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1章你那样说是什么意思
——传达明确的主旨 \ 3
第2章从前……
——讲述有吸引力的故事 \ 15
第3章一切各有其位
——组织条理清晰的内容 \ 20
第2篇 口头沟通技巧 \ 35
第4章站稳脚跟,引人注目
——充分利用你的肢体语言 \ 37
第5章你“急着发话”吗
——耐心听明白 \ 58
第6章一看、二记、三说
——利用笔记和可视化工具来辅助演讲 \ 78
第7章如果你答不上来怎么办
——回答提问 \ 101
第3篇 书面沟通技巧 \ 113
第8章审查每个字
——确保措辞清晰 \ 116
第9章功能决定格式
前言
25年前,在伊利诺伊州昆西市的一家百货商店,我妻子玛丽忙着购物,而我抱着我们五个月大的儿子约翰闲逛。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约翰自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咿呀学语。但是,当我抱着他在店中走动时,他的咿呀声突然变了。他开始一阵一阵地大声喊叫,每次大叫后,他都会暂停一下,四处张望着搜寻叫声的来源。遍寻不获,便又大叫一阵,再安静下来搜寻。然后,他好像恍然大悟了什么,就笑了起来。他意识到,这叫声源于他自己。他的世界突然改变了。他发现了自己的声音。这之后,我就再也无法让他停下来了。在接下来我们等待玛丽的时间里,约翰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大叫,暂停,咯咯地笑,再大叫——叫声越来越响亮。
我们许多人终生都在努力定义自我,设法确定我们与周围一切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寻找我们“向世界发送的个人信息”。本书并不能帮助你了解自己是谁,但可以帮助你将自己的信息简单而清楚地传达给你周围的人,这些信息包括你的才能、志向、目标,以及你对所在社群的贡献等。
如果我们想改进与他人建立默契的能力,想更清楚地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少关注自我,多关注他人。
我们不是活在真空中。人类历史不是关于个人的故事,而是关于个人如何与他人互动的故事。我们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对他人的影响。简而言之,你发送的简单而清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由你周围的世界所决定。你向世界发送的信息必然会让你与世界相连。
我们基本上都是关注自我的。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这并不是坏事,事实上,这有助于我们生存。但这也是我们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们本能的沟通方式是,从我们自己而非对方的角度与他人说话。反过来,我们在听他人说话时也会从自己的个人角度过滤一遍,并通过个人经验的棱镜来做出假设和听取意见。由于我们每个人都走着一条独特的生活道路,因此,基于个人经验的沟通,会直接造成我们与他人有分歧。这种分歧就是导致沟通不畅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改进与他人建立默契的能力,想更清楚地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少关注自我,多关注他人。
这是我们可以应用于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有效性的唯一最重要的区别因素。当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要考虑“我想表达什么”,而应该问自己“他为什么会读我的电子邮件或参加这次会议?她希望从我的这次演示中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关注对方想要从交流中得到什么,就能更好地与之沟通,因为我们会选择更为相关的信息,深入必要的详细程度,并使我们分享的信息更容易为听众所理解。
“关注你的听众”——说起来很容易,但要把这个概念付诸实践是很难的。
在Exec|Comm,我们已经花了35年多的时间来帮助人们厘清、简化和向周围的人传达他们的想法。在本书中,我们将为你提供简单明了的战术步骤,你可以直接拿来用。你将通过“少关注自我,多关注他人”来实现更有效的沟通。通过将这些简单的步骤付诸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开始直觉地跳出个人框架之外与他人沟通,并将这些概念应用于本书所述范围之外的各种场景。对于你自己及对方而言,这是更大的胜利。
我将本书分为五篇:
第1篇你的内容:你要传达的主旨
第2篇口头沟通技巧:传达主旨的方式
第3篇书面沟通技巧:当你不在现场时,如何表现自己
第4篇互动能力:如何吸引听众与你互动
第5篇领导力:你的语气及你与他人的关系
在每篇中,你将学会,如何确保自己说话的内容及方式能够帮助你与听众建立默契。
总的来说,当你与人们沟通的时候,你可能会谈论以下三个方面之一:
? 你自己;
媒体评论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并掌握本书提供的清晰简明的表达方法。这个方法将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使我们不再词不达意、废话连篇,并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我强烈推荐杰伊•沙利文开发的高超说话技巧!”
