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前言
上篇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采纳
第1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2
1.1 现代企业的运行环境与竞争特征3
1.2 企业信息活动链及其实现工具11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9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视角30
本章小结38
复习题38
思考题39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变革40
2.1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41
2.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53
2.3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供应与信息生产59
本章小结65
复习题65
思考题66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采纳67
3.1 管理信息系统采纳概述68
前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管理系统中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整个过程,并探讨计算机应用的实现方法。基于该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开发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为管理系统的计划、控制和决策优化等工作提供先进的手段,并为管理思想、组织和方法的现代化创造条件。可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处于一个信息灵敏、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是企业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总体而言,目前已实施完成的信息化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在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开发工具日趋成熟的现代社会,仍有众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甚至有相当数量的项目最终归于失败。这些无法回避的现实,促使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探讨和完善理论与方法,并为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和实施效果,有效实现企业等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完美融合不懈工作。
编者长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开发与咨询工作,在摸索和探讨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开发了集团企业的管理软件,参与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咨询,形成了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并能开展管理诊断以及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编者认为,理论传授与实践应用并重,知识灌输与案例分析结合,方法讲解与理念培养兼顾,形成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课程设计为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触发学生基于案例背景发现问题,基于问题剖析寻找原因,基于原因思考理解理论,基于理论总结指导实践,基于实践锻炼培养能力,基于能力融合强化理念,基于理念树立深化知识,基于知识应用服务社会。
在充分吸收理论界、企业界已有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编者研究、教学、开发与咨询工作之所得,编写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理论性与实用性兼顾、思路清晰、案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是编者长期追求的目标。2011年9月,编者的愿望初步实现,拙作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薛华成教授推荐本书并作序,他认为,结构合理、案例导向、能力培养、逻辑严密是本书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本书自出版以来,印刷多次,使用院校较多,得到了广泛好评。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辅助决策已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热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实现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应适时更新、修订。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编者注重教材修订的内在要求,广泛征求使用者的意见,明确了修订的内容和方案。本书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针对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管理变革与企业转型展开研究,本书增加了“互联网驱动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一章,引入信息系统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的最新内容,强化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在信息化初建所应用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工具的基础上,本书增加了“系统拓展”一章,创新性地探讨信息系统拓展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协调统一。
本书引入大数据的概念,增加数据采集、处理、挖掘、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的知识和工具,丰富企业信息活动链及其实现工具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贝斯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增强全面编程实现,融入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知识点,成为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信息系统实例。
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书全面修订和完善综合案例,增加了三个案例场景,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教训,深刻体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组织战略、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
本书在主要章节之后增加了有社会影响力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细化课程设计指导书,增加选题范围。
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和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案例篇4个部分。上篇共3章,阐述了企业为应对环境变化和获得竞争优势而采纳管理信息系统并实施管理变革的必要性及其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中篇共8章,前5章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以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以及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为主线,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内容、方法、工具和步骤,第9章通过案例展现了利用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过程,第10章创新性地探讨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拓展并融合组织其他部门手工业务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范围更大、功能更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第11章简要介绍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即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下篇共4章,先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形式,即以资源集成管理为特征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而介绍了基于商务协同思想的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接着简要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发展,即决策支持系统,最后介绍了传统企业要面向互联网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所应实施的现代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篇共设15个案例场景,编者以真实的企业为对象,根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并以有利于开展教学为原则而编写案例。案例篇创设的场景和问题,力争为上篇阐明信息化催生之源,即竞争优势与企业发展,为中篇阐明信息化实施之器,即科学方法与管理变革,为下篇阐明信息化发展之本,即资源集成与商务创新。本书通过案例篇强化了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策略、方法以及发展目标,力求突出系统性、逻辑性和实践性。本书的4个部分构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促使学生逐步具备系统思考、管理变革和资源集成的方法以及数据共享、管理优化和商务创新的理念。
丰富的案例是本书的特点。案例篇的场景主要分别用于上篇、中篇、下篇教学结束后的讨论和分析,以巩固各篇的整体理念、理论和方法,最后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各章的引导案例为案例篇派生的细节,主要说明各章核心内容的知识点。各章教学结束后针对引导案例提出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案例篇为各章的引导案例提供宏观背景,因此熟悉案例篇的场景是教学双方开展课堂互动并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第9章以案例篇场景为对象,是对第4章至第8章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以及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开发系统的具体展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课程设计时参考。教师可单独讲授,也可在讲解第4章至第8章时作为例子辅助介绍。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MBA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类型的研究生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学习、参考。就本科生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总学时数灵活安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安排建议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1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344
媒体评论
新版特点:
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协调统一。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系统拓展等内容,创新性地探讨信息系统拓展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
实践性强。强化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案例真实。以现实企业为蓝本,编制完整案例,增强全面编程实现,融入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知识点,成为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信息系统实例。
紧随发展趋势。全面修改和完善综合案例,增加了三个案例场景,更准确地反映当前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教训,深刻体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组织战略、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