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孙彬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04105
- 上架时间:2018-9-4
- 出版日期:2018 年9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44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建筑 > 建筑勘测、设计与制图 > 建筑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分类专区 > 机工建筑分社 > 建筑管理
【插图】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BIM行业从业人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管理人员。
1.作者团队来自于行业BIM实践者,经历了行业的变革,并注重深入思考和致力于做中国好的BIM知识服务团队。
2.本书与传统技术书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不是按照常规技术书的思路来组织和编写内容。内容体例和编排形式更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轻松掌握有关行业技术内容。
3.本书独辟蹊径,将技术书变得不枯燥,时而穿插小故事,看清事物的本质;时而把高深的技术叙述的妙趣横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下,充满热情地升级认知。
4.本书的内容要打破传统的认知观念,让大家在各个环节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了解什么,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个人,怎样付出小的时间成本,快地进入BIM协作的工作流中去。
5.本书写作内容不搞假大空,还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先来把它解剖开,看看BIM到底是什么,让读者对BIM有个清楚的认知;通过欧洲官方机构报告解读BIM发展情况;还会请来不同专业的先驱与实施者,从事BIM行业研究与平台开发的工作者、行业牛人、知名建筑师、建设集团老总来分享他们对于特定知识领域的观点和思考。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序二/不一样的人,生产不一样的内容
前言/BIM,请走下神坛
第1章认知:Hello,BIM/1
BIM学习,从2600万年前的故事说起/2
重新理解BIM这三个字母/7
国外:从2017年NBS报告看BIM发展/11
扩展阅读:英国BIMLevel2/22
国内:从20年政策,窥探BIM未来/24
关于BIM政策的谣传/28
第2章思维:走在知识的前头/34
BIM与你的学习焦虑/35
BIM的五个公理/38
什么才是BIM的基础/42
荆棘丛生,中国BIM路在何方/51
人家手里的是BIM,你手里的是BM/55
看待世界的本质:恒星的故事/64
第3章概念: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66
重要的基础知识:数据交换/67
模型的质量控制标准:LOD/71
前言
有个老编辑部, 几十号人。 有一部分人负责写稿子, 一部分人负责审稿,还有一部分人负责校对、 排版。
这些写稿子的人, 大部分用的都是文本文档, 也有一些老同志不熟悉计算机, 就用手写, 还有一些人出去采访之后, 直接把采访的录音发给负责排版的人。 原始稿件到排版人员这儿, 有 TXT 文本, 有手写的纸稿, 还有需要手动录入的音频。 不用说, 效率肯定是低, 错误也肯定是多。
有一天, 一位软件销售人员走进编辑部主任的办公室, 跟他说: “你用我们公司的软件吧, 叫 Office, Office 套件里面的 Word 能精准地排版, 格式统一,还能自动检查错别字。
主任说: “这个好啊, 咱们编辑部要大力推行!冶 一声令下, 就让大家都安装这个软件。
可是一推行, 就出现问题了。
首先, 从写稿子的人这儿就很抵触, 原来自己的方式很熟悉, 换一个新的软件, 一大堆的按键, 太麻烦了。 天天赶稿子熬夜加班, 哪有时间学新软件呢? 可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不做啊。
怎么办? 请人呗。 于是, 他们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写稿子, 然后专门请人把他们那些 TXT 的、 手写的、 录音的文件转录到 Word 软件里。
请来的人只懂软件操作, 不懂写文章, 他们的工作就是录入, 原稿有什么错误, 录入进去的照样有什么错误, 活儿干得还挺慢。 有时候时间来不及, 编辑们都已经把原始文件发给排版的人了, 请来的人这儿才刚录入完。 排版的人那儿工作都改了一半了, 他们又交了个错误百出的 Word 文件出来。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又有人走进主任办公室了。
他跟主任说: “哎呀! 你们这儿使用 Office 的层次太低啦, 您看看人家的公司, 不仅用 Word 处理文字, 还用 Excel 做图表, 还有用 PPT 做演示的, 高级着呢! 不仅如此, 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协同作业, 批量管理文档 , 您可得推行啊, 否则都被别的编辑部给超过啦!主任一听, 这都是好东西啊, 咱们得推广, 得进步。
