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典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入手,运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动作经济原理,并在经典的以现场作业为主的程序分析的基础上,新增添了管理事务流程分析的内容。同时,本收还讨论了工作研究方法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并对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展望。全书分为十四章。第一、二章中,从典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分析了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率及其管理的问题与工业工程的概念。第三章为工作研究概述,讨论了工作研究的有关概念。第四章到第六章为方法研究,包含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等经典内容。第七章到第十一章为作业测定,着重介绍了秒表测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测定、标准资料、学习曲线等内容。最后三章由现场管理方法、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业工程的发展等内容组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或培训使用。
作译者
易树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工程分会理事、副总干事,重庆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杂志编委。主讲课程为:现代生产管理学、企业资源计划、理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工业工程导论。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教学成果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企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企业诊断与咨询。
郭伏:1964年生,辽宁开原人。1985年于东北大学管理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工业工程研究所所长。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因工程、基础工业方程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5月与东北大学杨学涵教授编著出版《人因工程学》。近年来发表多篇工业工程方面论文,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及企业项目11项,并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多次。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思考题
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
第一节 工业工程
第二节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三节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和人才素质
第三章 工作研究
第一节 工作研究概述
第二节 方法研究概述
第三节 作业测定概述
思考题
第四章 程序分析
第一节 程序分析概述
第二节 工艺程序分析
第三节 流程程序分析
第四节 布置和经路分析
第五节 管理事务分析
思考题
第五章 作业分析
第一节 作业分析概述
第二节 人—机作业分析
第三节 联合作业分析
第四节 双手作业分析
思考题
第六章 动作分析
第一节 动作分析概述
第二节 动素分析
第三节 影像分析
第四节 动作经济原则
第五节 作业改善——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
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第四节 常用的几中评定方法..
第五节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思考题
第八章 工作抽样
第一节 工作抽样的原理
第二节 工作抽样的方法与步骤
第三节 工作抽样应用实例
思考题
第九章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第一节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概述
第二节 方法时间衡量(mtm)
第三节 工作因素法(wf简易法)
第四节 模特排时法
思考题
第十间 标准资料法
第一节 标准资料法的概述、特点和用途
第二节 标准资料的种类、形式和分级
第三节 标准资料的应用范围、条件和方法
第四节 标准资料的编制
第五节 几种典型作业的标准资料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学习曲线
第一节 学习曲线概述
第二节 学习曲线的原理
第三节 学习曲线的应用
第四节 知识学习曲线简述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现场管理方法
第一节 现场管理概述
第二节 目视管理
第三节 “5s”管理
第四节 定置管理
思考题
第十三章 工作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工作分析
第二节 工作设计与评价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工业工程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
“基础工业工程”是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子课程之一,也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培养阶段的第一门必修课。按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如下素质和能力:①了解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内容、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以及工业工程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②掌握工作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③明确工业工程的研究及应用领域,能结合生产系统及其管理问题的实际,初步形成现代工业工程的理念及其系统思想;④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相关实验技能,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研究的动手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的基本要求,本书组织了十四章内容:在第一、二章中,从典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分析了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率及其管理与工业工程的概念;第三章为工作研究概述;从第四章至第六章为方法研究,包含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等经典内容;从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为作业测定,着重介绍了秒表测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测定、标准资料、学习曲线等内容;从第十二章至十四章组织了现场管理方法、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业工程的发展等内容。
本书的特色为:①针对舰本科生对企业生产了解甚少的实际情况,从典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分析了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据此引出生产率及其管理的问题与工业工程的概念,改变了从起源入手介绍工业工程的传统“基础工业工程”的编写模式;②除经典的以现场作业为主的程序分析技术外,新添了管理事务流程分析;③运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动作经济原理;④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需求,加强了现场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内容,并与工作分析方法一起认为是经典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⑤提出了工作研究的信息化问题,以及工作研究方法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
本书由重庆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易树平教授、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王任郭伏教授任主编,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姜俊华教授任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张正祥教授任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六、十四章由易树平编写;第七、九、十章由郭伏编写;第四章由重庆大学陈友玲编写;第五、八、十一章由合肥工业大学曹国安编写;第二章由温州大学周宏明编写;第十三章由重庆大学熊世权、易树平编写;第三章由陈友玲、郭伏、周宏明编写:第十二章由姜俊华编写,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曾卓知、杨卫平、王有远,王细洋、陈庭生、王云等参与了编写工作。全书由易树平和郭伏统稿。
按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新的基础工业工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挑战。尽管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能力所限,纰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在今后的再版中加以改进。...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