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会计学专业新企业会计准则系列教材
新高教金课建设?大信会计审计系列
审计学
主编叶陈刚 李洪 张岩
第3版
Auditing
(Third Edition)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新闻链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性质与目标5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保证程度11
第四节 审计要素与审计基本要求13
第五节 审计监督组织架构17
【关键术语】22
【思考题】23
【练习题】23
第二章 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准则25
【引导案例】吴益格和中国第一家合伙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25
第一节 审计法律规范28
第二节 审计准则规范36
第三节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46
【关键术语】52
【思考题】52
【练习题】53
第三章 国家审计的特征与流程55
前言
2018年5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会议中强调,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首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赵乐际担任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以下简称“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任办公室主任……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更是我国审计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法制建设新时代,也使世界审计发展进入新时代。
由于审计学学科的特殊性,且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务性,依据以往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经验,采用模式单一的、内容雷同的传统审计教材来教授和学习审计学的效果都难以尽如人意。长期以来,“审计难教,审计难学,审计难考”成了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学习审计学人员的共同感受。所以,如何改变审计教学和学习中这一尴尬的状况就成为国内外审计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将力图在完善和提高我国审计教学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审计学,这是我国审计理论、实践和教学的客观要求,因此本书着重论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同时考虑到审计知识的全面性和审计工作的广泛性,本书还结合审计署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与其他审计学教材相比,本书第3版在尊重审计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如下全新的四大特点。
1.内容丰富,知识全面
本书共分成15章,按照现代审计发展变革的线索和思想,全面系统地介绍审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体系,重点阐述了现代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中第一章至第八章主要阐述审计的沿革、含义与种类,审计基本理论,国家审计特征与范围、审计执业规范体系、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过程、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计划审计工作、企业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第九章至第十四章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各交易循环的基本流程、涉及的主要账户和会计记录、主要业务活动,以及各类交易类别测试和账户余额测试;终结审计阶段的各项工作,以及审计报告的含义、类型、审计意见的类型等。第十五章主要阐述内部控制审计特征与运行。
2.关注政策,时效性强
本书结合我国审计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内容,全面介绍了2016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7)》等5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最新发布的审计报告准则,与2009年发布和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新变化,并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经验,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全面论述审计的基本理论,又详细阐明审计的具体实务。比如,首先,充分体现了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中心的审计变革的新思路。全书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来设计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并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核心思想融入各项交易循环审计的实务中。其次,充分体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严格按照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要求阐述审计实务,并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等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实务操作水平。
3.联系实际,突出实务
审计学是在审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包括一整套审计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经过了时间和审计的检验,构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能够反映审计实践活动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本书从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验资及审核与审阅业务等角度探讨适应我国审计实践活动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法、审计技巧和审计手段,充分反映了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与执业规范的变化,系统介绍了我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的有关内容。
4.版式新颖,便于教学
本书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格式活泼、逻辑严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专业术语的使用和内容的叙述上,以审计准则为标准,对于重要的术语都附加英文,并尽可能与最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和惯例接轨。
本书在内容安排、体例设计、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教材接轨。采取弹性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组织教学。结合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专业教学特点,每章都配合以学习目标、新闻链接或引导案例、关键术语、思考题与练习题,并提供简要的参考答案,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审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02)的研究成果,《审计学》第3版修订完善工作由全国审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审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研究院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叶陈刚教授,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总监李洪高级会计师与云南工商学院校长助理张岩教务处长担任主编,副主编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徐荣华博士后、新疆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杜勇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叶陈毅教授和山东女子学院王凤燕副教授担任。具体分工:第一章由叶陈刚教授完善、第二章由李洪审计总监完善,第三章由徐荣华博士后完善,第四章由张琦完善,第五章由西京学院李海霞完善,第六章由北京大学李玉纳完善,第七章由杜勇教授完善,第八章由叶陈毅博士完善 ,第九章由段佳明完善,第十章由王凤燕副教授完善,第十一章由赵珊完善,第十二章由张岩完善,第十三章由李耀光完善,第十四章由杨壮完善,第十五章由王欣宇完善。此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章集香编辑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谢意。
关于本书的教学建议与学习指导,请扫下面二维码进行阅读。
本书的内容体系既能适应我国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之用,也能满足诸如工商管理、财政金融等其他经济类专业教学之用。因此,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及工商管理各专业必修课“审计学”教学之用。此外,本书也可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审计知识的参考用书。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对本书存在的缺点、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叶陈刚
2019年5月于北京惠园
媒体评论
● 第一部分?第1- 8章主要阐述审计的基本概念,国家审计的特征与范围,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准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以及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等内容。
● 第二部分?第9- 14章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各交易循环的基本流程、涉及的主要账户、主要业务活动,以及各类交易类别测试和账户余额测试;终结审计阶段的各项工作,以及审计报告的类型等。
● 第三部分?第15章主要阐述内部控制审计特征与运行。
第3版特点
● 内容丰富,知识全面?按照现代审计发展变革的思想,全面系统介绍审计学的知识,突出阐述现代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原理和方法。
● 关注政策,时效性强?全面介绍最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7)》等5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新变化,并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版式新颖,便于教学?本书在内容安排、体例设计、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国外教材接轨。每章都配合以学习目的、新闻链接与引导案例、关键术语、思考题与练习题,并提供简要的参考答案。
系列教材
● 《审计学》 (第3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叶陈刚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7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王素荣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5版) 天津财经大学 赵书和
●《企业财务分析》(第3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袁天荣
●《基础会计学》(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 徐 泓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3版) 武汉纺织大学 杨 洪
●《财务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 徐 泓
●《中级财务会计》 北京工商大学 马建威
●《高级财务会计》 中国海洋大学 王竹泉
●《成本会计》 西南财经大学 李玉周
●《会计法规》 (第3版) 云南财经大学 王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