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port in Society:Issues and Controversies,6th ed.
- 原出版社: McGrew-Hill
- 作者: [美]杰·科克利
- 译者: 管兵 刘穗琴 刘仲翔 何晓斌
- 丛书名: 体育产业MBA经典译丛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3826
- 上架时间:2003-9-2
- 出版日期:2003 年7月
- 开本:16
- 页码:718
- 版次:6-1
- 所属分类:体育 > 体育理论及教学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公共课
编辑推荐
从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运动的方法,加深和扩展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而且还能看到作者对诸多体育社会问题的精辟阐述,这对一个尚未系统地迈入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学界来说,无疑具有诸多启发意义。全书说理深刻,通俗易懂,资料详实,是体育社会学研究、教学人员及体育社会学课程学习者必备的参考书籍,对从事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娱乐经营和其他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的人士而主,也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关于本书
本章介绍
什么是体育社会学
把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的原因
运动思考身体和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目前的地位
运动思考有关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出版资料
什么是运动
运动思考有争议的运动
小结:研究运动的原因
推荐阅读
第2章社会学理论:理论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社会学理论
有关体育和社会的理论
运动思考女权主义理论——以批判的视角看性别和体育运动
运动思考运动不仅仅是社会的反映
社会学理论的运用:一个比较
小结:研究体育运动是否有一个最适用的理论方法
推荐阅读
前言
摆在面前的这本《体育社会学》,在深入浅出地全面介绍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的同时,还引导读者深入地思考运动与种族、兴奋剂、性别、暴力、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者在谈到他的写作意图时说,本书一是要对体育社会学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二是希望读者们在读完此书后能够将体育视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在更深层次的思考基础上去理解体育运动。本书从介绍体育社会学的一般原理人手,详细介绍了体育社会学是什么、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并对每一个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社会现象都从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予以深入探讨。作者将重点放在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种族问题、性别、暴力、广告与媒体的介入、校际体育等诸方面。从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体育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同时还能看到作者对诸多体育社会问题的精辟阐述。
本书是北美广为流行的一本大学读本,自出版以来历经多次修订,现在我们手上的这本已经是第6版了,它的每次改版,都将最新的材料增添进来。虽然书中的大量例证都来源于美国,但是作者对体育与诸多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一个尚未系统地迈人这门学科的学界来说,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英文原名为“SportinSociety:IssuesandControver—sies”,直译应为“社会中的体育——议题与争议”,但由于该书无论是从体例、内容还是行文,都是按照对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全面介绍而编著、撰写的,因此斟酌再三,我们最终还是将中文译本的书名定为“体育社会学”。
本书作者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杰伊·科克利(JayJ.Coakley)。他出生于芝加哥,1972年在圣玛利亚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科克利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在体育社会学、闲暇、大众文化、种族关系与社会心理学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特别是,科克利在体育社会学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1983年,在他的倡导下创办了《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ofSportJournal),并一直担任主编到1989年。科克利曾经担任过美国健康联盟的体育社会学学会主席,并于1996年当选为美国运动机能学与体育学会会员(FellowintheAmericanAcademyofKinesiology&PhysicalEducation)。科克利发表过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学与大众文化领域,除了本书外,还有“SocializationthroughSports”(1996),“MakingDecisions:TheResponseOfYoungPeopleintheMedwayTownstothe‘EverThoughtOfSport?’Campaign”(合著,1986),并与人联合主编了“InsideSports"(1999),“TheHandbookOfSportsStudies”(2000)。
