漫画,和以前的儿子简直不是一个人。”
父母往往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听自己想听的。但是请试想一下,如果别人像审犯人一样只顾自己想问的一个劲儿地质问你,你会做何感想呢?所以“今天在学校学习了什么呢”“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呢”,听到这些问题孩子也不会想开口回答。
如果想和孩子交流,就要先打开对方的心。最好的办法是感知孩子感兴趣的事,接触孩子重视的领域,从中一定能找到打开对话的开关。
对话时,不是以自己的标准尺度去谈话,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交流。这也是我自己深刻反省的地方,父母应该认真地倾听孩子想说的话,根据孩子的步调来询问自己想听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