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1 实验设计的类型
1.1.1 什么是实验设计
1.1.2 实验设计的类型
1.2 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1.2.1 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1.2.2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1.2.3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1.2.4 实验设计四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比较实验与方差分析
2.1 两个处理的水平比较
2.1.1 检验的有关问题
2.1.2 用Excel软件做统计分析
2.1.3 正确选择检验条件
2.1.4 样本量问题
2.2 方差分析
2.2.1 单因素方差分析
2.2.2 双因素方差分析
思考与练习
前言
二战后,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就是实验设计,“实验计画”在日本是工程师的共同语言。目前我国掌握实验设计技术的工程师人数不多,这是因为实验设计课程在我国大学内的开设还远未普及。每个未来的和现在的工程师都掌握实验设讨技术是国际发展趋势。关于大学理工专业开设实验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用参考文献[3]的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说明:“近几年,在美国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又重新流行起来,因为很多工业界发现,他们的海外竞争者已经应用设计的实验很多年,并且这是他们竞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有的工程师接受实验设计的正规训练作为他们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实验设计在工程专业上的成功积累是美国工业基础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
实验设计课程是统计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对实验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第二是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两者相比较前者更重要。首先科学有效的设计是进行正确统计分析的前提,面对一大堆无效的实验数据,最高明的统计学家也会束手无策。反之,用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以获得最有效的信息,90%以上实验设计问题的统计分析都可以使用常规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退一步说,即使实验人员没有掌握全部的统计分析方法,但是只要实验设计是科学的,实验数据是有效的,还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分析实验数据。
随着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普及,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已经不是难题,关键是选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对输出结果做正确的解释。本书的数据分析工作使用了Excel和SAS两种统计软件完成。Excel是通用的办公软件,包含有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做t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基本的统计分析,是菜单式的界面,使用很方便,最大的优点是每合计算机上都有,大多数实验设计问题的数据分析都可以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解决。少数实验设计问题的数据分析则需要用更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本书对这些问题使用SAS软件处理,读者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和拥有的软件,例如SPSS,Minitab,Statistica,S-plus等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本书是作为理工农医务专业学生学习实验设计课程的教材编写的,授课时间约54课时(每课时45分钟),适合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也可以作为统计专业和企业质量管理专业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用书。学习本书要求读者具备初等统计知识,本科生学习这门课程应该安排在学习过概率统计课程或统计学课程之后,对于读者已经熟悉的初等统计内容在书中不做重复讲述。全书篇幅不长,但是包括了各种实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以及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输出结果的方法。学过此书的实验工作者必会在今后的实验工作中长期受益。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研究中心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帮助,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本科生李高帅、沈辰为本书的编写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本书的编写过程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在此对以上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刘文卿
2004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序言
为满足应用统计科学和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合作,倡议出版这一套“应用统计学系列教材”,作为对现有统计学教材的全面补充和修订。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此套丛书属于开放式的,一旦有好的选题,即可列入出版计划。
2.在教材选择上,拓宽了范围。有些教材主要面向经济类统计学专业,包括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方面的教材。部分教材面向人文社科专业,而另外一些教材则面向自然科学领域,包括生物统计、医学统计、公共卫生统计等。..
3.本套教材的编写者都是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他们能够积极地、广泛地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优秀成果。能够在教学中反复对教材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
4.强调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在教材编写中,注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特别是可编程软件的应用。对于那些仅限于应用方法的教材,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尽量介绍简单易学的“傻瓜”软件。
5.本套教材包括部分优秀国外教材译著,对于目前急需,而国内尚属空白的教材,选择部分国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教材,进行翻译出版。
我们希望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我国应用统计科学的教育和我国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感谢参与教材编写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进行审阅的同行专家。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创造我国应用统计学科新的辉煌。...
易丹辉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