本书中译本的面世,是一个小群体的贡献。这里我们首先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在整个翻译和校稿过程中,郑教授都直接地予以授义解惑,成为本译本的知识后盾。本书译者队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他们承担的翻译任务分别如下:
●冯仕政:前言、第11章前半部分
●管兵:第1、6、7、12章,第11章后半部分
●刘穗琴:第2、4、9、14、16章
●刘仲翔:第5、10、15章
●何晓斌:第3、8、13章
冯仕政博士、侯剑、李特朗等人为本书的出版协助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审校刘精朋
2003年3月
序言
《体育社会学》第6版有两个目的:(1)为体育社会学提供一个全面的介绍;(2)鼓励学生提出并批判性地思考作为社会生活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
本书把章节的焦点放在那些容易引起人们好奇心的问题上。这些问题都根据当前体育社会学的有关研究和理论进行了讨论。尽管书中的概念和素材并不完全来自社会学,但本书的整个研究都是以社会学方法为基础的。因此,本书明确地将重点放在那些出现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体育以及与之有关的行为上。
本书为谁而写
本书是为那些初次接触体育社会学的人写的。每个章节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写作,以方便体育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初学者的阅读和理解。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并不以读者熟悉社会科学方面的预备课程或具有体育方面的深层经历为前提。相反,我力图以如下方式来表述材料,即有利于学生更具有批判性地思考体育以及体育与其社会生活的关系。
虽然我的本意是把这本书做成这一领域的入门书,但我尽量不去过多地描述那些体育社会学的论题,以免使读者陷入一些我们已经进行过的分析。本书的重点在于,让读者了解怎样用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去挖掘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体育,而不仅仅将其视为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的反映。
本书是按照“主题法”来安排的,因此很多章节的内容对那些关注体育政策和项目管理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全书强调,要使体育更加民主,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体育。
第6版的变化
在第6版中,我重新编写了大部分章节。每章我都增加了最新的材料,并根据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发现和理论发展对章节做了重新编排。本版引用了500多种新的参考文献,其中大部分都是在1993年本书第5版以后发表的著作。本版新的参考文献的数目已经达到第5版的3倍——这也反映出体育研究和我们在该领域使用的文献的飞速发展。
增加关于社会化的章节
对本书以往各版的批评之一,就是没有一个专门讨论社会化问题的章节。由于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了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现在把这些材料收集起来,并讨论对该领域来说很关键的各种问题正是时候。第4章重点讨论了我们是怎样涉足并沉迷于体育,怎样改变或终止体育参与,涉足体育的真实体验和后果等问题。该章包括有关社会化问题研究的综述,并阐述了社会化问题的新的研究方法,包括那些涉及媒体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方法。我引入了“力量表演型运动”和“乐趣参与型运动”等概念来帮助学生们理解人们生活中的体育经验。
再版主题
新版本比过去各版本更重视社会化问题,与此同时,新版本也重视我所说的体育中的公司赞助时代所蕴含的意义。大公司(包括媒体公司)涉足体育,主要是影响了社会上与体育有关的形象的表现和使用。现在我们都看到了“可口可乐化”的奥运会、“百事可乐化”的超级杯、“麦当劳化”的大学校际体育比赛、?通用汽车化”的各类男子运动和比赛。我们已经被国际奥委会化、全国橄榄球联盟化、超级杯化、世界杯化、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化,更一般地说,被淘汰赛化,以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关于体育的那些观念来自何方,我们关于公司体育和大型体育组织的观念又将去向何方。新版本就准备向学生提供一个批判性的、见解深刻的替代性体育观念,这些都是在迪斯尼主办的网站或有线电视里所得不到的。
新的材料
新版第1章是一个扩充了的导论性章节,其新增加的内容包括:对体育社会学和体育心理学的比较、对体育和文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讨论,以及性别逻辑、种族逻辑、阶级逻辑和性格逻辑等概念的引入,以帮助学生理解主导性的意识形态。其中还包括一种全新的定义体育的方法和一个新的部分——“在某种文化中什么才能算做体育”。
新版本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将各种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也包括了进来(第2章),同时还增加了在批判理论和互动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的新实例。有一张最新的图表对所有理论视角进行了比较。
有关青年体育的第5章完全是重写的。新的材料涉及私有化、青年体育对成绩原则越来越多的重视、家庭与亲子关系、性别与青年体育参与等。
新版本扩展的内容还包括越轨问题(第6章),涉及对体育中主动越轨和被动越轨之间关系的全新分析。本章的焦点是酗酒和性骚扰问题。本章对体育中所使用的药品重新做了分析,重点放在新的“合法”药品上,包括DHEA、肌酸一水化物,以及其他现在在保健食品商店就能找到的药品。
第7章扩充的内容涉及体育中的性别和攻击行为问题。本章是对拳击运动民族性研究的总结,同时还提供了关于病痛和伤害、暴力和媒体对体育的报道等方面的材料。
我充实了第8章关于性别的内容,把关于平等与性别关系,包括关于与体育有关的主导性别的变化的材料都加了进来。
同类热销商品
概率解析德州扑克
- ¥38.00
- ¥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