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高效学习方法与思维导图实战》:
对于想学习思维导图的人:《高效学习方法与思维导图实战》从原理上讲解思维导图, 并结合实际案例,让你快速学会思维导图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对于喜欢思考的人:聪明人总是对“元知识”充满了好奇,我也比较喜欢问为什么。聪明的你可以和我交流关于“学习”“知识”“知识体系”等概念的看法和思考。
对于想成为“学神”的人:其实“学霸”和“学神”的差别就是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差别,学会高效学习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转变原有思维模式,发现问题的本质,能让你学习更加深入。而“学霸”和“学神”之间差的就是一个思维导图。
对于想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的人:如果不了解学习方法的本质,而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我们就会“走火入魔”。《高效学习方法与思维导图实战》从原理推演再回归原理,走向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内容简介
海报:
作译者
姚志学,笔名凌风,资深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学习策略和思维导图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用思维导图软件开发了“标准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会议管理系统”,发表了多篇关于高效学习的文章。
目录
1.1论学习 2
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4
1.2.1克勒的顿悟说 4
1.2.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6
1.2.3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 8
1.2.4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12
1.2.5布鲁纳的学习过程及认知阶段 13
1.2.6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15
1.2.7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17
1.2.8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18
1.2.9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9
1.2.10海得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22
1.2.11总结评价 23
1.3学习的过程 24
1.3.1习得过程 24
1.3.2应用过程 26
1.3.3反思过程 28
1.3.4创造过程 29
1.3.5融合过程 33
前言
本 书 特 点
对于想学习思维导图的人:本书从原理上讲解思维导图,并结合实际案例,让你快速学会思维导图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
对于喜欢思考的人:聪明人总是对“元知识”充满了好奇,我也比较喜欢问为什么。聪明的你可以和我交流关于“学习”“知识”“知识体系”等概念的看法和思考。
对于想成为“学神”的人:其实“学霸”和“学神”的差别就是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差别,学会高效学习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转变原有思维模式,发现问题的本质,能让你学习更加深入。而“学霸”和“学神”之间差的就是一个思维导图。
对于想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的人:如果不了解学习方法的本质,而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我们就会“走火入魔”。本书从原理推演再回归原理,走向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书摘
现在再来讲一下费曼学习法的原理,虽然已经有前面讲的学习之道,但为什么“教”作为“用”的一个方面会被称为终极呢?其实这个不难理解,你只要回忆一下曾经教过你的老师,那些你觉得比较厉害的老师都是能把知识“玩得很转”的老师。而他们之所以能把知识玩转,是因为自己充分理解了,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在自己消化吸收后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这样的老师往往不带课本,也不屑于做讲义,很多知识随口就来,做讲义也只是因为学校规定。而拿着讲义,带着课本,上课了就照着课本念一遍,这些老师也基本上属于混日子型,自己都没搞懂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呢?当然,这是最主观的佐证,就是说要想教人,你就必须自己先搞懂。更深入一点的理论依据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教”是“用”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检验你是否真正搞懂了一个知识点。而这个检验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修正。
现在正式进入费曼学习法的学习。
请你想象一下,你的眼前有很多学生,你要向学生传授关于“1.2.1 克勒的顿悟说”,看看你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还是一个能把知识玩转的老师。
是不是发现无从讲起,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对了。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奇妙之处。你没有真正搞懂,是讲不出来的,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懂,而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没有懂,费曼学习法分分钟教你做人,因为你没有懂的话,你是无从开口的,你只能照着书念,就成了那个照本宣科的老师了。
现在重新看一遍,这次我希望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
1. 我要搞懂哪些东西?
2. 我哪些地方没有搞懂?
3. 我要怎么把我搞懂的东西更好地讲出来,让别人也搞懂?
我默认你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划重点,找概念,思路很清晰了。你可以试着自己讲一下,一定要开口讲出来,讲不下去了,就返回去再看一遍,看了再讲,直到自己能合上本书,随口就能讲出来,还能讲得头头是道,那说明你已经把知识玩转了,认知结构已经在你脑海中形成了,而且还能顺便练一下口才,到时候和别人吹牛的时候,张口一个“认知主义”,闭口一个“克勒”,把人吹得一愣一愣的,不要讲卡顿了,不然脸就丢大了。
下面是我的思路,你可以和你自己的思路对比一下,看看我的差在哪里?
首先,你在讲一件事情或者学习一个东西时,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样你能更好地把握,就好像你对一辆车上的一颗螺丝钉是左旋还是右旋、精度是多少、材料是什么,甚至连加工工艺都知道了,但你不知道这颗螺丝钉要放在哪里,这是不行的。
克勒的顿悟说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源头,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一小节,而克勒之所以把它叫“顿悟说”,其实是有别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产生反应的过程,而中间的过程就如同黑箱子一样。行为主义并不在意中间发生了什么,而认知主义就是考虑这个黑箱子里发生了什么,克勒认为是“顿悟”,这个“顿悟”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再聚焦到“顿悟说”本身,“顿悟”可以理解为在黑箱子里发生的学习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格式塔”。那格式塔的概念是什么呢?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初步的认知结构,而这种结构具有一种特性就是分离的完形,所谓分离的完形就是可以单独分离出来,但依然具有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