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企业往往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发展壮大,但同样,也会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从成功的巅峰跌入凄惨的谷底。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有责任和义务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同时自身养成足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高尚人格。
“愿景”“使命”与“人格”是企业经营对企业家提出的三个要求。“光明正大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重视公私分明”,用优秀的经营哲学从事企业经营,这是事业发展、企业持续繁荣最为关键的。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对未来领导者的期望/1
九州大学商学院第一届结业纪念研讨会演讲
——2005年3月15日
给未来的领导者/2
领导者人格稳固的重要性/3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7
为了率领集团/11
谁都能懂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方程式/14
混乱的思维方式使人生变得灰暗/18
“思维方式”到底追求的是什么/22
领导者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29
——个“自力”与两个“他力”/41
纽约盛和塾塾长例会演讲——2006年11月26日
你具备经营者的实力吗/42
即将开展的业务在商业上是否成立/42
经营者应践行的“经营十二条”/45
支持企业的合作伙伴及全体员工形成的“他力”/52
构筑心心相连、坚不可破的信赖关系/55
前言
2015年,有领导者参与的丑闻在多个领域曝光。在企业界,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为了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长年有组织地从事舞弊行为,而今遭到曝光,在受到社会各界严厉谴责的同时,前CEO马丁·温特科恩也引咎辞职。在体育界,世界最大的竞技团体国际足联也接连曝出丑闻,足联主席布拉特因涉嫌贪污而被吊销资格,8年内不得从事足球赛事活动。上述每一件丑闻的发生,其组织的最高领导者都难辞其咎。考虑到这些组织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我深深地感到,必须再次从根本上对引领众人的领导者应有的姿态提出要求。
这些领导者原本对组织的发展立下过很大功劳,集众人的信任、威望于一身,才华横溢。但长期身居高位使他们松懈、变质。同时,大权在握的领导者如果缺乏伦理观,其道德缺陷就会如野火燎原一般不断蔓延,不久便会侵蚀整个组织。在这样的集团之中,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因此,领导者必须时刻告诫自己“要谦虚,不要骄傲”,不断认真思考领导者应有的姿态。
本书收录了我在21世纪初以“探究领导者资质”为主要内容的演讲稿。在这些演讲稿中,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及前人的智慧,我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身为组织领导者所应有的姿态和思维方式。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领导者有义务更有责任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同时自身要养成足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高尚人格。如果本书能令那些有志于诚实经营的经营者回归原点,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本书展现的是,我身为一名企业经营者,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当中不懈迈进的足迹。企业经营绝非坦途,而是险峻的陡坡。尽管如此,我仍然咬紧牙关、奋勇向前,直至今日,从未停下脚步。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无非是因为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就是实现利他的心愿。如此而已。
本书的目的也一样。尽管本书收录的都是我根据当时的情况有感而发的讲话,但如能被有志于诚心经营的经营者或组织领导者所读,我将倍感荣幸。我衷心期望诸位读了本书后将经营做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同时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稻盛和夫
2016年4月
序言
一灯照隅万灯照世
判断基准是哲学核心
从2005年开始,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写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这本书。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当时可以找到的稻盛先生所有的著作和讲演。承蒙稻盛先生亲自推荐,这本书还用日文在日本出版并畅销。
从2009年开始,我又翻译和编译了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等21部著作。可以说,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和语言已经相当熟悉了。尽管如此,在翻译(和审译)“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著作的时候,我仍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感动不已。我想,这是因为书中跃动着的活的灵魂触及了我的心弦。
稻盛先生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他心中总是持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并随时都能正常地发挥两者各自的功能。这就是哲学和哲学家的魅力。
“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赌在技术开发上》《利他的经营哲学》《企业成长战略》《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的真谛》共6本书,涉及经营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
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稻盛哲学的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作为人,何谓正确”。换一种说法就是,把善恶而不是得失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基准。
这一哲学贯穿在该系列55篇讲演的每一篇中,让每一篇都成为经典,使人读之如沐春风。
“一言兴邦”,破产重建的日航,就因为32 000名员工学习、掌握并实践了这一哲学,仅仅1年便起死回生,经营业绩连续6年在全世界航空业遥遥领先。在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日航对客户、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可以设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实践“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哲学,那么人类将会升华,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文明。
MBA的缺陷
