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创业的时代背景、基本知识和概念,接着讨论了大学生创业类型选择、创业者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资源的整合、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最后总结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特色如下:
1.突出基础,通俗易懂。根据教育部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本书在深入理解该基本要求精神的前提下,做到融会贯通,对于创业理论知识的阐述力求系统、简洁、实用。
2.内容合理,注重实践。本书将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融入一系列体验式活动,科学设计内容,案例鲜活而丰富,注重创业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3.体例丰富,启发性强。每章设有创业名言、本章框架、开篇案例、创业聚焦、他山之石、小贴士、要点回顾、复习思考题等栏目,便于学生学习,每章结尾还设计了牛刀小试栏目,供学生游戏、实验、实训,学以致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全体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课教材,还可作为创业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创业新时代 1
开篇案例 北大才子的“壹号土猪” 2
第一节 创业热潮的兴起 3
创业聚焦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
创业聚焦 第一波创业弄潮儿
第二节 创业、创新和创业精神 12
创业聚焦 只开了20天的火锅店
创业聚焦 “创咖E姐”在路上
第三节 创业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18
创业聚焦 迈进新时代的科大讯飞
第四节 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未来 22
要点回顾 25
关键名词 25
复习思考题 25
牛刀小试 25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类型选择 27
开篇案例 连环创客王兴 28
第一节 岗位创业 29
创业聚焦 六种岗位创业模式
前言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呼吁: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激发了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业阵营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在践行“双创”理念的同时,也在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和数量都在增加,他们创业的目的或是安身立命,或是实现自我;他们创业的方式或是开办新企业,或是在已有企业中开展创新实践。创业的途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不过,整个社会也为大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追求梦想的平台。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这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战略部署和大学生“双创”教育任务的实质与内涵。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有助于高校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变,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与动脑,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服务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顺应社会需求,发挥应有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高校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大学生将通过学习创业课程,了解中国市场现状,打破职业偏见,为自己找到更多就业出路。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开启创业人才培养的局部试验。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诸多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社会正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创业焕发生机的新局面。“众创空间”“创客”“互联网+”等新名词逐渐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创业教育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2009年,安徽财经大学在全校范围开设了创业学课程,这属于国内首创。安徽财经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政策,成立了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2014年,批准设立“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学科特区,创建创业学院。2017年9月,成立了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学部”。安徽财经大学还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制度设计。
作为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大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课程和教材的支撑。我们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为方便学生学习,特别组织了创业教学一线具有高级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的老师,编写了本书。
全书共九章,分别是:第一章走进创业新时代,第二章大学生创业类型选择,第三章创业者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第四章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第五章创业团队的组建,第六章创业资源的整合,第七章商业模式设计,第八章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第九章大学生创业活动。本书逻辑框架如下:
具体特色如下:
(1)突出基础,通俗易懂。本书的阅读对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本专科生,我们根据教育部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深入理解该教学要求精神的前提下,做到融会贯通。本书对创业理论知识按照简洁、精练、系统的原则进行编写,力求通俗易懂。
(2)内容合理,注重实践。本书将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融入一系列体验活动,科学设计内容,融入大量的鲜活案例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操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同时,每章设计了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了解各章架构。
(3)体例丰富,启发性强。每章编排与该章内容相关的开篇案例;学习目标介绍各章重难点内容;通过创业聚焦、他山之石介绍国内外相关的创业实践;穿插一系列小贴士,介绍与创业相关的知识点;章后编排要点回顾、关键名词、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习;每章结尾还设计了牛刀小试栏目,供学生游戏、实验、实训,力求做到融会贯通,知行统一。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以及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各专业的学员,也可以作为创业基础知识与入门学习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结晶。本书的主编是安徽财经大学丁忠明,负责整体框架设计;副主编是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学部焦晓波教授、郝喜玲副教授;参编人员是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杜晶晶副教授、刘冬华副教授、许云华副教授、华斌博士、魏纪泳博士、任玲玉博士和黄紫微博士。本书各章具体编写人员分工如下:焦晓波,第一章;许云华,第二章;郝喜玲,第三章;任玲玉,第四章;华斌,第五章;魏纪泳,第六章;黄紫微,第七章;杜晶晶,第八章;刘冬华,第九章。
本书的编写力求充分反映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最新进展,选取了大量一手案例与资料。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创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一些创业教育专家学者的理论和观点。本书的编写不仅得到了安徽财经大学校领导和校团委的支持,还得到了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登峰教授、副院长张莹教授的大力支持。安徽财经大学经庭如教授、陈阿兴教授、徐旭初教授、王晶晶教授、宋思根教授,以及校团委夏光兰、招生就业处顾思伟、学生处胡晓辉等专家,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吴亚军老师、张有利老师、桂庆庆老师,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安徽广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王勇经理和安徽财经大学焦晓波教授共同为本书制作了思维导图;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难以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共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编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