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主要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角度,对物流系统从战略分析与需求分析入手,应用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对物流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化的点、线、面分析,突出物流系统全局总体设计与各个物流子系统局部详细设计的思路。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系统布局规划与设计、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与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五方物流供应链系统集成和物流系统评价与方案选择。本书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在物流系统评价与方案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适合作为从事教研的教师、研究生和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教学建议
第1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1
┇本章要点1
开篇案例 联想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1
1.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相关概念2
1.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分类7
1.3 物流系统模式与战略规划8
1.4 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法11
1.5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12
┇本章小结15
┇案例分析15
┇复习思考题17
第2章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18
┇本章要点18
开篇案例 银川市物流节点的选址18
2.1 物流节点系统概论19
2.2 选址问题早期研究的主要理论25
2.3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28
┇本章小结62
前言
笔者从事物流教学、理论研究与物流实践三十多年,熟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主持过社会物流、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课题、项目,具有专业应用实践经历,可以充分保证本书的编写质量。
该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由于跨学科性,授课有相当难度。笔者长期讲授该门课程,深感教材“适合度”的重要性。为此,本书力求做到理论介绍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数学寻优技术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以使本书更能适应本科生的学习要求。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条理性。本书的编写思路通篇按照物流系统通道与节点、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两个脉络构建,经纬分明。大纲编排,体现了较强的学科性、专业性、层次性、社会性,体现了明显的行业特质、产业特质、区域特质。
(2)受众性。本书内容兼顾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工科与文科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教学用书需求,内容之丰富、方法之穷举,分类阐述,更有针对性。知识结构框架,做到提纲挈领,这样有助于把握各章的重点,厘清章节之间的联系,也便于教师抓住授课要点。
(3)逻辑性。本书按照物流通道、物流节点路径展开,按照物流体系、物流系统两个层面,将有关知识点归类、归队,认祖归宗。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不一样,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方法亦不相同。
(4)理论性。对于大学本科教材,理论性要有,但是,表现形式宜侧重直观明了。例如,线路优化模型,包括Dijkstra算法、逐次逼近法、Floyd算法、公式计算法、表上作业法、图形分析法等,本书侧重阐述表上作业法,简单、实用,效果更加明显。
(5)专业性。本书力求完整地介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物流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从物流的网络系统和功能系统出发,着重介绍与物流系统规划及优化有关的模型和方法,为从事物流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优化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工具。
(6)系统性。本书重新梳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逻辑关系,从物流行业运作流程的角度安排章节内容。围绕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实际活动,系统地介绍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原理、物流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最新发展应用。
(7)实用性。本书克服了以往的理论内容分析过深、实践内容泛泛介绍的缺点,减少了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能适应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的要求,使学生易于学习掌握。
(8)前瞻性。本书章节内容和案例更能体现现代物流运作的技术和管理实际,更能反映当今物流行业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
本书设置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将物流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用开篇案例的形式激发学生探求理论依据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将其应用到每个章节后的案例分析之中;同时,通过对当今物流领域研究成果的阐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了解物流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不断创新。
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主要介绍规划与设计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第2~6章分别从整个物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不同网络、不同对象、不同范围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分析,包括物流节点系统、物流网络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系统、物流园区功能、物流运输系统;第7章介绍了第五方物流供应链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第8章给出了物流系统评价与方案选择的依据和方法,为物流系统设计者评价和选择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相关教学研究的教师、研究生和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论著、教科书等素材,在此对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此外,机械工业出版社和高伟编辑给予了高度负责任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学识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邮箱:wangshufeng2015@163.com)。
王术峰
2017年9月于广东白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