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20多年来建立了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大肝癌的综合策略,主张并实施常温下一次性肝门阻断法行半肝切除术,并大力开展大肝癌的肝脏左、右三区切除术(肝脏极限切除术,切除肝脏75%-80%),曾创造了100例肝脏切除无手术死亡的记录。1986年“常温下一次性肝门阻断法行半肝切除术”的论文被国际肝胰胆学术会议确定为高级课程。曾以超声手术刀在常温下通过一次性肝门阻断法行15枚肝腺瘤摘除术。经过多年肝脏外科实践,提出“肝脏雕刻外科”和“肝脏无手术禁区”的新概念。近年来开展大型肝切除术不输库血的临床研究,证明可降低肝癌复发率。近十年来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周柔丽教授合作,发现、克隆和鉴定了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原癌基因(LAPTM4B),阐述了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其在肝癌诊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曾多次主持国际、国内肿瘤和肝脏外科学术会议,并应邀赴美、英、德、日、俄、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地区讲学和参加会议。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还获得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奖、北京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桃李奖、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X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撰写专著11部。
目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发性肝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肝脏的外科和放射解剖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学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征
第六节 诊断和分期
第七节 肝切除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胆管癌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肝转移癌
第一节 肝转移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第二节 肝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肝损伤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肝包虫病
书摘
在远古时期,肝脏被认为是神圣的,是生命之源。巴比伦人(公元前3000年)认为肝脏是灵魂之所,他们的肝脏一词亦可解释为生命。同样地,在英语和德语中肝脏也是从生存一词演变而来的。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是忠于传统的著名文学家,在他的名剧TwelfthNight(《第十二夜》)中,把肝脏放在脑和心之前,成为人体中三个最高皇殿之首。Galen则认为肝脏是腹部血液之源。古埃及Ebers草纸(公元前1500年)上亦有把肝脏称为腹内心脏的记载。整体来说,肝脏外科的发展史可分为以下5个不同阶段。
一、神话和臆测时代(从古代到16世纪末)
希腊神话有两个描述肝脏外科特点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肝脏损伤所带来的大量出血。荷马(Homer)在他的史诗内唱道“Achilles用他的剑刺进肝脏,肝被切离它的原位,从肝脏流出的血把他的征袍湿透。Troy眼前一黑,像笼罩在完全黑暗之中”。第二个故事是说明肝再生的能力。希腊神话中Prome—theus在创造人类之后,给予人类火种。Zeus为了惩罚Prometheus,把他用铁链锁在一块大石之上,每天派遣一只鹰来啄食Prometheus的肝,晚上肝脏就增生长大,使啄食/增生可以循环继续下去。
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的Assyro-Babylonians将陶土制造的肝脏模型和动物肝脏用于占卜。古埃及木乃伊制造者把小型神像放入木乃伊肝脏内,以保护死者。中国古籍《黄帝内经》(公元前2600年)已有肝肿瘤的记载。
……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