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纪念世界大战胜利百年
《现代舰船》杂志社主编崔轶亮作序
中文圈首部一战潜艇战全景纪实
深度呈现曲折惊险的一战潜艇战历程
将生动的故事性叙事方式与历史考据完美结合
详尽梳理德国潜艇技术发展脉络
以全新视角剖析无限制潜艇战渊源与影响
值得每一位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珍藏的良心巨制
收集精美书签 邂逅火枪手阅读计划
让我们用火枪手的精神
携手开拓军事科普的净土
为每一位军事爱好者
提供有态度有温度的新知
内容简介
为打破英国人的围困,德国以刚问世不久的潜艇作为主要海战武器,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以打击海上航运线路为主要目标的潜艇贸易战。1917年2月,为彻底击败英国,德国施行了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对所有协约国和中立国商船实施不加警告的攻击,计划在5个月内断绝英国航运通道。但是在英国护航体系和多重反潜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无限制潜艇战以失败告终。1918年11月,一度称雄海上的德国潜艇部队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同覆灭。
本书以贯穿世界大战的德国潜艇战为主要线索,结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的一系列反潜措施,全面介绍了德国潜艇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无限制潜艇战的政策渊源与政治影响。
目录
第一篇 意外起点
第1 章 海战新武器
(1914 年8 月—1915 年1 月) 2
北海丑小鸭 2
开战初期的侦察行动 4
小潜艇的大战果 7
德国潜艇航迹的延伸与英国主力舰队的避让 12
威胁英吉利海峡运输线 15
击沉“可畏”号战列舰 18
背景资料A :战前德军潜艇部队的发展与任务
规划 20
第2 章 向商船发起攻击
(1915 年2 月—1915 年6 月) 25
潜艇贸易战政策的出台 25
对商船的首轮攻击 31
初战“明星”陨落 35
弗兰德潜艇支队成军 39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 41
背景资料B :速胜论的产物—UB 和UC 型
前言
一百多年后,圣文森特伯爵的预言早已被世人遗忘,但潜艇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一种海战武器开始登上人类战争舞台。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誓言要把海神的三叉戟握到手中的威廉二世发现,花费巨额国帑建立起的公海舰队依然无力挑战大英帝国的百年海权。在英国皇家海军远程封锁的沉重压力下,德国的对外海运航路几乎断绝,而公海舰队的大型主力战舰,除在几次沿海炮击行动和日德兰海战期间短暂亮相外,绝大多数时间都趴在港内,成为一支“存在的舰队”。为打破英国人的重关叠锁,小小的潜艇被德国人寄予厚望。在长达4 年的鏖战中,围绕潜艇开展的一系列破交与护航作战成为海上战争的焦点。尤其是1917 年2 月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后,摆脱一切战争规则束缚的潜艇化身为狡诈凶悍的海狼,意图“撕碎”海面上一切能浮起来的东西。时任德国海军参谋长赫岑多夫甚至放言要在5 个月内窒息大英帝国。
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从籍籍无名,到崭露头角,再到大放异彩,直至灰飞烟灭的全过程,以及以英国皇家海军为首的协约国海军在美国“表亲”的帮助下,如何一步步扭转颓势、掌握大局直至击败对手的曲折历程。同时,德国海军与奥匈帝国海军在地中海联手对抗协约国海军的战斗经历,也是本书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此外,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技术进化、战术变革、编制演变,以及英、美等国海军反潜装备和反潜战术的发展演进等内容。全书最后从国际法的角度,联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战的影响和意义,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碍于笔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陈进、张铂炎、刘秀安、黄国鹏、李姣、陈砚清、孙学德、赵茹和李占国。
序言
然而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隐身武器其实是潜艇。
早在18 世纪70 年代,美国人就曾把“海龟”号人力潜艇投入反舰作战。19 世纪70 年代,具有现代潜艇特征的“霍兰”艇诞生。即便是后者也足足比F-117 早了一个多世纪。潜艇通过隐匿水下来降低被对手发现的概率,隐身飞机则通过对雷达回波的削弱来达成相同目的。表面看两者毫无可比性,但它们的运用逻辑却是相通的。
百年前的海军列强对潜艇这个新事物趋之若鹜,霍兰的杰作引起众多海军强国的关注,包括美、英、法、德、俄等国在内,纷纷搞起了本国的潜艇研发。
一时颇有些百花齐放的架势,而其中最艳丽的一枝当属德国——德国人最先把这种隐身武器的价值发挥出来,后世大名鼎鼎的U 艇最初便闻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早期潜艇的航速和自持力都很有限,被普遍视为无法参加主力决战,只能承担辅助性任务的“配角”。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英国皇家海军的远程封锁,快速暴兵的德国海军却无能为力,先前构思的近海防御策略无由发挥,要远征打破僵局又真心没那个能耐。
无奈之下,只有发挥潜艇的隐身能力,实施从侦察、偷袭到破交的各类行动。仅最初的尝试,就充分展现了潜艇的巨大价值。随后,巨大的作战需求刺激德国的潜艇越造越多、越造越好,相关战术也越发完善,很多后世潜艇作战的思路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潜艇战中萌芽。
只是由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距太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潜艇战常常被大众所忽视,在中文圈里,由于相关文献寥寥,这一情况尤为突出。
而今,《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的问世,可以说弥补了这个遗憾。
本书作者陈进先生是我多年的好友,很早以前,他便开始酝酿整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艇发展及作战使用情况,累年不辍,终成正果。在这本书里,他不仅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潜艇的发展历程和战斗经过,更站在海权理论、战略的高度,对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IV德国开展无限制潜艇战的渊源和影响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解析。
尽管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但其中蕴含的经验教训显然不会过时,相信关注海军发展的朋友一定会从陈进先生的著作中获益匪浅。
《现代舰船》杂志社主编 崔轶亮 2018 年春于北京
作者其它作品
网络金融服务
- ¥28.00
- ¥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