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ABCs of How We Learn: 26 Scientifically Proven Approaches, How They Work, and When to Use Them
- 作者: (美)丹尼尔 L.施瓦茨(Daniel L. Schwartz) (美)杰西卡 M.曾(Jessica M. Tsang) (美)克里斯滕 P.布莱尔(Kristen P. Blair)
- 译者: 郭曼文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97995
- 上架时间:2018-5-4
- 出版日期:2018 年5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读物

【插图】

编辑推荐
如果只看一部学习方法指南,请看本书。
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学习科学专家力作;
精选26种黄金学习法则,有效解决任何学习问题;
学生/父母/教师/成人学习者,案头必备的自我提升宝典。
源自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经典学习课。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译者序
A
归纳类比
Analogy——
发现蕴含的共通原理 / 001
B
归属感
Belonging——
消除焦虑,融入集体 / 016
C
对比组合
Contrasting Cases——
辨别关键信息 / 031
D
精修勤练
Deliberate Practice——
专家的养成之路 / 046
E
详细阐释
译者序
却同样热爱学习的你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我们的经验,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玫瑰、花瓶、光影、小南瓜、窗户、木桌子,等等。如果我们再问:还能看到更多的信息吗?通常此时,大家都会眉头紧锁,紧紧地盯着图生怕漏掉什么,却很难找到更多信息了。
但若此时,我们为上图加配了一幅图放在旁边进行对比(如下所示),你是否从图中看出了更多的信息呢?
每当一同看到这两幅图时,大家都会恍然大悟,争着抢着回答:花瓶形状不一样、花卉颜色不同、原图花束比较高、原图花束下面的叶子也保留着,等等。
我们通常都相信自己眼前所见即是全部,然而,通过“对比”的方法(本书章节C)却能发现更多信息,同时也能形成更加深刻和精准的理解!运用恰当的方法,就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你真的会学习吗
谈及学习,想必每个人都不觉得陌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几乎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耗费多年光阴与书籍墨香相伴成长,陌生是因为常常不得要领而在学习中碰壁,而如果这时能够巧妙改变学习策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举个例子,路人热心地告诉你最近的公交车站要这么走:“沿着这条路,到第二个路口左转,看到红绿灯右转,再沿着路走200米左右,遇到第二个红绿灯后到路口对面,沿着左边的路走50米就到啦!”
好嘛,说得真轻松!如果你听他讲完,只是心中默念着路线就径直向车站的方向走,必定不出20米就会后悔为何当时没写下来。当然,责任更多可能在于热心的指路人,如果能随手画一张简图给你,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可视化表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机制。
这个平凡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不平凡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只靠坚持努力不一定会奏效,而如果为不同类型的学习选择恰当的方法,往往能够事半功倍。通过手绘简图这种可视化表达方法,能够调动人的视觉系统,让人轻松理解与空间结构相关的信息。因此,对于空间方位来说,可视化表达是一种更为恰当的学习方法。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其后蕴藏的科学原理也受到研究者的深入关注,逐渐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旨在帮助人们对学习行为建立更科学的理解,并指导创新学习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科学家、企业家等最具影响力人群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先后投入5亿美元专门用于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使得近15年来该领域飞速发展。2018年,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学习科学的资助门类,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领域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此重要的一门科学,探讨的是人类最为基础的核心能力,将对你我的生活品质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教自己的弟弟妹妹剥橘子,学习如何骑自行车,为他人指路,听他人指路并记住路线,为同事的报告提供反馈建议,理解领导提出的意见,构思出一套新的技术方案,为新产品编写使用手册……从广义上讲,学习存在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我提升、教书育人、表达观点、教育子女、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致力创新等,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
如今在不少职业中,掌握一项单一的技能已经不再能保证万全,个人业已建立的优势地位也难以长久维系!更不用提那些尚未出现的全新的工作形式与岗位。全球最为领先的产业巨头也将员工的学习能力与企业的蓬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培养、吸纳各种杰出人才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创新。
因此,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学习丢给学校、丢给书本。只有秉承着积极的终身学习态度,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才是新时代的生存之道。只有保持不断学习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然而,若是采用的学习方法不恰当或是盲目地欺骗自己,就会浪费时间与金钱,从而落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你将会更从容有效地把握发展的良机,共同收获创新的红利。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民生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单纯的物质丰盛,进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足,如享受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等。这些“新时代的幸福”都有赖于终身学习的态度与科学学习的能力——这两种与时俱进的特质不仅会帮助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发掘新潜能,还能萃取出生活中蕴藏的满满幸福感。学习创造财富,学习收获快乐。
序言
我们当今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必然会促使教育产生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从过去传统的老师教到学生自由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在泛学习中获取信息。但信息不是知识,更不是智慧。培养适应时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仍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适合他们兴趣爱好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指导他们获取有益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丹尼尔·施瓦茨教授所著《科学学习》一书正适合这种转变,给教师提供了经过科学验证的26种学习法则,可以用于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面向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可以是每一位教师与家长的必读书籍。
2018年4月27日
媒体评论
我们当今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必然会促使教育产生重大的变革。每一位教师需要重新学习、转变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可以是每一位教师与家长的必读书籍。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
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施瓦茨的《科学学习》一书,是所有希望得到良好学习方法指导的人必备的学习方法参考书。这本书既适合学习者本身,也适合面向学生的老师。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不断对照书中所阐释的26种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而老师则可以把书中提出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学习。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方法应用熟练,则学习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枯燥的知识重复和记忆,而是充满乐趣和收获的丛林冒险。当知道睡眠也是方法之一时,你是不是会一下子放松心情,会心一笑?
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真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虽然并不多,做到了却仍然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却不少。为什么?一是因为学了一辈子仍然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二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对于为什么学习,我有一个答案叫"活到老长到老",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生命的持续生长而学;而对于学习的方法论,天下可能没有比这本书更有用的了。拥有了这本书,我们不但能够有效地学,更能够快乐地长了。
刘 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
如果要说什么样的事会伴随我们的一生,那么学习必定是其中之一。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学会了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会了学习。所以终身学习,必须从学会学习开始。施瓦茨教授的这本书,便是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去科学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