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Financial Shenanigans, Fourth Edition: How to Detect Accounting Gimmicks and Fraud in Financial Reports
- 作者: [美]霍华德·M.施利特(Howard M. Schilit)、杰里米·佩勒(Jeremy Perler)、尤尼·恩格尔哈特(Yoni Engelhart)
- 译者: 续芹、陈柄翰、石美华、王兆蕊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26060
- 上架时间:2019-6-3
- 出版日期:2019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3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财政/金融 > 财务/会计 > 财务 > 财务

【插图】

编辑推荐
畅销25年!
帮助大量投资者避免了财务损失!
来自全球110多个财务欺诈案例!
带你建立全面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识别财务诡计的通行思维模式!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首先,本书从财务报告角度,将资本市场中的财务诡计划分为盈余操纵诡计、现金流量诡计、关键指标诡计、并购会计诡计四大类型,并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勾稽、制衡的视角,建立了识别财务诡计的整体分析框架与思维模式。
其次,本书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滋生四大财务诡计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土壤进行了独到分析,提出了彻底消除财务欺诈骗术的治本之策。
再次,结合近20多年来美国资本市场的安然、雷曼兄弟、世界通信等著名公司以及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典型财务诡计案例,本书详细分析了四大类型财务诡计的具体手段、警示信号与识别方法。
最后,作者对"现金流量诡计"的独到分析,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的"现金流量表难以舞弊"的常识判断;对"并购会计诡计"的独到分析,抓住了全球资本市场财务诡计的共性与难点;对"法证式思维模式"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识别财务诡计的整体理论分析框架。
作译者
博士,CPA,施利特法务公司创始人、CEO,会计舞弊侦探领域的先锋人物,曾为美国国会和美国证监会作证。他还曾经创建和管理过CFRA,曾经是美国大学的一名教授。
杰里米·佩勒(Jeremy Perler)
CFA,CPA,施利特法务公司合伙人,曾经在Coatue Management、CFRA、普华永道工作。他还曾经是FASB和PCAOB的咨询顾问。
尤尼·恩格尔哈特(Yoni Engelhart)
CFA,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施利特法务公司合伙人,曾经在Partners Capital、Wellington Management和CFRA工作。
译者简介
续芹
博士,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给本科生、MPAcc、MBA和在职研修生等不同层次学生讲授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著有畅销书《财务报表解读:教你快速学会分析一家公司》。欢迎交流:emailxuqin@sina.com
陈柄翰
硕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目前在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任职,具有多年国内A股IPO等投资银行业务经验。欢迎交流:jerrybhchen@outlook.com
石美华
写作爱好者,目前在机械工业出版社任职,负责财经类图书策划和出版。曾经从事财务、广告等工作。欢迎交流:1051594646@qq.com
王兆蕊
硕士,现任职于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报表、预算、财务分析等工作,长期担任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版主、投行下午茶顾问。欢迎交流:1017561395@qq.com
目录
译者序 只要诱惑存在,诡计必然随行(续芹)
前 言 回顾过去的25年
第一部分 奠定基础
第1章 财务诡计25年 / 2
第2章 就改改X光片吧 / 14
第二部分 盈余操纵诡计
第3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一种:
过早确认收入 / 32
第4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二种:
确认虚假收入 / 54
第5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三种:
使用一次性或者非持续性的活动来推高利润 / 71
第6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四种:
将当期费用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 / 86
第7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五种:
使用其他方法来隐瞒费用或损失 / 108
第8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六种:
将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 / 122
第9章 盈余操纵诡计第七种:
前言
亲爱的朋友:
最近我刚刚过完65岁生日,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生活以及从第1版《财务诡计》出版以来的25年中发生的诸多变化。简言之,我感到非常幸福。就我个人生活而言,我和妻子黛安娜非常喜欢和3个孙辈在一起消磨时光,并且我们正热切地等待着第4个孙辈的降生。就职业生涯而言,我很开心能够与我的合伙人及本书合著者杰里米·佩勒(Jeremy Perler)和尤尼·恩格尔哈特(Yoni Engelhart)一起建立我的第二家公司-一家名为施利特法务(Schilit Forensics)的法务会计顾问公司。
除了为客户所做的研究工作之外,我们还花了很多时间向投资者、监管者、记者和研究生讲授法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在做完最近一次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之后,我和我的同伴意识到自上一版《财务诡计》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7年,而自第1版《财务诡计》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25年。在此期间,全球有超过10万名的读者购买了本书,包括中文、日文和韩文的翻译版。我们在最近这些年里又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觉得应当及时与读者分享最新的财务诡计,以及在过去的1/4个世纪中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但在翻开《财务诡计》最新版之前,让我们把时钟倒拨25年,追忆一下当年是如何追踪财务诡计的,这真是一次自1990年以来令人意外又激动人心的旅程。
20世纪90年代初,旅程开始
