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物理书籍
本书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梳。.
本书在编写上改变了学科本位观念,不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专业特色,强化物理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同时本书注重学科渗透,将与物理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及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反映到教材中来,让学生了解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体现出物理既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 ..
本书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现状,适当降低了难度,突出了趣味性和易用性。书中设置了“观察与思考”、“试一试”、“讨论与交流”、“专业应用”、“小资料”、“阅读材料”、“实践与探索”、“知识回顾”等栏目,并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要记住的内容及解题指导等进行了注释。全书共一册,另有《物理实验》与本书配套使用。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工科各专业使用,特别适用于数控、模具等专业及其他学分制改革的学校和专业。...
目录
第一章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3 力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1.5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回顾
习题
第二章 转动与振动
绪论
第一章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3 力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1.5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回顾
习题
第二章 转动与振动
前言
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制定《2004—2007年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和生源现状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在编写上改变了学科的本位观念,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专业特色,强化物理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强调物理知识在后续课程中的运用。 同时本书注重学科渗透,将与物理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反映到教材中来,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体现出物理既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
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现状,本书适当降低了难度,突出了趣味性和易用性。书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栏目:“观察与思考”——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有趣的事例引入新课;“试一试”——列举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事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物理是一门既有用又有趣的课程,增强其主动学习物理的意识,“讨论与交流”——提出了一些与物理概念或规律相关的讨论课题,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量间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对有关概念或规律有进一步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感情,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其语官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专业应一一介绍了物理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的一些具体应用,让学生知道物理不只是文化课程,也是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小资料”和“阅读材料”——收集了一些课程内容以外的知识,供学生阅读,以拓展其知识面;“实践与探索”——提出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在课外独立地或与同学相互协作,通过查找资料、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或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写成小论文或做成小作品,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把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知识回顾”——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书专门设置了“旁批”。旁批中包含四部分内容:重点——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掌握和记住的内容;注意——学生容易混淆、忽视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记住——需要学生记住的除重点外的一些其他东西;解题指导——对一些重要公式(定律)运用的指导。旁批中的内容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旁批,可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另外,书中对部分内容标注了“*”号,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这部分内容有选择地讲授。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学生使用,特别适用于数控、机电、模具等专业及其他学分制改革的学校和专业。
本书前言、绪论、附录、第二章和§9.1节由吴青梅编写;§1.3~§1.5节和第十章由顺德梁锯中学卢金城编写;§1.1,§1.2,第三章和§9.2节由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王建玲编写;第五、八章由石家庄市职教中心陈志光编写;第四、六章由云南国防工业学校饶文萍编写;第七章由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宋茧编写。全书由吴青梅修改并统稿。中国物理学会职教分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职教工委员会副主任郝超和中国物理学会职教分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职教工委员会副主任范德华担任本书主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引用了其中的一些表述和数据,在此对有关资料的编著者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