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总论 / 1
1.1 国民经济及国民经济核算框架/ 1
1.1.1 国民经济/ 1
1.1.2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框架/ 2
1.1.3 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4
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5
1.2.1 曾经有过的两大核算体系/ 5
1.2.2 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12
1.3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与规则/ 19
1.3.1 平衡法: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 19
1.3.2 国民经济核算的表式/ 20
1.3.3 记录时间/ 24
1.3.4 估价方法/ 24
1.3.5 数据整合方法/ 25
本章小结/ 25
思考题/ 26
第2章 国民经济分类 / 27
2.1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问题/ 27
2.1.1 国民经济分类的概念和意义等/ 27
前言
国民经济的运行无一不表现为数量水平与数量联系,这就要求有一套生产和表现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方法体系。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正是这样的一个体系,它规范了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数据的内涵与外延,提供了表现这些经济数据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数据的生产标准。此外,不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包括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关注宏观经济的波动,都需要掌握与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促进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国民经济进行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联合国2008年SNA为编写蓝本,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书的编写注重突出原理与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特色,在章节内容中贯穿了大量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实例与核算数据分析,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本书由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长期从事经济统计教学的几位教师共同编写而成。作者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和第3章由黎春编写,第2章由苏远琳编写,第4章由向蓉美编写,第5章和第7章由聂富强和李杰编写,第6章由马丹编写,第8章由陈丹丹编写,第9章由彭刚编写,第10章由朱莉编写,第11章由王青华编写。王春云博士参与了书稿的资料收集等工作。书稿由马丹进行初审,最后由黎春对全书进行总撰定稿。
本书的编写是高校教学改革下的一种尝试,限于作者水平,缺点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一并致谢!
编者
2018年11月于西南财经大学
媒体评论
作者在不断总结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以联合国2008年SNA为编写蓝本,清晰明了地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以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地,全书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穿大量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实例与核算数据分析,旨在让学生既易学懂又会分析,并致力于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外延拓展与应用,使其更有效地学习和阅读 ,并有兴趣钻研其他相关内容。
本书适合统计学、经济统计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对宏观经济分析感兴趣的学生作为辅助教材,同时本书也是统计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