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堤防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直接应用,也可为土木建筑、冶金采矿、石油化工、公路交通、铁道桥涵、地基处理的设计、科研、施工、监理、生产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中职、中专及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录
前 言
术语表
符号表
1 绪论
1.1 定义
1.2 适用范围
1.3 发展简史
1.4 发展趋向
2 工法原理
2.1 作用原理
2.2 工作原理
3 施工材料与设备
3.1 材料
3.2 设备
4 施工工艺及流程
4.1 施工准备
4.2 施工技术工艺
4.3 施工流程
5 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书摘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主持的瓠子(现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就采用抛石以填埽捆平堵法来处理黄河溃堤堵口;建始四年即公元前29年由王延世主持的黄河堵口是另一种兼有抛石的立堵法。这两种均成为历史上间接抛石堵口的范例。
在黄河上采用抛石筑堤源于西汉末年(公元26年),《汉书·沟洫志》载,黄河“从河内(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至黎阳(今浚县东北)为石堤”。
在险工段采用抛石护岸或砌石护坡以及竹笼装石块保护堤防岸坡,早在安帝永初七年(公元113年)和阳嘉三年(公元134年)就出现了。始于唐代的都江堰,到了宋代主要输水干渠上共建有“指水一十二座,大小钓鱼护岸一百八十余丈”,其护岸大多为竹笼装石块构筑。
到了明清,长江干流险工段多采用砌石构筑挑水石矶护岸。抛石护岸则主要用于配合埽工或石工的护岸上,用以保护堤脚避免顶溜淘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