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培养学生,黄冈中学究竟有什么魔方?有什么聚沙成塔的功能?有什么点石成金的本领?这是我经常听到的提问。如果认为黄冈中学老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被动地应试,那是不对的。黄冈中学并不提倡机械地记忆、被动地做题,如果说她有什么过人之处,恰恰在于她能充分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深刻把握其内在规律,成为一路上的领跑者,而不是盲目的跟进者。黄冈中学不反对教师跳人题海,却大力提倡学生跳出题海;反对学生做那些机械、简单、重复、乏味的题目,但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的题目。我们提倡学生做一些灵活多样、广泛应用的题目,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增强素质。
如果说黄冈中学还有什么成功之处,那就是她在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学生的同时,锻造了她的教师队伍,造就了在湖北省享有盛誉的名师。这些教师具有较深的科学文化素养、全新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风格及艺术和丰硕的教学成果。为了展示黄冈中学教师的风采,共享他们的教学成果,我们组织了学校一线骨干教师,精心策划编写了“黄冈中学作业本”、“黄冈中学考试卷”、“黄冈中学2006届高考第一二三轮训练题”三套丛书。
“黄冈中学作业本”这套丛书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突出“作业”的学生形成学习能力、解题能力、考试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黄冈中学学生在各种考试中的笔下生花与平时千锤百炼之间的必然联系。本套丛书在编写体例上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课前热身、课上作业、课下作业和中(高)考在线四大板块的强化训练、提高能力。并具有以下特点:
1.适当的习题定位:在习题编排上,本套丛书注重知识点所关联的考点、题型、方法的再巩固与逐步提高,丛书的定位就是通过能力型、开放型、应用型和综合型的递进式练习,使学生解题能力登上一个新台阶。
2.适中的难度梯度:本套丛书的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为6:3:1,可以适合绝大多数中学的使用,并且绝大多数题目前面分别用a、b、c来标注难度,要求得当,清晰明了。
3.详实的解题提示:书后的习题答案详略得当,对于难题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答,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其中恰到好处的思路点拨有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套丛书强调作者的原创题的数量和质量,审稿、校对,层层把关,力争打造成教辅市场的一朵奇葩。
目录
第一章 概率与统计
作业1 §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
作业2 §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二)
作业3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一)
作业4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二)
作业5 §1.3 抽样方法
作业6 §1.4 总体分布的估计
作业7 §1.5 正态分布(一)
作业8 §1.5 正态分布(_二)
作业9 §1.6 线性回归(一)
作业10 §1.6 线性回i闩(二)
第二章 极限
作业11 §2.1 数学归纳法(一)
作业12 §2.1 数学归纳法(二)
作业13 §2.1 数学归纳法(三)
作业14 §2.2 杨辉三角
作业15 §2.3 数列的极限
作业16 §2.4 函数的极限(一)
作业17 §2.4 函数的极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