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微波
第二节 微波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微波的一些应用
第四节 本课程基本内容
第二章 长线理论
第一节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第三节 均匀长线上行波的传播特性
第四节 均匀无耗长线
第五节 均匀无耗长线终端接不同负载时的工作状态
第六节 有耗长线
第七节 圆图
第八节 长线的阻抗匹配
第三章 波导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麦克斯韦方程与边界条件
第三节 导行波的一般形式
第四节 导行波按纵向分量分类
前言
微波的发展可追溯到1864年麦克斯韦(Maxwell,J.C.1831~1879年)提出的电磁场动力学以及1887年赫兹(Hertz,H.R.1857~1894年)用实验证实的电磁波学说。最初,微波研究的进展与雷达的研制密切相关。随着微波在通信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今天,微波技术已成为一门理论与技术上都相当成熟的学科。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线电波工作频率不断升高。当频率升高到微波波段时,低频时所用的电路定律(基尔霍夫第一、二定律)已不适用,所以必须寻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微波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微波传输理论 它是研究微波在各种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波导、介质波导、微带线和带状线等)上传播时的特性。最主要的是两个参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线的传播常数。
(2)微波器件 微波和低频电路一样,也需要进行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制等。于是,就有相应的微波器件——微波检波器、微波混频器、微波滤波器、定向耦合器和阻抗匹配器等。..
(3)微波的应用 微波最重要的应用是雷达和通信。雷达不仅用于国防,同时也用于导航、气象测量、地质探矿、工业检测、交通管制等。通信包括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因特网等。近年来,由于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已广泛地用到双绞线(双导线的特例)、同轴线和光纤;而CPU的工作频率也已高达3GHz。这些都和微波技术密切相关。同时,微波又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微波天文学、微波生物学、微波波谱学、微波超导电子学、微波成像学、微波光学和微波声学等。所以,微波有信息“公共汽车”之称。
微波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可分成“场”的方法和“路”的方法。“场”的方法就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人手,结合不同的边界条件,推导出波导的特解。这也称为电磁场理论的“边界值问题”。“路”的方法是根据微波的屯场和磁场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空间位置的函数这一特点,引入“分布参数”电路,再以电气工程师们所熟悉的电压、电流来解决问题。本教材采用“场”与“路”结合的方法,重点论述微波传输线理论、波导理论和微波网络理论。
“微波技术”是高等院校无线电电子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本书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微波技术”讲义和教材为蓝本,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
计算机已是现代工程人员的必备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术,编制了几套微波CAD程序,并鼓励学生在练习及实验环节中,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和论证。其他单位需用这些程序者,可直接与我们联系。
由于我们才学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也衷心地感谢前辈的培养和教导。...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