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决断(原书第2版)[图书]
基本信息
- 原书名:How to Be Assertive in Any Situation
- 作者: (英)苏·哈德菲尔德(Sue Hadf?ield) (英)吉尔·哈森(Gill Hasson)
- 译者: 吴淼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85794
- 上架时间:2018-3-23
- 出版日期:2018 年4月
- 开本:32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知识读物

编辑推荐
当你的意思是“不”的时候你会说“是”吗?
你会避免冲突和对抗吗?
你在挣扎着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吗?
如果你能够自信地对所有的问题回答“不”会怎么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尽可能地自信。
发现一种去改变生活的方法来帮助你去大方冷静地表达你的需求;设立界限并很好地处理期望、需求和批评;并且不带焦虑地去做任何决定。
向你的恐惧发起挑战,变得自信并且引导你的生活向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内容简介
作译者
苏·哈德菲尔德(Sue Hadfield)和吉尔·哈森(Gill Hasson)都从事教师行业,两人合著过《反弹力:幸福人生的源动力》(Bounce:Use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to Live the Life You Want)一书。
苏·哈德菲尔德曾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有20年的教龄。教学期间,她为学校学生、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开设与自信力相关的课程和讲习班。过去的10年里,她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和社区为成人教授与自信力、创意写作、学习技巧、职业和个人发展相关的课程。她坚信,人们要想过上幸福且有成就的生活,就必须持有自信、果断、勇敢的生活态度。苏还著有《正向思考力》(Brilliant Positive Thinking)(2012)和《做出一项改变》(Change One Thing)(2013)。
吉尔·哈森曾与拥有不同背景和身处不同境地的人共事。她的关键动力源于她坚信人们具有主动改变自己思维方式的能力,思考的对象包括生活、他人,也包括人们自己。吉尔在英国布莱顿(Brighton)开设与个人发展相关的成人教育课程,同时也是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学习技巧课的老师。她还开设了面向学龄前儿童、青年、社会工作者和家长的儿童与青少年发展课程。
联系作者,可登录www.makingsenseof.com。
目录
作者致谢
序言
第1版序言
PART 1 第一部分
什么是决断力
第1章 决断的意义 / 3
第2章 提升自我感觉 / 33
第3章 做最真实的自己 / 57
第4章 如何应对他人的期待和要求 / 77
PART 2 第二部分
付诸实践
第5章 如何在家庭关系中做出决断 / 109
第6章 如何在朋友关系中做出决断 / 121
第7章 如何在工作中做出决断 / 135
第8章 如何获得优质服务 / 151
第9章 如何在面试时做出决断 / 165
第10章 如何在会议中做出决断 / 175
第11章 如何帮助他人提升决断力 / 185
第12章 如何“对付”难缠的人 / 197
前言
我们发现,人们常常对“决断力”(Assertiveness)一词的含义感到困惑。“具有决断能力”不仅指一个人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立场,还意味着能考虑他人的感受并鼓励他人坚守自我。一个能够决断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心胸宽广、体贴周到的人。对自我的坚守绝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品格;相反,对自我的坚守使一个人离他最想成为的那种人更近了一步。
当你敢于坚守自我,做出决断时,你会活得更加轻松,因为你不再忧虑,你确信自己可以顺势而为,把事情处理妥当。你不用再因为害怕承担说“不”的后果而勉强自己应允他人,你是更加真实的自己。当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担心他人的看法时,你会更加自信与快乐。自信、冷静、果敢的人也会是一个善良、体贴的人。
自第1版成功面世,我们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读者常常在信中根据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棘手案例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我们认真采纳了这些建议,并将它们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联系起来,一并编入新版内容中;也就是说,当你对与你的自身价值相关的问题做出反应和决定时,你更容易变得果敢与自信。为此,我们还在第2版中增加了新的章节——“如何在会议中做出决断”。
很多读者提出了自己遭遇的具体困境,并想要寻求具体解决方案。对此,我们也在第2版中做出了回应,并新添了另外两个章节。“如何帮助他人提升决断力”主要讲如何帮助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做出决断。该章阐释了如何帮助他人,使其诚实、开放、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所欲和不欲。
另一个新添章节——“如何‘对付’难缠的人”,教你如何应对那些无法用之前任何常规决断力案例解释的人。例如,不遗余力否定你价值的人、不停索取帮助使你抓狂的人、频繁惹你愤怒的人。
无论何时,面临潜在的或遭遇实际的困境,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呢?如果你的答案是“我想让他们意识到……”“我想让他们理解……”“我想让他们改变……”,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关于决断力的启蒙第一课就是,不要企图改变他人,或者期待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说话和行事。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曾经,我想改变世界,但我最终发现一个人有把握改变的只有他自己。”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想要了解更多自信力课程内容,请通过www.makingsenseof.com联系我们。
序言
我们发现,人们常常对“决断力”(Assertiveness)一词的含义感到困惑。“具有决断能力”不仅指一个人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立场,还意味着能考虑他人的感受并鼓励他人坚守自我。一个能够决断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心胸宽广、体贴周到的人。对自我的坚守绝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品格;相反,对自我的坚守使一个人离他最想成为的那种人更近了一步。
当你敢于坚守自我,做出决断时,你会活得更加轻松,因为你不再忧虑,你确信自己可以顺势而为,把事情处理妥当。你不用再因为害怕承担说“不”的后果而勉强自己应允他人,你是更加真实的自己。当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担心他人的看法时,你会更加自信与快乐。自信、冷静、果敢的人也会是一个善良、体贴的人。
自第1版成功面世,我们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读者常常在信中根据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棘手案例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我们认真采纳了这些建议,并将它们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联系起来,一并编入新版内容中;也就是说,当你对与你的自身价值相关的问题做出反应和决定时,你更容易变得果敢与自信。为此,我们还在第2版中增加了新的章节——“如何在会议中做出决断”。
很多读者提出了自己遭遇的具体困境,并想要寻求具体解决方案。对此,我们也在第2版中做出了回应,并新添了另外两个章节。“如何帮助他人提升决断力”主要讲如何帮助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做出决断。该章阐释了如何帮助他人,使其诚实、开放、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所欲和不欲。
另一个新添章节——“如何‘对付’难缠的人”,教你如何应对那些无法用之前任何常规决断力案例解释的人。例如,不遗余力否定你价值的人、不停索取帮助使你抓狂的人、频繁惹你愤怒的人。
无论何时,面临潜在的或遭遇实际的困境,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呢?如果你的答案是“我想让他们意识到……”“我想让他们理解……”“我想让他们改变……”,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关于决断力的启蒙第一课就是,不要企图改变他人,或者期待他人按照你的意愿说话和行事。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曾经,我想改变世界,但我最终发现一个人有把握改变的只有他自己。”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想要了解更多自信力课程内容,请通过www.makingsenseof.com联系我们。
第1版序言
多少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始于一个人做出坚守自我的决定!
