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梁思礼(口述)吴荔明 梁忆冰(整理)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5983
- 上架时间:2006-10-11
- 出版日期:2006 年9月
- 开本:16
- 页码:16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航空航天 > 综合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机械类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梁思礼是戊戌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著名大学问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1年赴美留学,1949年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目录
引 子
成长篇
老白鼻(baby)出世——梁启超的心肝宝贝
梁启超老年得子
一封信的故事?
聪明小子茁壮成长——青少年时代
我爱南开
国难当头,我心受辱
爱国之心薪火相传——父亲走后的日子
爹爹睡着了
娘是我们家极重要的人物
向国家捐献梁启超手稿及藏书
“割慈忍泪出国门”——留美八年顽强自立攻科学
离开母亲去美留学
半工半读,又苦又乐的穷大学生生活
我想工业救国
进步学生组织C5CA
回家
奉献篇
序言
科学家的一生往往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生。梁思礼院士也基本如此,但是他除了拼搏、奉献之外,还具有更为风趣甚至神奇的一面,《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就展现了他七彩的人生。
梁思礼1924年8月出生于北京。他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创始人之一——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从小就受中华文化与爱国思想的熏陶。经过在被日军占领下天津的四年生活,于1941年去美国开始了半工半读、又苦又乐的大学生活,1945年从普渡大学毕业,1949年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回国途中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在克里夫兰总统轮上,打起了自己心中想象的、自己制作的五星红旗。回国后参加了国际广播电台的建设,建成后接着参加了“越南之声”电台的建设,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的接见。1956年10月,中国航天开始创建,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梁思礼是第一批调入五院并被任命为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从此开始了他五十年奉献航天的生涯。他当过导弹教导大队的教官,参加过多个重大型号的仿制与研制,头顶原子弹忘我工作,实现了“两弹结合”试验。有一次在向周总理汇报后,周总理对他说:“你很像你父亲梁启超”。总理对人的关怀、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使他永远铭刻在心。他在航天某些领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是开创者之一。五十年来,他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获得了多项国家奖励,经历了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磨砺!在文革中受过冲击甚至冤屈,生活中也有过五次遇险,尤其是掉人深井而生还的奇迹。他是乐观主义者,爱好音乐、爱好体育,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他的一生真是带着斑斓的色彩!
我与梁思礼院士相交多年,深感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祖国的安危放在心上,把发展航天、振兴中华为己任;关注前沿发展,谋划未来,积极建言;待人接物,坦诚相待;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不顾八十高龄,仍积极推动科普,作科技报告,与青少年交流。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老科学家的爱国热忱、宽广胸怀、渊博学识、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只是梁思礼院士一生平凡的讲述,但从平凡中展现了“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光辉。此书是中国航天人也是其他朋友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愿梁思礼院士继续他的征程,再续精彩的篇章。
二OO六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