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直线运动
1.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
1.2 变速直线运动
1.3 匀变速直线运动
1.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5 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学家]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复习题
本章知识小结
第二章 力 力矩
2.1 力 重力
2.2 弹力 摩擦力
2.3 力的合成
[知识窗]斜拉桥
2.4 力的分解
2.5 力矩
复习题
本章知识小结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前言
为此,本教材的编写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主体,将与物理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先进性和职教特色。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教材是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来编写的。每章都有章首,在章首介绍了本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本章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在每节内容前面,提出了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来学习这节内容。每节开头都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然后通过观察或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有的章节还有“观察与思考”、“自己动手做”,这些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号的为选修内容,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用。
二、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先进性和职教特色
由于物理课是五年制高职务专业通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教材内容既要充分体现五年制高职培养的目标,兼顾到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到五年制高职物理课安排在一年级开设,仍属于初中后教育,不能随意拔高。因此,本教材在内容上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和后续课程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将与物理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在[知识窗]中介绍了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高新技术,如磁悬浮列车、神奇的γ刀等;用一章介绍了物理学与高新技术的关系,如航天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等,使物理的基础性与技术性、物理原理与工程技术有机地结合。这些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体现了教材的实用性、先进性和职教特色。
三、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相联系的,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因此,教材选择了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微波炉的原理、声音的传播与多普勒效应、物理学与环境保护等。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四、突出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特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都为学习者提供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本书在编写中,力求通过观察、实验、理想化模型、图像、等效、类比、假说、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系列物理科学方法的渗透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插图丰富,内容新颖
教材力求图文并茂,每节内容都用大量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感的彩色图片来提供知识信息,或补充说明相关物理概念,来帮助学生感知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
本书适用于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物理课程的教学,可供五年制高职工科各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中职教材使用。
本书是在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职教分委会和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职教工委会组织、指导下,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丁振华编写、山东建工学院张世忠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徐建中、牛金生、郝超、段超英、黄斌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本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之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本书时,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在此对有关资料的编著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