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全面揭秘和解决"行为上瘾"的奠基之作
美国亚马逊分类图书畅销榜第一名
行为上瘾是什么?诱人上瘾的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如何远离行为上瘾?如何用行为上瘾做些好事?
---------------------------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自我控制领域的思想领袖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主任
国际知名成瘾训练专家
贾德森·布鲁尔博士权威之作
TED2016年浏览量排名第4
被《时代》杂志评为
“2013年的100个新发现”
之一的研究成果
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
乔·卡巴金作序推荐
让你上瘾的不止有香烟和手机
还有思考和爱情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这是因为,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作译者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最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登于重要学术期刊中,并且出现在全世界许多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上。《纽约时报》《纽约客》《经济学人》《连线》《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他著有两部《纽约时报》畅销书,最新且最畅销的就是《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译者简介
闾佳 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历年来已出版多部广受好评的翻译作品。
---------------------------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美]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著:贾德森·布鲁尔博士是一个在习惯改变和自我控制领域的思想领袖,他的科学研究中结合了近20年的正念训练。他是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研究中心(Medicine and Psychiatry at UMass Medical School)主任,同时也是医学和精神病学副教授。他也是耶鲁大学的兼职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他发表了大量同行评议的文章等,训练了美国的奥运教练,他的工作通过《60分钟》、TED(2016年浏览量排名第4)、TEDMED、TEDx、《时代》杂志(2013年的100个新发现)、福布斯、BBC、NPR、《商业周刊》等被大众所知。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和国际知名的专注于成瘾训练的专家,Brewer已经开发并测试了一种新的专注于改变习惯的计划,比如克服压力和情绪饮食,以及戒烟。
目录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楔子 令人上瘾的时代 / 1
第一部分 行为上瘾是什么
第1章 行为上瘾的兴起 / 10
行为上瘾是什么 / 14
我们离危险越来越近 / 16
近一半人都有行为上瘾 / 17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 21
迷住弗洛伊德的可卡因 / 23
可卡因与可口可乐 / 26
社交媒体对孩子的伤害 / 28
游戏的超强上瘾性 / 30
第2章 我们所有人的心瘾 / 33
只有5%的士兵毒瘾复发 / 34
任何人都能成为瘾君子 / 37
前言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上架建议 ◆
心理学
---------------------------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我大四的时候,肠胃开始出“问题”了。腹胀、抽筋、放屁和频繁排便,让我不断地往就近的厕所跑。我甚至改变了惯常的跑步路线,以便当“自然召唤”我时迅速冲进厕所。我自作聪明地认为,从症状来看,这个问题是蓝氏贾第鞭毛虫(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感染。我认为这合乎逻辑:大学时代,我到处背包徒步,而贾第虫病的一个常见致病原因是饮用水净化不当,露营时很可能这样。
我去学生保健中心看医生,和他分享了我自己的诊断。他避而不答,问:“你压力大吗?”我记得自己好像这样回答:“不可能!我跑步,饮食健康,还在管弦乐队里演奏。我不可能压力大呀,我做这些健康的事情就是为了避免压力太大!”他笑了,给我开了治疗贾第虫病的抗生素,可我的症状并无好转。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自己表现出的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典型症状,这是一种确诊为“有机(也就是生理)成因未知”的症状。换句话说,我的身体疾病,是由我的脑袋引起的。如果我当时听说“脑袋对头了,人就没事了”这样的建议,恐怕会心生反感,但一起家庭生活事件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未来的嫂子正烦恼地规划一场双喜临门的大事—新年除夕聚会兼她的婚宴。第二天,蜜月一开始,她就生了重病(绝不是因为喝了太多香槟酒)。这让我猜想,身心一体这种事大概真的存在。尽管在今天,这种推理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接受,可在几十年前,它却属于双手合十诵经念咒搞灵修那类人的领域。我才不是这样的人呢。我是主修有机化学的,研究生命分子的,绝非新世纪的印度神油贩子。婚礼结束后,我对这个简单的问题着了迷:为什么人有压力时会生病?
