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
- 定价:¥79.00
- 校园优惠价:¥51.35 (65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深度实践OpenStack:基于Python的OpenStack组件开发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国内领先的企业级OpenStack云服务提供商海云捷迅多年经验总结,OpenStack基金会个人独立董事王庆推荐
从源码层面深入分析OpenStack核心组件重要功能的实现原理,详细讲解利用Python对OpenStack组件进行二次开发需要的全套技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第一部分预备篇(第 1、2 章)
以若干名企业内部 OpenStack 开发人员成长历程为例, 讲解要成为 OpenStack 开发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接着讲解了基本开发环境的搭建。
第二部分 python 篇(第 3、4 章)
不同于市面上的 python 教材,以企业内部教程为主线,从企业应用角度讲 解了 python 基础知识和 OpenStack 中 python 相关的模块知识。
第三部分 开发基础(第 5、6、7 章)
讲述了消息队列、DevStack 开发环境及开发的初步相关知识,其中包含了 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是 OpenStack 开发所必须要掌握的入门知识。
第四部分 horizon 开发篇(第 8、9 章)
本部分首先用 N 多实例讲解了 horizon 的开发框架 Django,然后讲了 horizon 界面结构、分析了 horizon 的源代码,最后用实例完成 horizon 的开 发测试过程。
第五部分 nova 开发篇(第 10 章)
本部分首先详述了 nova 启动实例的流程,接着分析了 nova 的源码,最后 用示例讲述了微模块的开发过程。
第六部分 neutron 开发篇(第 11 章)
本部分首先讲述了 OpenStack 的部署拓扑和实例的数据流向分析,接着对 neutron 的启动流程进行了跟踪分析,最后扩展了 neutron 的 extensions 模块, 并测试其功能。
第七部分 扩展篇(附录 1、2)
本部分主要讲述了企业对 OpenStack 相关人员的招聘要求及社区贡献分析, 希望读者指明一个学习方向。
本书的几位作者是海云捷迅的资深专家和工程师,在OpenStack技术和产品领域都有多年工作经验。既有在OpenStack架构上有深入研究的架构师,设计过多个大规模OpenStack生产系统架构;又有在具体模块中做过多年编码工作的开发者,在OpenStack社区有较大影响力;还有做过实际项目运维的工程师,处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故障处理经验。作者们在写作时都从实际的工作案例出发,拒绝纸上谈兵,把走过的路、踩过的坑都悉心付诸本书。
本书的初稿来源于海云捷迅内部的培训教材,在内部被反复使用和打磨,内容不断完善;很快,这部教材又被外部的其他企业和机构用作培训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内容又进一步升级,获得广泛好评。交付出版以后,在出版社的指导下,又进行了大量修改、更新和补充。我们不断对书稿的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的就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
目录
前 言
第1章 OpenStack企业工程师的成长
及工作介绍 1
1.1 Horizon界面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1
1.2 Neutron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2
1.3 Nova资深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3
1.4 本章小结 5
第2章 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1 Windows开发环境的搭建 6
2.1.1 Git的安装 6
2.1.2 JDK的安装与配置 12
2.1.3 Python的安装与配置 15
2.1.4 PyCharm的安装与配置 19
2.2 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24
2.2.1 Vim编辑器 24
2.2.2 PyCharm编辑器 25
2.3 Eclipse开发环境的搭建 26
2.3.1 安装Eclipse的PyDev插件 26
2.3.2 安装Eclipse的EGit插件 26
前言
从2010年7月至今,OpenStack已经发布了15个版本,并成为云计算基础架构(IaaS)的事实标准。目前OpenStack也被国内企业接受,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等都在直接或间接使用OpenStack。
随着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业务部署并运行在OpenStack云中,原生的OpenStack的界面及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有规模的企业寻求定制自己的OpenStack,其中包括界面的定制、计算和网络等功能的增强等。而与OpenStack相关的创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都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产品,这些公司如今不再为温饱而四处奔波,也已经从“卖人”转向出售自有产品。随着OpenStack创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熟悉OpenStack开发的人员更是难寻,除了在“云圈子”寻找人才外,很大一部分是从Java、C++等专业人才中进行招聘,这些新人进入公司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逐渐进入OpenStack开发的角色。
