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神秘的力.
第一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1-1 力的基本知识
1-2 常见的三种力
相关链接 摩擦式离合器
1-3 牛顿第三定律
1-4 物体受力分析
1-5 力的合成与分解
1-6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7 力矩
阅读材料 汽车运行的稳定性
本章小结
实验绪论 误差与有效数字
实验一 学习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实验二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第二章 运动和力
2-1 运动的描述
2-2 匀速直线运动
2-3 变速直线运动
前言
本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降低理论难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技能型人才。教材内容广而不深,编排方式新颖活泼。好学易懂,实用性强。
本教材的特色是:
1.降低理论难度,重实际应用。突出物理知识在生产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汽车电路、车载GPS系统、激光技术、光纤通信、航天技术等应用实例的介绍,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教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理论高度,避免了繁杂推导,力争做到在同等物理教材中难度最低。
2.强调专业针对性。教材内容尽可能多地结合一些与汽车专业的相关问题,并介绍如何利用物理知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结合汽车行驶中的驱动力和阻力分析、物体的转动和机械传动、汽车电路分析、汽车发动机、空调等中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模块式结构。本教材由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四大部分构成。不同学校可根据需要进行“积木式组合”,取舍灵活方便。
4.重创新能力培养。本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板块内容,如“想一想”、“做一做”、“记住!”、“阅读材料”、“相关链接”、“物理学家”等,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5.重实训指导。本教材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6.彩色排印,图文并茂。全书采用了大量彩色图片,赏心悦目,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本书采用国际单位制(S1)单位,物理量的名称符合1996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的要求。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学生使用,特别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其他学分制改革的学校和专业。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绪论、各部分首语及第七章、第九章由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洪平编写,第一章和第二章由上海市环境学校顾若丹编写,第三章由侏定市职教中心赵元媛编写,第四章由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邵世敏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北京市交通学校田阿丽编写,第八章及八个“相关链接”由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陈金宝编写,第十章由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张瑛编写。全书由洪平统稿,主审由吉林铁路经济学校薛海燕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曹建庆担任。另有《技术物理练习册》与本书配套使用,《技术物理练习册》所选编的习题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
在本书编写中,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得到了很多同志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遗漏和欠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