如此一来,我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改变。
带着这个问题,我升入了医学院。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我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开始了一个医学博士和文理博士兼修的项目。这类项目是医学与科学相融合的好办法,把医生们每天都看到的实际问题带入实验室尽心搞研究,并给出改善护理的方法。我打算弄清压力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着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导致我嫂子在大喜日子之后生病那一类的状况。我加入了路易斯·穆格利亚(Louis Muglia)的实验室,他是内分泌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专家。由于对弄清压力怎样让人生病有着同等的热情,我们很快就变得很投契。我开始工作,操纵小鼠应激激素的基因表达,观察它们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些什么。我们(连同许多其他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令人着迷的事情。
即便如此,我进入医学院时压力仍然很大。除了肠易激综合征(还好它有所改善),我人生里头一次遭遇了睡眠障碍。为什么呢?就在就读医学院之前,我跟未婚妻分手了,她是我大学时代的恋人,交往了好几年,我甚至已经安排了一些跟她的长期人生计划。分手可不在计划之内。
媒体评论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亚当·奥尔特找到了圣杯:他写出了一本有洞见力的重要作品,而且让人乐于阅读。他介绍了技术上瘾世界的前沿研究,为迷失在社交网络、智能手机、游戏、健身手表和其他电子设备里的我们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方案,为我们带来了宽慰。他还说明了相关的风险:这些技术正在阻止我们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把工作从睡眠与玩耍中分离开来。如果你曾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体验的上瘾性那么强,怎样对时间、财务和人际关系重建控制,那么这本书不可不读。
—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
《纽约时报》畅销书《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
如果你停不下来地查邮件、点链接、浏览、点赞,那么,放下你的电子设备,读读亚当·奥尔特的这本书吧。这是一部重要的奠基之作,探讨我们为什么对技术上瘾,我们怎样来到这一步,接下来又该怎么做。
—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
《睡眠革命》(The Sleep Recolution)和《从容的力量》(Thrive)等书作者
你刚才玩过手机吗?我猜有。我们的电子设备变得比任何毒品都更容易上瘾,多亏有这本书,我们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它深刻地洞察了技术怎样把我们吸进黑洞,指出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抵挡它的拉扯力量。
—乔纳·伯杰(Jonah Berger)
《纽约时报》畅销书《疯传》(Contagious)一书作者
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亚当·奥尔特针对上瘾问题的兴起,写了一本叫人真正上瘾的书。本书对当代最令人不安的现象之一,做了迫切需要又引人入胜的探索。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纽约时报》畅销书《逆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David and Goliath)、《异类》(Outliers)等书作者
这是我好久以来读过的最令人着迷、最重要的一本书了。奥尔特精辟阐释了控制我们生活的全新迷恋,并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工具,拯救我们的企业、家庭和理智。”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
书摘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瘾原本的意思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强烈连接:在古罗马,上瘾(being addicted)意味着你被判处了苦役。如果你欠了别人的钱,无法偿还债务,法官会判你“上瘾”。你会被强迫做奴隶苦役,直到偿还完债务。这是“上瘾”一词的最初用法,但后来,它的意思发生了演变,用来形容一切难以打破的纽带。如果你喜欢喝酒,你是喝酒上瘾;如果你喜欢读书,你是读书上瘾。上瘾没什么根本性的错误;许多瘾君子不过是真心喜欢吃、喜欢喝、喜欢打牌、喜欢阅读的人。做个瘾君子,就是对某种东西充满激情,随着数百年岁月的推移,“上瘾”这个词的意思被稀释了。
到了19世纪,医学界为这个词赋予了新生。尤其是19世纪末,医生们对化学家学会合成可卡因一事尤为关注,因为要戒断这种药物越来越困难。最初,可卡因似乎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让老人走上几千米,能让精疲力竭的人重新获得清晰的思维。不过到了最后,大多数用户都上瘾了,许多人还送了命。
我马上就会说回行为上瘾,但为了理解它的兴起,我需要先把重点放到药物上瘾上。“瘾”(addiction)这个字,仅在最近两个世纪里指涉滥用药物,但原始人药物上瘾的历史有几千年。DNA证据表明,早在4万年以前,尼安德特人就携带一种名为DRD4-7R的基因。DRD4-7R基因令尼安德特人具备一系列与其他早期原始人有别的行为,包括爱冒险、追求新奇、寻求感官刺激等。尼安德特人之前的原始人胆小、规避风险,尼安德特人则不断探索,难以满足。DRD4-7R的变体DRD4-4R,至今仍存在于10%的人身上,这些人比其他人更为蛮勇,成为连环瘾君子的概率也要大得多。
如今要想锁定第一个人类瘾君子已不可能,但记录表明,这个人生活在13000多年前。当时的世界跟现在非常不同。尼安德特人早就灭绝了,但地球仍然覆盖在冰川之下,猛犸象还将继续存在2000年,人类刚刚开始驯养绵羊、山羊、猪和奶牛。耕种和农业几千年后才出现,但在东南亚的东帝汶海岛上,有人偶然发现了槟榔到。
槟榔是现代卷烟的古代表亲,未经提炼。槟榔含有一种名为槟榔碱的无嗅油状液体,作用跟尼古丁差不多。人在嚼槟榔的时候,血管会舒张,让呼吸更轻松,血液泵动速度更快,心情也轻快起来。人们经常说,嚼槟榔之后能更清晰地思考,所以,在南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槟榔仍然是一种流行的药品。
不过,槟榔有个讨厌的副作用。如果你经常嚼槟榔,牙齿会变得又黑又烂,随时可能脱落。尽管有这么明显的外貌代价,许多爱好者却还是不断咀嚼,连牙齿都没了也不愿停。2000年前,有个中国人去越南,他问招待他的当地人,为什么他们的牙齿是黑色的。当地人解释说:“咀嚼槟榔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所以牙齿变黑了。”这套逻辑真是够呛。如果你身体的一部分变得黑乎乎,你的思路要何等开放,才能得出结论说,这种变化是健康的啊。
在古代“嗑药”上瘾的,并非只有东南亚人士。其他文明也在本地出产的作物里寻寻觅觅。千百年来,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的居民一直咀嚼一种叶子,这种刺激品的作用有点像兴奋剂(也叫脱氧麻黄碱)。阿拉伯茶的用户们就像是喝了好几倍浓咖啡一样,变得健谈、欣快、好动,他们的心率也会提升。大约在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原住民偶然发现了皮特尤里树,北美洲的原住民则发现了烟草。这两种植物既可以吸,也可以嚼,两者都含有大剂量的尼古丁。大概7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南美洲人开始在大型公共聚会上咀嚼古柯植物的叶子。而地球的对面,苏美尔人学会了调配鸦片,这可把他们乐坏了,赶紧把用法说明刻在了小泥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