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建模分析与设计:基于MDA的软件开发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教学建议
第1章 概述 1
1.1 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1
1.2 了解建模 2
1.3 建模的重要性 5
1.4 UML建模 5
1.5 UML建模工具 7
1.6 RUP软件开发方法 8
1.6.1 RUP的核心概念 8
1.6.2 RUP是迭代和增量的过程 8
1.6.3 RUP的生命周期 8
1.7 重要的面向对象思想 10
1.8 小结 14
习题 14
第2章 UML简介 15
2.1 UML发展历程 15
2.2 UML概述 17
2.2.1 UML是一种建模语言 17
2.2.2 UML是一种可视化建模语言 18
前言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得到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掌握模型驱动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
掌握UML的基本概念、模型、建模规则,学会如何使用UML。
以UML为基础建模语言,结合模型驱动开发方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建模、开发。
本书的组织
鉴于UML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撰写本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渴望掌握UML及基于UML的模型驱动式软件开发方法的软件开发者的参考书。本书共16章,其中,第1章概述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及UML在模型驱动开发方法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指出本书将结合RUP开发过程和基于UML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进行实际案例的设计、开发。第2章介绍UML的发展历程及其包含的主要建模元素。第3章综述UML所提供的公共机制,这些公共的建模机制将用在后续章节的各种模型的构建过程中。第4~8章遵循“用例驱动、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开发”的思想,详细介绍UML用例图、类图、状态图、顺序图、活动图等,内容涵盖UML的静态结构建模及动态结构建模,充分体现了UML的多视角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其中,第4章详细介绍UML的用例图,并重点讲述使用用例图建模系统的需求。本章内容是全书的重点部分,充分体现了“用例驱动”,后续章节将逐步介绍如何围绕用例图设计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模型。第5章介绍UML类图,重点介绍类图的基本概念、类之间的各种关系。第6章介绍状态机模型,重点介绍状态图的基本建模元素,并详细介绍了状态机的语义模型及各种语法表示。第7章介绍的交互模型包括两种类型:顺序图和通信图。前者强调对象之间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消息交互,后者强调对象之间的拓扑结构,对象通过消息交互实现某一功能。两种模型图在语义上是等价的。第8章介绍活动图模型并详细讨论了使用活动图模型建模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操作的实现过程。活动图模型强调的是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控制流程。第9章介绍接口、类型和角色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如何使用接口建模系统中的接缝。第10章介绍包模型,它是UML建模过程中的产物,主要用于帮助划分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组成。第11章介绍构件模型,它用于建模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重点介绍了构件的接口表示及构件之间的关系表示。第12章介绍UML的部署图,它主要用于对如何将软件系统部署到硬件节点上建模。第13章重点介绍最新的UML扩展语言SysML和MARTE,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使用UML支持的扩展机制进行建模语言的扩展,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第14~16章通过完整的案例分析展示了UML的各种模型的具体应用,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归纳、总结各种UML模型在实际建模过程中的应用。
本书的特色是以模型驱动式软件开发为指导,以UML的多视角建模为主线,结合案例开发全面介绍基于UML的建模方法,帮助读者掌握UML的语言构成、建模方法及具体应用。此外,每章配备相应的习题,以帮助读者掌握各章的知识点。
媒体评论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为了完整展示各种UML模型图的实际应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建模原则和方法,本书贯彻案例驱动的编写理念,将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特别设置了三个完整的案例,读者从中能够体会“用例驱动、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开发”的思想。
内容新颖:本书除了讲解UML的基本建模元素外,还依据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介绍UML的各种模型。此外,本书遵循新的UML标准规范,并且介绍了UML的扩展语言(如MARTE和SysML)。
通俗易懂:本书面向初学者,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来讲述UML的相关内容,使读者轻松理解UML系统建模以及软件开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