——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院长兼“保罗•富勒”法学教授马修•狄勒(Matthew Diller)
“不管是与人闲聊,作报告或演讲,还是开展领导工作,沟通都是关键。本书提供了诸多实用的建议(或提示),以确保你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功。本书的作者以身作则,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为你及你的成功建言献策。”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首席人力资源官拉塞尔•莫里斯(Russell Morris)
书摘
在职场中,我们之所以与他人进行沟通,要么是为了传达某个具体的想法,要么是为了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二者都要求我们关注沟通对象的需要。
最近,我在纽约市参加了一个关于当前经济环境的会议。会议发言人是一家全球银行机构的高层领导。他显然花了大量时间来准备他的幻灯片演示稿,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图表。他的声音很洪亮,气场也很强大。他显然很聪明,对自己要说的内容了如指掌。在场的150名听众中,也有经验丰富的银行从业人员。我有时候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点,但难以理解他讲的任何主题。结果证明,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最后,发言人请听众提问。一位40岁左右的听众举手问道:“你说的都很有趣,但是,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发言人看上去一脸困惑不解。
“你想要我重新讲一遍吗?”他问。
“不,”那位听众说,“我只是想知道,你说这么多,到底想让我们了解什么。你对经济发展充满希望吗?你担忧吗?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或方法?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噢,”发言人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仍然投射在屏幕上的复杂幻灯片,继续说道:“我认为,我想让你们考虑以下问题。”然后,他用两句话总结了他想让听众了解什么。这两句话给他之前分享的所有数据提供了背景。如果没有这两句说明,与会者在会议结束后可能会对发言人所说的内容各持己见,或者,更糟糕的是,他们压根就搞不明白自己听到了什么。
在Exec|Comm的35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帮助数万人提升了他们的演讲技巧,并且通常都是采取一对一的教练方式。在指导某个学员时,不管该学员是需要会见重要客户,还是要在公司季度大会上发表演讲,我通常都会让他先过一遍他打算对听众说的话。该学员通常会带来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一整套笔记或幻灯片。当他过了一遍自己要说的内容之后,我首先会问他:“你的听众能取得的重要收获是什么?当你说完话后,你希望哪句话在每个人的头脑里产生共鸣?”我常常惊讶于听到这样的回答:“嗯,你的问题提得好。让我想一会儿。”这就意味着,他还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向听众表述过自己的主要观点。想想看吧。如果发言人自己都没有表述清楚自己的主要观点,他的听众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本应该听懂什么内容了。我们所有人在接收信息的时候都会先自己过滤一遍,因此,每个听众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发言人所说的话,并且对发言人的意图有不同的感觉。所以,发言人无法控制听众所听到的意思。
大多数时候,只有当我们说话的对象将我们的意思转达给别人,我们才能实现想要的效果。如果你是一名律师,当你对法律总顾问助理说了自己的意思之后,该助理就必须将你的意思转达给法律总顾问。法律总顾问必须将你的意思转达给公司总裁。公司总裁必须将你的意思转达给董事会主席。董事会主席则必须将之传达给整个董事会。如果你自己明确地表达了你的意思,那么你的意思就更有可能得到一致的传达。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告诉他们什么,你的意思就不可能顺利传达下去。
现在,从听众的角度来思考一下。
我们都会做出仓促的决定。“我们”这个词可以指每个人,包括作为职场人士的我们自己、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团队,以及我们的同事。我们不得不匆匆忙忙地决定很多事情。使用传真还是电子邮件来发送文件?将任务委派给下级还是我自己来做?是放芥末还是蛋黄酱?
遗憾的是,我们也会对重要的事情下仓促的决定。“哪个客户的工作是首要的?”“杰克是可以协助我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搭档吗?”“我应该推荐‘买’还是‘卖’?”我们之所以做出仓促的决定,是因为我们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下决定。鉴于每个人都会做出仓促的决定,所以,如果我们的话语清楚、有力,很容易被理解,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更有可能影响他人。因此,明确的主旨对你的成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