纵观历史,无数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底线。他们不会因为对冲突的恐惧而保持缄默,他们随时准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955年12月1日,42岁的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决定坐在一辆亚拉巴马公交车的“白人专座”上,并且拒绝司机让她为一名白人男子让座的要求。她的行为引发了史上著名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这场运动的结果,是美国南部各州公交车上“黑白隔离”的终结。
1976年8月,33岁的贝蒂·威廉斯(Betty Williams)目睹了贝尔法斯特一座民居中三名儿童的死亡。而后,贝蒂连同死亡儿童的姨妈梅里德·麦奎尔(Mairead Maguire)便走上了和平运动之路。两位女性成立了和平人民组织(Peace People Organisation),旨在联合北爱尔兰地区的天主教教徒和新教徒共同抵制因为宗派分歧引发的暴力事件。威廉斯和麦奎尔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除了罗莎·帕克斯、贝蒂·威廉斯、梅里德·麦奎尔这样的女性和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甘地(Gandhi)这样的男性,所言和所为能够敢于坚守自我的人还有千千万万。
他们可能并不是对成功时刻抱有十足的把握,他们可能也会对结果产生忧虑,但这些都不会阻止他们行动,他们总是能够在坚守自我中做出改变。
你同样也能做到!你可能并不想改变世界,但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出改变!
更加自信、果断、勇敢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你将能够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畅言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如果你更加自信、果断、勇敢,你将实现可能的最大化,更可能追到喜欢的人,得到理想的工作,交到知心的朋友,过上中意的生活。你会变得更加自信,失望和忧虑烦扰你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你还能帮助他人,使其变得更加自信、果断、勇敢。
媒体评论
你会避免冲突和对抗吗?
你在挣扎着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吗?
如果你能够自信地对所有的问题回答“不”会怎么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尽可能地自信。
发现一种去改变生活的方法来帮助你去大方冷静地表达你的需求;设立界限并很好地处理期望、需求和批评;并且不带焦虑地去做任何决定。
向你的恐惧发起挑战,变得自信并且引导你的生活向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书摘
“喊大声点儿,再拿一根粗棍棒不就行了?”当我问一个朋友如何做出决断时,他如是同答。然而,要“做出决断”并不意味着就要叫得大声、时刻准备发起进攻,为所欲为,这叫作侵略;保持沉默,应和他人也不是应有的处事之道,这叫作被动;操纵他人,不准备为自己的需求承担责任同样不应当被提倡。这叫作被动性侵略。
“决断”另辟蹊径: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用自信并且直接的方法让他人了解你的所欲和不欲。被动的或者具有侵略性的人都习惯性传达出一个信息——唯我独尊。而决断力强的人考虑的是使每一方都受到公平的待遇。
“决断”是用自信并且直接的方法让他人了解你的所欲和不欲。
决断常常被视为介于被动和侵略之间的一种中间态度,但是想要真正做到坚守自我,发挥自身的决断力,我们还需要对这些不同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之间的界限做出细致的划分。
坚守自我:自信、直接地与他人交流。
侵略:傲慢、偏执地一意孤行。
被动:将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委任于他人。
被动性侵略:使用含混、强势的交流和行为方式。
下面,让我们分别、详尽地分析以上每一种行为和表达方式。
坚守自我
坚守自我是指一个人能够诚实、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具有让他人了解自己想法的能力;换言之,能够冷静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期待和底线。
你主动选择是否要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信念告诉他人,也可以坦然面对他人的批评,不落泪,不愤怒。你不会因为害怕引发冲突而缄默自己,愿意为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承担后果。
当你自信、果断、勇敢时,你不认为自己需要证明什么,也不会允许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你自行划分界线,并为能够保护自己免受侵略、攻击和敌意的侵扰而感到骄傲。
当你自信、果断、勇敢时,即使他人的观点与你的背道而驰,你也能以开放的态度视之。你不会企图主宰他人,也不允许自己屈服在他人的淫威之下。
你有自信做出决策,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不会因为事情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而将过失归咎于他人。你能泰然地接受或给予赞赏和批评。
你会感到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一样重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拥有权利,其他人也同样拥有。
侵略
侵略性的行为和语言也是表达感受、观点和需求的一种方式,但却建立在威胁、抛弃和控制他人的前提之下。
当你具有侵略性时,你感到自己必须去证明什么,因而容易走向极端。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往往会对外界报以愤怒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