于是, 下面的人又接到了新的任务, Word 软件还没掌握呢, 又得学一堆新的软件和应用, 还得做什么协同工作。 真烦!领导指派的任务没办法, 大家只好一边用老方法赶稿子, 一边请更多人来应付差事。 请来的人越来越多, 活儿干得越来越花哨, 成本越来越高, 可不仅效率一点都没提升, 本职工作———写出的稿子, 倒是越来越少。
整个编辑部是乌烟瘴气, 每个人都一肚子怨气。
面对这个情况, 写稿子的人觉得很冤枉: 我们每天累成这样, 哪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啊?领导们很生气: 这么好的系统, 别的公司都推行得很好, 怎么到你们这儿就不灵呢?软件公司觉得很冤枉: 我辛辛苦苦开发出BIM 的基础, 在于一开始创建模型的人, 他们是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是设计院的设计师, 是设备厂商的建模员, 是施工企业的工程师, 他们把思想转变成数据, 再凝练成模型。
后期的 BIM 全生命周期管理能不能顺利运行, 全部仰仗这些人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所输入的数据是不是准确。 然而, 在整个行业为了越来越高大上的效果而沸腾的时候, 却没有人愿意考虑到这一群人, 他们真的利用 BIM 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了吗? 他们真的理解了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 再追问句: 他们真的通过新技术, 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水平提升了吗?还是说, 他们更像上边故事中的那些编辑们, 一边加班用传统方式赶着稿子, 一边雇佣不懂专业的人来帮他们应付领导呢?如果一个企业是第二种情况, 那他们的 BIM 之路, 必败无疑。
我们看到, 整个行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 在庞大的 BIM 研究和推广的人群中, 混杂着很多以吹泡沫为目的而吹泡沫的人。
这是一张 Gartner 技术成熟曲线, 又称炒作周期, 炒作周期是指新技术从诞生到稳步应用要经历的几个时期。
一是萌芽期, 人们对新技术产品和概念开始感知, 并且表现出兴趣; 二是过热期, 人们一拥而上, 纷纷采用和讨论这种新技术; 三是低谷期, 又称幻想破灭期, 过度的预期, 严峻的现实, 往往会让人们对技术产生失望的情绪; 四是复苏期, 人们开始反思问题, 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的价值; 五是成熟期,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技术。
BIM 作为一种典型的新技术, 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几个时期。
不过, 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市场。 BIM 在我国有两个特殊的情况, 第一是市场广度大, 有的地区已经进入了过热期, 而有的地区才刚刚进入萌芽期; 第二是建筑市场的参与者太多, 跨越的行业也广泛, 所以出现了有的人已经进入了复苏期, 而有的人还有意或无意地停留在过热期。
媒体评论
《BIM大爆炸》这本书简单易明的表达出了BIM的深层次的含义。BIM是一种新思维的改变,更是筑工程数字化的核心。BIM是年轻人的世界,也是无限可能的世界,期待BIMBOX引爆这个行业。
湖南省BIM联盟专家、湖南省建筑设计院BIM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李星亮
有风度,有内涵,《BIM大爆炸》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来介绍BIM知识,深入浅出,甚至让人捧腹大笑。BIMBOX用独到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原来BIM也可以这么好看,这么好玩,这么有味道!
TECHBUILD国际建筑科技创始人尤琪
有幸和BIMBOX结缘是我的荣幸,他们的每篇文章都让我获益匪浅,阅读BIMBOX也已成为一种习惯,我也相信这本书会成为你BIM道路上好的伙伴。
中国安装协会BIM大赛专家评委、上海宝冶集团BIM事业部经理何兵
本书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走进BIM的世界,彻底解决你对BIM的认识,迷茫和困惑。
北京橄榄山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叶雄进
BIMBOX做事严谨认真,书中的核心内容都是采访深耕BIM一线资深专业人士。这些内容详实生动,读这本书犹如和专家面对面的促膝交流,由浅入深和你讲述BIM的进展、运用方案、未来应用点等话题。
优比咨询技术总监自媒体JoyBiM主编赵欣
当一个技术以复杂的姿态面向大众时,他的受众必然是小众的。BIM这个名词背后已承载了太多的行业期望,从而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或一个理想的代名词。当不同的人对它产生不同理解时,行业需要的是能站在旁观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这个技术的文字。或许这本书就是你想要的。
同类热销商品
混凝土结构(第2版 上册)
- ¥39.80
- ¥33.83
-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
- 基于BIM的Revit机电管线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