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EdPsych: Modules
- 作者: (美)莉萨·博林(Lisa Bohlin) (美)谢里尔·西塞罗·德温(Cheryl Cisero Durwin) (美)马拉·里斯-韦伯(Marla Reese-Weber)
- 译者: 连榕 缪佩君 陈坚 林荣茂
- 丛书名: 美国名校学生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02774
- 上架时间:2018-7-6
- 出版日期:2018 年7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编辑推荐
国内外广受好评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模块化教学和学习方式
集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于一体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行为科学学士学位,印第安那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和人的发展博士学位,过去15年任教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2004~2010年,在普渡大学的教师教育计划中担任教育心理学和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目前从事教育咨询方面的写作。
谢里尔·西塞罗·德温(Cheryl Cisero Durwin)
在马萨诸塞州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生涯已超过16年,既包含研究生课程,也包含本科课程,既有40人以上的中班课程,也有小型写作指导班,通常她教授的课程专业在研究设计、测试、认知发展和学习障碍领域,她的研究兴趣涵盖对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评估和矫正,以及大学教育和学习。
马拉·里斯-韦伯(Marla Reese-Weber)
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担任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已超过13年,同时也教授本科和研究生的青少年发展课程,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同辈关系、约会暴力及成年早期的恋爱关系。
译者简介:
连 榕
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目录
前 言
引 言
◇ 案例学习
中学教育的阶层差别 \ 2
第1章 科学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 4
1.1 教学如同决策 \ 4
1.2 教育心理学:科学 \ 6
1.3 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实践 \ 9
本章小结 \ 13
如何阅读一项案例研究 \ 13
第一部分 个体发展
◇ 案例学习
儿童早期:爱哭的孩子 \ 16
小学:小团体 \ 17
初中:篮球明星 \ 18
高中:偷窃、欺骗和打架 \ 19
第2章 发展的背景 \ 21
2.1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
系统论 \ 21
译者序
本书出版后成为广受欢迎的优质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作者继续采用模块化的内容体系,用新增的近800个研究成果更充分地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更加重视帮助学习者建构科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学以致用,强调在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学习的个体性与情境性。
本书由9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个体发展。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个体发展的背景和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道德发展的基础知识,为你阅读本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发展中的学习者。这一部分论述脑生理的相关研究、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的理论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介绍了几种科学的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每种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认知过程。这部分主要介绍元认知、迁移以及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原理、学习策略及具体的使用技巧。
第五部分动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动机的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及自我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动机类型,为你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案。
第六部分课堂管理与教学。这部分主要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内部和外部环境;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及怎样对能力各异的学生进行分组。
第七部分个体差异。这部分阐述智力的相关理论,分析智力与天才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认知、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标准,并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第八部分课堂测评。这部分探讨如何评估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课堂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九部分标准化测验。这部分主要介绍标准化测验的类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书鲜明的特点是:(1)典型实例、贴近教学。书中每一部分的开头都引入典型性的教学实例及思考题,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吸引着读者带着疑问去书中寻找答案。在各章结束部分,针对之前的案例提出问题,让读者充分利用该章所介绍的科学理论思考实践对策,做到学以致用。(2)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本书选用的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收录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许多新成果。本书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发展动态,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专业支持。(3)深入浅出、注重实践。