1982年,通过选拔考试,我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派往日本东京的生产性本部学习企业诊断。学习内容主要是科学管理的分析技术和技法,基本上就是MBA的那一套,比如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乃至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测定,对生产工序进行观察分析,对设备运转率进行测定分析,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对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等进行财务分析,等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用的是所谓传统的管理方法。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对于这一套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精益管理等的技术技法,大家觉得很新鲜。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各种商学院都教这些课程,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整套从西方,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科学的分析技法有一个缺陷。依靠这些分析技法,并不能分析出企业家为什么要办企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分析不出企业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企业家的人格,更分析不出企业员工的意识状况,而这些对于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的企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乃至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企业发生的舞弊丑闻,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不是什么科学或科学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正确的企业哲学的问题。
特别在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资本主义的精英们使用现代最尖端的金融技术,靠所谓虚拟经济,以钱生钱,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结果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混乱和萧条。
自由竞争的市场原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绩效主义,一方面搞活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欲望,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异,制造了社会动荡的根源。高度膨胀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破坏人心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在企业里,过度的绩效考核往往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庸俗的金钱关系。
传统文化的局限
在以西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有人就想从东方文化,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中寻找出路,于是出现了“国学热”,现在方兴未艾。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特别是在正确的为人之道、致良知等方面,我们的古圣先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些教诲对于校正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媒体评论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雷军学习和推崇的企业家
“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企业往往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发展壮大,但同样,也会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从成功的巅峰跌入凄惨的谷底。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有责任和义务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同时自身养成足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高尚人格。
“愿景”“使命”与“人格”是企业经营对企业家提出的三个要求。“光明正大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重视公私分明”,用优秀的经营哲学从事企业经营,这是事业发展、企业持续繁荣最为关键的。
书摘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这么说也不为过。企业经营也与此没有丝毫不同。事实上,企业往往因为一个领导者而发展壮大,但同样,也会因为一个领导者而从成功的巅峰跌入凄惨的谷底,类似的事例近年来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只要思考一下领导者所需要的资质,一切便不言自明。
那么,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的安冈正笃先生用“知识”“见识”和“胆识”这“三识”来表达。
首先,工作必须拥有必要的“知识”,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仅仅拥有“知识”,并不代表能够承担领导者的职务。安冈先生提出,领导者必须具备“见识”。“见识”并不是指单纯的知识,而是把知识升华到“必须这样做”“我想成为这样”等坚定信念的高度。
再有,由于领导者必须站在组织的最前沿引领整个集团,因此必须具备统帅能力——那就是豪迈的勇气、决断力和执行力等特质。假如领导者不具备这些特质,就无法统领由众多成员组成的集团三安冈先生将这些特质统称为“胆识”。
无论有多么高明的见识,无论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如果缺少将见识和信念付诸行动的胆力,就不能引领集团前进。领导者应当努力在“见识”的基础上加上胆力,使自己具备“胆识”。
我还认为,领导者在这些资质之上,还需要加上阿布夏先生强调的乔治·华盛顿身上具有的那种“人格”,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同时我认为,这种领导者的资质是超越时代新旧、超越大洋东西的普遍性的真理。
中国明朝的吕新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曾论及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他把领导者的资质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我们往往起用那些拥有才能——具有战略思维,身怀一技之长,巧言善辩的所谓“聪明才辩”者为领导人。例如,政府往往将那些通过国家公务员一级考试、千挑万选出来的“秀才”提拔为行政领导。然而,按照吕新吾的说法,这种聪明善辩的才能只不过是第三等资质。
这样的能力对于担任一介官吏或许是必要且充分的资质,但若谈到领导整个集团,仅有这种聪明才智是不够的。就像前面所说的,一个集团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在任何形势下都能带领集团走向正确方向的勇气。
然而,仅有勇气还不足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正像吕新吾所说的“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具备胆量和勇气,对于领导者而言,不过是第二等资质。
领导者的资质中最重要的,是正如吕新吾所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领导者不能肤浅浮夸,而是要具备深思熟虑、值得众人信赖的厚重性格。一言以蔽之,领导者必须是人格高尚的人。
换言之,吕新吾的意思是领导者应当能力、勇气和人格三者兼具,但如果要按轻重排序,排第一位的是“人格”,第二位的是“勇气”,第三位才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