缺少OpenStack开发人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开发人员首先要熟悉Linux操作系统,然后要熟悉OpenStack的相关概念,同时需要具有OpenStack相关安装部署经验。
2)开发人员要有良好的英文基础,能够看懂官方的英文文档。
3)OpenStack的开发语言为Python,很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需要开发人员自己学习。
4)开源软件需要用到很多开源工具,包括Git、Curl、Jenkins等,这些工具都需要开发人员掌握。
这些条件和要求整合到一起,难度就陡然增加了,一名普通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要从事OpenStack开发相关工作,至少要在OpenStack的开发企业中培训学习3个月左右;而一个云计算的开发企业,每次招收的毕业生、培养的新人是有限的,加在一起不超过千人,这些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由此看来,OpenStack开发人员还是非常紧缺的,其待遇也是很不错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本书是根据北京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培训教程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内容包括Python语言基础及开发优化的原则和OpenStack组件及开发方面的知识,是一本系统、全面、讲解深入的开发类书籍,值得所有Python和OpenStack从业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特色如下:
1)有针对性地讲解了与OpenStack相关的Python专业知识。
2)全方位涵盖了OpenStack的技术知识,包括DevStack、开发基础、API调用、源码及结构分析、功能扩展等。
3)堪称零基础入门。本书包含详尽的操作步骤,还有详细图示操作指引及错误分析,带领读者步入OpenStack开发的殿堂。
4)第一次公开OpenStack开发企业内部资料——工程师的成长资料及资深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记录,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的知识体系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首先以若干名企业内部OpenStack开发人员的成长历程为例,讲解OpenStack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然后讲解了基本开发环境的搭建。
第二部分(第3、4章):不同于市面上的Python教材,本书以企业内部教程为主线,从企业应用角度讲解Python基础知识、优化原则和OpenStack中Python相关的模块知识。
第三部分(第5~7章):讲述了消息队列、DevStack开发环境及开发的相关知识,其中包含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是OpenStack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入门知识。
序言
后来,由于英特尔公司对海云捷迅公司的投资关系,我们英特尔研发团队与海云创业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中发展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主要在上游社区负责英特尔平台相关的功能开发,而海云除了开发OpenStack功能之外,更多是要在客户那边负责OpenStack部署和实施。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也从海云那边得到了第一手客户需求信息和部署实施经验。
2015年年中,李华毫不吝啬地送给我一本内部交流资料用于学习。该内部交流资料是培训企业运维人员,如何一步一步在企业内部用OpenStack部署工具,从零开始搭建云计算系统的,内容基本覆盖了所有OpenStack关键项目的基础用法,非常接地气。对于我这样一名以OpenStack代码开发出身的开发人员来说,受益良多。而且我们研发团队围绕着固定几个关键项目进行开发,很难接触到OpenStack全局,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为支撑一个企业内部私有云所需的所有OpenStack组件的工作原理,这本内部交流资料使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次欣闻海云即将出版这本书,并将用于企业培训,我特别期待它能早日面世。从李华那里拿到电子版后,我快速浏览了一遍,它除了会讲述OpenStack那些子项目的用法之外,还有众多的背景介绍,比如KVM、Open vSwitch和Ceph等,甚至还有海云部署案例分析。这本书的内容比我当年拿到的内部交流资料的内容还要丰富和完整,在感谢海云对OpenStack社区慷慨分享的同时,我相信读者一定能从书中学到更全面、更深入的OpenStack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产部署和实践开发中。
王庆 博士
OpenStack基金会个人独立董事
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网络和存储部门开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