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Fire Your Stock Analyst: Analyzing Stocks On Your Own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 作者: (美)Harry Domash
- 译者: 金马工作室
- 丛书名: 《金融时报》主题系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2205
- 上架时间:2003-11-26
- 出版日期:2003 年10月
- 开本:16
- 页码:27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财政/金融 > 投资理财 > 股票/股市 > 综合
编辑推荐
《炒掉你的股票分析师》提供了经过深思熟虑、明智而步步深入的股票分析策略,包括何时抛售。这些分析性的策 略为专家所用,但却鲜为个人投资者所知,该书将有助于你立即改进投资策略,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你或许读过许多投资方面的书,但书里美妙的概念和策略却让你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它们并未告诉你如何把这些精彩的主张付诸实施。本书重点描述了按部就班地寻找、研究和估价候选股的两种实用策略,一种适用于成长股投资者,一种适用于价值型股票投资者。这实际上是两种相似的策略,但两种分析过程却截然不同。当价值型投资者抛售时,成长股投资者却在买进。因此,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投资者不大可能同时持有相同的股票。但尽管两种策略不尽相
同,它们使用的却是同一套分析工具。
书中所描述的策略应用了新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如何衡量持有一只特定股票的风险,解析分析师,股票的估值,如何设定目标价格,行业分析,商业计划分析,财务健康状况评估,如何利用销售预期,分析盈利能力,发现会计欺诈,何时抛售等等。
本书适合广大股票投资者及有关研究人员。
目录
第一章 分析过程
找出候选股
分析股票
快速预选
详细分析
何时抛出
小结
第二章 风险评估
市场评估
市场走势
在疲软的市场中找出强劲增长的行业
公司特有的风险
今后几章中描述的公司特有的风险
小结
第三章 筛选
利用Quicken对成长股进行筛选
利用Quicken筛选价值型股票
用“MSNMoney”寻找陷于困境的价值型股票
用Multex Investor筛选“防弹股”
前言
——爱因斯坦
这是一本关于股票分析的书。
对我来说,撰写这本书的过程构成了一次重大的教育经历。开始的时候,我自以为对这个课题有些了解。毕竟我一直在教授这门课并从事这方面的写作,且实际操作也有多年了。
我已翻阅过数十本由知名或不知名专家编写的投资入门书,并对他们教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过去如果采纳他们策略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我小心翼翼地做了研究。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我总结出自己的策略并进行了检验。
在研究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走访了15位专业投资经理和市场分析师。在我开始写这本书时还从未见过他们。我找到这些人士,是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营着超一流的共同基金,有着稳健的长期领先市场的业绩记录;另外一些人是采用创新策略进行操作的市场分析师或私家投资经理,而这些策略是我以前从其他专业人士那里听说过,或者是从这些人自己的著述中得知的。我联系的人士中,大约有一半欣然表示愿意和我谈谈。
实际上,我可能误导了他们。他们当时大概认为我写的书会像有一类书那样,每章专为一位专家写个小型传记,在讲述他们投资策略的同时介绍他们的童年、工作风格以及办公环境。
但我并没有那么做。我们的交谈只集中在三个方面:(1)他们如何确定要投资的股票;(2)如何对这些股票进行分析;(3)如何确定抛售时机。
以前我访问过一些投资经理,但不是这个层次的人物,情况也与这次不同。那是一次在职的学习经历,访问第一对夫妇时就搞得一团糟,问错了问题,但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开窍了。
采访投资经理与读他们写的书或听他们讲话截然不同。对新手来说,如果你已读过他们的著作,或听到过对他们策略的描述,就不必一定把事实再重复一遍了,你可以直接切人细节,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对高估价值是如何定义的?你如何鉴定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如何确切指出一个行业中实力最强的公司?你认为什么是抛盘的信号?
这些谈话常常把我引向出乎意料的方向。比如,在NicholasGerber逐渐让波特(Porter)的五力模式(FiveForcesModel)引起我的注意之前,我对它还一无所知(当KenShea一周左右之后提起它时,我的反应看起来好像这已是老一套了)。波特的模式激发了我对商业计划评估策略的灵感,从而造就了本书中的第五个分析工具。其中一些采访把我引向了我一向认为同样有趣的学术研究。我就是这样发现了芝加哥商学院(ChicagoBusinessSchool)教授JosephPiotroski的工作的。本书第十章讲述的财政健康状况检验灵感就来自他的研究。
或许我最大的惊喜在于价值投资方面,而我过去从未认识到这一点。我读过那些通过堆砌数据来证明低本益比股票表现强于热门股的书籍,但对我来说这一规律从未奏效。在我买进了这些不中用的股票之后,它们的本益比就直线下降。在采访了一些投资经理后,我发现他们的做法的确与我读到的关于价值投资的文章大相径庭,这让我很受触动。他们不买人低本益比的股票,而是买人那些暴跌的大公司股票!这两种投资策略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些市场专家和研究人员与我友好分享的大量信息,为本书内容打下了基础。但我这个不领情的人,却没有分别描述他们每个人的策略,从而给他们以应得的认可。我对这些信息加以提炼并合并成了一些分析工具和策略,这本书由此而成。
谁该读这本书
这不是那类教你如何一夜暴富的书,书中没有透露什么神奇的公式。我这本书是写给这样的人,他们懂得,要在股市赚钱,需要做的不仅是进行一次筛选或收看CNBC电视频道。我的书是写给那些愿意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找到并研究有利可图股票的投资者。
书里有些什么
我读过许多投资方面的书,书中精彩的思想和策略却让我束手无策,因为这些书并未告诉我如何把这些主张付诸实施。本书描述了按部就班地寻找、研究和估价候选股的实用策略。同样重要的是,它还告诉你该在何时抛售。
我讲述了两种策略,一种适用于成长股投资者,一种适用于价值型股票投资者。一些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是两种相似的策略。的确,投资者可以买到价值被低估的成长股,但两种分析过程却截然不同。当价值型投资者抛售时,成长股投资者却在买进。因此,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投资者不大可能同时持有相同的股票。但尽管两种策略不尽相同,它们却源自同一套分析工具。
本书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本书不是传统观点和类似策略的改头换面。书中所描述的策略应用了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唾手可得的信息,但却以新的方式加以应用,包括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