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阅读
柳传志审读并指导修改
孙陶然以自身经历为证倾情作序
蒋锡培、周鸿祎联袂推荐
本书解决的问题:
企业如何形成复盘文化
个人如何养成复盘习惯
如何做好复盘
分析原因从何处入手
什么事可以运用复盘
如何确保复盘结论能指导实践
为什么要会复盘:
深化认识,看清问题背后的问题
校准方向,从“蒙着打”到“瞄着打”
掌握规律,固化流程和做法
改正错误,把事情做成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降低成本
发现新的知识和思路
认清自我,有所成就
随时随地随时提升能力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柳传志将复盘引入到做事之中,成为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在联想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有复盘的身影。《复盘》畅销10万册后,实践版的上市融入了作者近5年复盘研究实践的新思考,不玩概念,只重操作,看了就会用,用了就提高!书中内容聚焦于个人复盘。因为,不管是团队复盘,还是在企业中使用复盘,根基都在个人复盘上。如果个人不精通复盘,团队和企业中,也无法发挥出复盘的威力。实践版还引入了更多具体复盘的案例,按照复盘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复盘操作,更加直接和专注在复盘的运用上,每一件发生过的事,都可以复盘,从中得出经验教训,总结规律。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是刻意练习的内核,是认清问题的必须,是提升自己有效的方法。掌握了复盘,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随时随地随事提升自己的方法。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改正错误,从蒙着打到瞄准打,掌握规律,随时随地随事都可以成长。
作译者
目录
自序
引言
善复盘者赢
李嘉诚、柳传志、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雷军、俞敏洪、史
玉柱、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等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
就的人,都必然是复盘的高手。
复盘可以避免我们犯同样的错误,找到和掌握规律,校验方向,
不断自我成长,带来持久成功。
复盘有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004
复盘有助于找到规律 008
始终坚持在正确的方向 017
第一章
什么是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
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找
到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能力。
对于复盘来说,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复盘的由来 025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027
前言
在我看来,没有人生来就掌握了他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全部技能,纵然天资聪慧也只是有慧根而已,要掌握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技能并成为成功人士,只能依靠学习。
人学习有三种途径,一种是从书本上学前人的知识,一种是从身边的人身上学其先进之处,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其中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向自己学习,尤其是对于成大事者,你的所作所为越是开天辟地的创新越无人可以学习,只能向自己学习。
向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复盘。我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给复盘总结了四个步骤,即目标-结果、情景再现、得失分析和规律总结。首先,对照起初的目标看结果有没有达到,差距在哪里;其次,不管有没有达到,对要复盘的项目进行回顾和阶段划分;再次,针对每个阶段总结得失,对事也对人,找出问题,找出原因;最后,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以期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不再犯同类错误。
由此可见,复盘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善用复盘,我们就会不断成长,不断自我进化,越来越强大。
复盘有小复盘有大复盘,小到每天睡觉前对自己当天经历的事情做个快速复盘,总结一下得失;大到一个公司的战略执行的复盘。不管大小,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每一次经历都变成精神财富,我们的精神就会越来越厚实,我们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近年有幸经常和柳总接触,多次亲身感受柳总的复盘工作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借本书出版之际,我也祝愿读者都能够学会复盘,养成复盘的习惯,做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人,成为自己生活的赢家。
孙陶然
媒体评论
联想有一种称为复盘的学习方式:做一件事情,失败或成功,重新演练一遍。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原来目标是什么,当时怎么做,边界条件是什么,回过头做完了看,做的正确不正确,边界条件是否有变化,要重新演练一遍。我觉得这是提高自己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蒋锡培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复盘是一种很有用的做事方法。它不但能在工作中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起作用。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回过头去理一遍,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想法。我希望我们远东的同事们都掌握这种方法,也希望朋友们都掌握这种方法。
孙陶然 《创业36条军规》作者、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是复盘理念的身体力行者和大受益者,如果说今天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
周鸿祎 360公司董事长兼CEO:
无论是温故而知新,还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都蕴含着复盘的道理,通俗地讲是向过去学习。让过去告诉未来做事的方法。这本书介绍了复盘在联想等知名企业的应用,值得一读。
书摘
复盘有助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后的一天,老板给了我一本手册,是国外下一年度的图书产品目录。他希望我能够对这些产品信息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新书值得引进。
老板第一次交给自己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自然希望能够做好,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给老板一个良好的印象。
但作为职场新人,我当时对于什么产品好什么产品差并没有评判标准,而且因为是国外下一年度才出的产品,所以也没有销售量来提供判断支持。
心里没有标准,选择就有点抓瞎。
我只能一方面依靠自己的直觉,先圈定几《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作为候选。
另一方面,准备去观察市场,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同时,我还咨询了不同行业的朋友,看看能不能从他们的角度获取点意外的灵感。
也许是太重视的缘故,总想找到的信息多一点,给出的意见更准确一点。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我认为最好的汇报时间里,我没能及时跟老板汇报。
这让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时间越长,越希望准备得充分:希望准备得更充分,耽搁的时间就越长。
到后来,我有点害怕去跟老板汇报了,怕听到老板的评价:弄了这么长时间,怎么就给我这么个结果?
这个事成为压在心头的石头,弄得我平时都不敢直面老板。好像老板看我的时候,就是在无声地询问:什么时候给我你的意见。
等到我被内心压力逼得必须去跟老板汇报的时候,离老板交给我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3个月。无论如何都不能拖了。
一天中午,趁吃完饭闲聊,老板也心情好,我找到他。
“傅总,有空吗?我想跟您汇报一下工作。”
“什么事?”
“您让我选的产品,我选出来了。”
“这本目录在你那里啊。我找了很久,还说到哪里去了呢。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觉得这本讲美国军队管理的可以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