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直树桑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18430
- 上架时间:2019-1-24
- 出版日期:2019 年1月
- 开本:32开
- 页码:26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综合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客户服务
友情链接
目录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为什么选择Kindle
纸书的发源 002
Kindle诞生史 004
为什么要选择Kindle 006
Kindle vs纸质书 006
Kindle vs同类电子阅读器 008
Kindle vs其他电子设备 009
第2章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Kindle
决策分析 012
设备分析 016
第3章 如何打造理想的Kindle阅读环境
基础功能的开启 024
打造属于你的“机内环境” 026
关于外部环境的设计 039
第4章 Kindle有什么好用的自带功能
功能一:快速翻页 042
功能二:触点页码 049
前言
图0-1Kindle & Macbook
Kindle 是2013年进入中国的,当时在国内首次上线的机型是 Kindle Paperwhite 2(KPW2),有意思的是,我的第一台 Kindle 也是这个型号。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自己和 Kindle 的故事,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与 Kindle 的故事
那是四年前的一个午后,我拿到了心心念的 Kindle,那天天空万里无云,我的心情自然也是非常棒的。但这些都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拿着紧巴巴工资的职场新人来说,买一个 Kindle 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
因此,我在买它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刷遍中文互联网上能看的开箱视频和能找的资料。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记录和 Kindle 有关的信息并总结起来后,我觉得是时候下单了。当时抱着的是少吃几碗饭、多读几本书的心态。现在回头想想,真是个聪明的投资。
你别说,这东西个头不大,但魔力却不小,在拿到它后,我竟一天也离不开它。
彼时的我还在深圳南山的一家科技公司就职,住所和公司的距离并不近,因此每天花在地铁、公交上的时间就足足有两个小时。那时候的我心里想,如果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就太可惜了,但冥思苦想也没有很好的法子。
碎片化时间利用的概念在当时还不是很流行,但我还是意识到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刷微信打发时间。于是,我开始下定决心拿手机看书,一上地铁就打开 iBooks开始读,以为自己能一直看下去。结果,拐点出现在了自己看完两本书之后,眼睛开始有不适感,甚至有点晕眩,于是赶忙打住。
可是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这么长,总得做点什么吧?而就在这时候, Kindle 开始进入我的生活,它的出现很好地帮我填了移动阅读的“坑”,成了取代手机的阅读神器。
在那以后,我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 Kindle 研究了个底朝天,从基础技巧的探索开始,结合每天的实践,很快我就把它融入了我的生活。不论公交、地铁有多挤,我都能在人群之中挤出一个空当拿出 Kindle 看起来。你能想象在人贴人的公交上还拿着 Kindle 看书的场景吗?对于这一点,我当时是自得其乐的。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我也迫切地去了解了更多的使用方法,希望能缩小它与纸质书在阅读收获方面的差距,因此也解锁了更多的 Kindle 使用方式。
在最初的那个阶段,我探索更多的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图书资源”那部分。不得不说,资源的坑很大,我观察到很多使用 Kindle 的读者都深陷其中,导致自己屯书多,但是读书少。我当时也陷得很深,还不以为然,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成了同城读书会的“移动图书馆”。直到自己开始认识出版行业的小伙伴,才开始渐渐意识到这部分的问题,尤其是当自己意识到版权问题后,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数字阅读体系”的打造上。
我开始接触当时比较出名的标注神器 Kindle Mate,感觉就是“打开了新世界”,这种视野的开阔让我对 Kindle 这个工具越发喜爱。在那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探索,我认识了 Kindle Mate 的开发者Harvey。在与他的长期沟通中,我渐渐发现这个工具背后还有很多能激发Kindle潜力的点,于是进行了更深度的使用技巧挖掘。
我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走上了激发 Kindle 潜力的道路,这里面就包括了全平台 Kindle 标注神器 Knotes 的开发者贺乙钊,以及拥有强大导入能力的 Klib 开发者Jason,我和他们结识后,就开始一同探索更为深度的 Kindle 使用技巧。就在近期,我还认识了 Anki 的插件开发者框框,在我的需求与他的勤奋的带动下,我们弄出了个有意思的 Anki 插件—AnKindle。有了它,大家可以更好地记忆你想记忆的内容,具体你们会在第6章和第7章了解到更多细节。
在观察到中文互联网没有什么文章能很好地说明 Kindle 的最新用法后,我开始着手写一篇全面的、可以让大家可以深度认知 Kindle 的文章,于是那篇刷爆网络的文章《你也许并不太懂 Kindle》诞生了,它在我的公众号“拾书小记”就有近百万阅读量,更是被上千个大小媒体转发,目前全网阅读量应该早已破亿。
回望自己探索 Kindle 的历程,我发现它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不仅可以看书、阅读资讯、看杂志或报纸、看漫画,还能学外语,甚至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用这本书
作为笔者探索数字阅读领域的阶段性总结,本书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表面上本书虽然是在写 Kindle 的使用技巧,但实际上里面的很多方法是可以应用于工作、生活的思维方式,在视觉呈现上更是包括了手机阅读、平板阅读、电脑阅读等终端,在个别章节中传递的一些读书方法,在纸质阅读方面也是可以参考的。
在本书的章节设计上,我几乎是按照“一个大问题一章”的形式给各位梳理这本书的核心框架。
媒体评论
·如何快速找到Kindle优质读物?
·如何打造最佳kindle阅读环境?
·如何解锁Kindle的隐藏功能?
·如何让落灰的Kindle摇身变为移动学习神器?
·如何用Kindle/手机/电脑多端联动实现高效知识管理?
·如何用“kindle读记流”实现阅读/写作无缝衔接?
·如何用Kindle生词本配合记忆神器Anki高效学习英语?
没人比他更懂Kindle——
数字阅读研究者/Kindle资深用户/知识管理达人 直树桑
毫无保留地公开多年以来研究和使用Kindle的独家秘籍
直树桑给我们带来了一本系统、全面的Kindle学习指南,它不仅是一部电子书使用的绝佳攻略,更是一次阅读思维的革新体验。
——唐毅,印象笔记CEO
作为数字化知识的新入口,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人去研习。
——老麦,少数派创始人
直树桑在书中推荐的方法和给出的详例,相信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一边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边把其中的地道优质表达占为己有。
——张海露 Eric,现象级英语联合创始人
如果有人问我:电子书如何可以做到很有效率的阅读?有什么技巧和方法?你手上这本书,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
——彭小六,青年作家,洋葱阅读法创始人
会用工具的人,能更好地在移动互联网生存,看看高手怎样把Kindle变成学习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