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诚合益激励丛书
100个咨询案例总结/100场公开课锤炼
200余位HRD亲身实战
南京大学教授、原阿里大政委、人人车SVP
中兴、新华报业、A.O.史密斯等知名企业高管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为什么薪酬激励失败了┊1
引子一:英国移民的激励变革┊1
引子二:T商业地产公司的激励变革┊3
第一节 激励就是价值的评价与分配┊4
第二节 薪酬激励的六大痛点┊7
第三节 六维动态薪酬激励模型┊11
第四节 动态调整与合理差异┊12
第五节 海底捞与NBA的六维动态激励┊17
第六节 原创模型中数字“3”和“6”┊20
第二章 望闻问切:薪酬激励全面诊断┊22
核心模型:六维薪酬诊断模型┊22
第一节 找尺子:岗位价值评估方法┊24
第二节 定薪级:岗位价值评估成果┊46
第三节 断合理:内部公平性分析┊52
第四节 比高低:外部竞争性分析┊59
前言
而让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现代读者坐下来慢慢学习这本书的理念、工具和实战案例,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我相信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想有三个问题必须要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你怎么读这本书?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一,现在该写
诚合益咨询成立三年多来始终专注人员激励领域的咨询,核心顾问的从业经验都在十年以上,主导过的管理咨询项目上百个。在这些项目中和项目外,我们被问到最多的问题都与薪酬激励相关。薪酬激励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强调,但这样频繁被问及并不仅仅因为其重要性,更因为其复杂性。归根结底,薪酬是唯一联结“最追求效率的财务结果”和“最追求公平的人性感受”的事物,这种公平和效率的内在矛盾让大量企业在处理薪酬激励问题时充满困惑、纠结并常常掉落陷阱。
而新形势下,企业由粗放式的外生式增长转向精益化的内生式增长,再加上人力资本重要性愈加提升,让薪酬激励的复杂性问题更加突出。在这个时代,企业家们更要精打细算,一分钱花出两分钱的效果来,因此对薪酬激励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和定制化。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急需一个能解答大多数薪酬激励问题的完整体系。
第二,我们想写
这是一本掏心掏肺的书。
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回来给这句话点赞。如果不是因为格调不够高雅、听起来不够专业,我们本来想把书命名为《薪酬激励体系设计一本通》。因为根据我们对人力资源行业的深度了解,在设计框架完备性和实用性上能与这本书相比的薪酬激励类书籍,暂时还没有。
在现在这样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知识、案例、方法、工具在网上都能找到,但问题是,网络资料缺乏逻辑框架的完整性,缺少案例的针对性。很多企业家和HR常在微博、公众号等渠道看到知名企业案例,精彩之处击节赞叹,恨不能立刻效仿。仔细思考之下却无奈放弃,因为企业情形不同,难以套用。缺少方法论框架指引的案例,对实操者而言比一本故事书好不到哪儿去。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介绍工具方法的文章,可惜都是点状知识,背后逻辑、适用条件、成本风险一概不清,谨慎务实的人哪敢随意使用?
市面上已有的关于薪酬激励的书籍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要么运用的还是一些陈旧的理论或工具,要么只是堆积了几个企业的个案解决方案。前者已经无法指引新形势下的企业应用,后者更是不能匹配企业的实际需求—甚至案例还不如网络上的丰富。
作为咨询顾问,我们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吃够了资料不够系统和不够实用的苦,我们也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给读者提供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的整体思考框架和方法论,并结合案例充分解读各种方法及适用场景,让读者在书中模型框架和方法流程的指导下,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战略及业务场景,定制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既然没有,那我们自己写。
坦率地说,一个把本书吃透的人,就已经具备了转型咨询顾问的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说,这是本掏心掏肺的书。
第三,我们能写
这本书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
如果是为了一定要出一本书,我们可能不会这么晚才写出来,出书这件事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很有利,越早越有利。而基于我们在薪酬激励领域积累的经验,东拼西凑出一本质量还不错的书并不难。
媒体评论
对HR来说,薪酬激励是最具含金量的模块。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和难题,绕来绕去常常绕不开“薪酬”这个核心关键点。看这本书的过程,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豁然开朗的过程。相信这本书会和诚合益诚恳、沉稳、用心奋斗的团队精神一样,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康至军 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 《HR转型突破》《事业合伙人》作者
诚合益一直专注聚焦于薪酬激励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对中国企业的现实痛点和难题有深刻的理解。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很接地气,相信会成为更多企业优化薪酬激励体系的有力指引。
彭燕 中兴发展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总监
系统搭建人力资源价值循环平台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驱动内外部价值的创造与分享,是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在激励体制长期建设上必须面对的挑战与困境。本书提供了完整且系统性的理论、方法、工具,尤其是对真实的管理案例进行精练的萃取与评析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是我见到在薪酬激励领域里最有实践性的著作之一。
蒋天伦 人力资源专家、资深企业顾问
薪酬支付得多,未必就能把企业做好,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企业激励体系(涵盖绩效管理与薪酬设计)的合理性。基于多年的企业实践与管理咨询经验,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的六个维度,并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有关激励的核心问题。本书既是企业HR必备的工具箱,更是值得所有企业管理者收藏的薪酬激励方法论。
公言非 原AO史密斯HRVP,现麦斯顿咨询创始人
晓平多年一直专注薪酬绩效领域的咨询实践,这本书是他多年经验的结晶,也凝聚了他和团队的大量心血,敬佩他在这一领域的潜心实践与系统总结,这本书不仅给企业薪酬工作者一个系统的指引,也给了我们咨询同行很多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