全书对术语的解释精炼简洁,对原理的阐释精辟深刻,在解释原理时引入丰富多样的例子,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在各章节中,还针对教师经常遇到的焦点问题列出详尽的指南,可操作性强,为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本书由连榕组织翻译,各章译者为:刘建榕、林媛媛(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孟迎芳、林荣茂(第6章、第7章、第8章);连榕、郭凌婕、张晓戍、林荣茂(引言、第1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李宏英、林荣茂(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缪佩君、余芝云(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罗丽芳、余芝云(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杨丽娴、陈宛玉(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郑若宜、余芝云(第26章、第27章、第28章);陈坚、陈宛玉(第29章、第30章)。连榕、缪佩君、陈坚、林荣茂对全部译文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统稿。限于翻译水平,书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本书可供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教材使用。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了这本优秀教材,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各位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连榕
2018年3月5日写于福建师范大学
前言
发展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教学决策;
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一、我们的理念
1.灵活性
本书采用了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原创的案例学习内容,便于学习者灵活地安排课程学习。每章的内容相对简洁,篇幅仅相当于典型章节内容的一半,并相对独立地阐述传统教材章节中一个主题的内容。章之间组织成有主题的部分,这与传统教材的章节形式也比较一致。但是,章之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我们既不希望看到两位不同的教师以相同的顺序教学所选的章,也不希望看到一位教师在课程中选取所有章的内容!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灵活地选取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顺序,甚至可以打破部分或章节体例进行随意选取!案例学习的内容同样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将案例学习用于个体学习、小组学习或整班学习等不同水平,也可以将案例综合起来学习。总之,相对独立的章节和原创的案例允许教师依据课程和学生的特殊性进行灵活选择。
2.创新性
我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首先,本教材采取的模块化的灵活编排方式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本书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借助McGraw-Hill创作软件(www.mcgrawhillcreat.com),教师可以便捷地安排教学模块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快速地更新自己创作的内容,如教学大纲或教学笔记等。McGraw-Hill创作软件甚至允许教师通过选择封面、添加姓名、校名和课程信息等方式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设计,教师可以在McGraw-Hill创作软件订阅教材(只限英文原版),系统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向您提供相应的纸质版,或数小时内通过邮件提供电子版。请及时登录www.mcgrawhillcreate.com,完成注册,体验McGraw-Hill创作软件给您带来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3.实用性
在每一个部分,我们都会通过实例来阐述教育理论和概念,彰显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反思性,力图以此鼓励实用精神,提倡对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思考。
应用部分每一个部分均有应用部分,从实践视角为理论提供深度解析。该部分内容关注与研究相关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指导与实例该部分为课堂教学提供具体实例,便于在具体实例中反思本模块中的理论和研究。这些实例与本部分的理论和实践均直接、紧密相关。
案例研究全书共提供了37个不同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理论和思考概念的机会。所选取的案例丰富、具体,均来自课堂和学校中常见的现象或问题。每个案例研究均包括4个不同的小案例,涵盖儿童早期、小学、初中和高中。
案例评估每个案例学习结束之后都有评估题,目的是促使学生切身体验每个部分中即将讲到的主题。学生运用先前所学的知识初步解释案例。
反思与评估在每个部分的末尾,有针对每个案例学习的反思与评估,鼓励学生检查自己对关键术语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案例学习,并批判性地思考章节中介绍的研究。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形式,使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学习的概念、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可以采取课堂内或课堂外等多种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其理论所学。
4.前沿性、相关性和联系性
(1)经典与前沿的平衡
本教材的内容既包括经典问题,如认知发展、学习、信息加工和动机等,也包括前沿课题,如脑研究、情绪发展、干预反应和特殊教育等领域。
媒体评论
亲爱的读者,我们作者三人很高兴能通过这本书与您交流。我们三人都在教授教育心理学这门课,尽管在教学经验、风格和需求上迥然不同,但由于我们有一个简单、共同的愿望,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创作团队走在了一起。我们试图创作一本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教科书,弥补现有教科书的种种不足和缺陷,满足既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也包括众多同行以及大量自主学习者在内,对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非常具有差异性的需要。
我们所撰写的这本书是第一部模块化的教育心理学。书中的模块既具有连续性,又相对独立地阐述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议题。这些模块又组合起了主题性的单元,这些单元与传统教科书的章节基本一致。但是我们的模块和单元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可以不考虑目录顺序,依据各自不同的目的随意组合。
我们想把这本书献给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很多读者为第1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给了我们灵感来完成第2版。我们三人怀着同一个信念:相信富有意义地学习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种连接科学与实践的桥梁,鼓励读者欢欣雀跃地学习,希望通过书中专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帮助你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和自主学习者!
莉萨o博林
谢里尔o西塞罗o德温
马拉o里斯-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