作为华盛顿特区美国大学的会计学教授时,我就开始研究在过去40年中发生的著名的会计欺诈案,而其中许多案例被记载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会计和审计制裁公告书(Accounting and Auditing Enforcement Releases,AAER)中。之后,我开始在我的中级财务课程和审计课程中使用这些非常有趣的小案例进行教学。我发现学生认为这些案例非常有吸引力,于是我开始以此为主题写作和发表文章,以便与更多的读者分享。很自然地,进一步扩大读者群的下一步就是出书了。
《财务诡计》出版以及创业早期
我过完41岁生日后不久,1993年年初,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出版了《财务诡计》第1版。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盈余操纵的七种类型,识别出了20种不同的管理层操纵手段,并列举了众多由于欺骗投资者而被处罚的真实公司案例。
在这本书出版之后,出现了一些惊喜。首先,许多读者向我表示感谢,因为书中的内容告诉他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财富。其次,这本书引起了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注意,它们请我去给它们的分析师讲课,帮助这些分析师识别那些玩会计游戏的公司。它们还邀请我帮助检查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有几次,很幸运地,我用这些技巧提示了它们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使其免受损失,因此它们对我非常感激。
1994年设立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
1993年,我出版了《财务诡计》并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对我来说这一年已经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但当时怎么也无法预料到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我就会设立自己的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Center for Financial Research and Analysis,CFRA)。利用我房子里的一间空屋,我开始每月发布一篇报告,披露那些我认为已经陷入困境但是却靠会计手段隐瞒问题的公司。每月的15日,我将报告用特快专递发送给我的订阅者。(请注意,那时我们仍然生活在没有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黑暗时代"。)谢天谢地,这项业务的运行还算良好,在开始运行的第一年就得到了超过60家投资公司的订阅。
从教授到全职创业者
1995年,我辞去了美国大学的教职,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去。我租了办公场地,雇用了分析师团队-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已经蓄势待发了。到1999年,我们开始通过线上和邮件的方式向客户发送预警报告。(对的,不再印刷和装订报告了,也不再用特快专递了。)随着客户数量的迅速增长,我们成了华尔街和世界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一员,我们的客户遍布五大洲,我们在华盛顿特区、伦敦、纽约和波士顿都设立了办公室。
经营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以及退出
21世纪初,各种会计丑闻频出,安然、世通、泰科等公司都爆出舞弊案。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在2002年2月调查安然事件的时候,要求我去作证。我也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向人们讲解日益泛滥的会计操纵手法。
2002年4月,《财务诡计》第2版出版了,销售火爆,因为股票市场被接连不断的会计舞弊公司吓坏了。
正如你想象的那样,这段时期对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来说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仅2002年一年,就新增了200多家订阅者,到年底我们的客户数量已经达到500多家。投资公司在监督检查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时需要更多帮助,而那些卖空者则在虎视眈眈地寻找"下一个安然"。在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繁忙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招聘了更多的分析师,十分幸运的是,杰里米和尤尼都是在那个时候加入了公司,并迅速成长为公司的高管。杰里米最终成为研究部的全球主管,而尤尼负责定量研究团队,并主导公司业务战略。
2003年年初,一些有意向的并购方找上门来,我决定将绝大多数股份卖给波士顿的一家私募基金TA协会。杰里米和尤尼继续在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待了几年,而我则辞去了运营企业的日常工作,开始了我的"冬眠生活",这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0年年底。尤尼在2008年离开中心去了哈佛商学院,毕业之后在波士顿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工作。杰里米在中心待到2011年,后来去了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公司做法务会计专家。
安安静静的几年和《财务诡计》第3版的出版
媒体评论
——夏草,著名财务打假专家
商业银行是风险极端厌恶型的投资者,尤需识别企业的财务诡计与舞弊行为。推荐商业银行信贷人员阅读本书,结合企业动机科学分析企业财报,掌握真实决策信息,有效躲避雷区陷阱,切实降低信贷风险。
——崔宏,民生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
这本书让人看完以后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来。书中的案例,不仅有臭名昭著的安然、世界通信,还包括 一些大名鼎鼎的公司,如IBM、英特尔。在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商业世界里,本书中的理论框架和大量欺诈案例,可以帮助您提升自己拨开云雾辨真伪的财务智慧。
——钟文庆,原沃尔沃建筑(中国)公司财务总监
《财务诡计》中的所有财务诡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都能找到对标案例。股民们看好自己的钱哦。
——续芹,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讲师
作者用大量著名实例说明了如何慧眼识别财务报表中的欺诈,并总结出了识别财务诡计的程式性方法。做投资的人如能用心读本书,可有效避开那些有财务炸弹的公司。
——西格尔(Marc A. Siegel),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
同类热销商品
如何高效学习
- ¥35.00
- ¥24.15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 责任病毒:如何分派任务和..
- 认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