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1933年秋,林庚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共出版了《北平情歌》、 《冬眠曲及其他》等七本诗集。作为学者,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共出版著作十一部,其中《天问论笺》获1995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他将新诗创作和学术研究完美地统一起来,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目录
导读
王绩
野望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王勃
滕王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
从军行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佳期
杂诗(其三)
古意
前言
无疑,每一位选家都有各自的兴趣所在,由此出发在众多诗篇中作出取舍,而“兴趣”背后,其实又都具有一种“诗美”的理想在。那么,林庚先生的“诗美”理想又是什么呢?在这本诗选的弁首部分,有一篇可视作代序的小文《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对此作了明白的告示。文中说:“唐诗的可贵处就在于它以最新鲜的感受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启发着人们。它的充沛的精神状态,深入浅出的语言造诣,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完美的成就。”,作者认为,正是这种“新鲜的认识感”,使他特别喜爱唐诗。而唐诗的新鲜力量乃是由其明朗有力的语言表现和内蕴的充沛精神互为表里合成的。在这里,林庚先生对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所作的解说,揭示了他心中的诗美理想,这自然也就成了这本诗选的主要旨趣之所在。..
林庚先生曾多次以“少年精神”来概括优秀诗篇的精神特征。他在近年的一次访谈中对此解释说:“‘少年精神’的内涵,就是有朝气,有创造性,蓬勃向上的,充满青春气息,即使是忧伤痛苦,也是少年的忧伤痛苦。”对诗歌中青春旋律的敏锐发现和捕捉,是林先生谈诗一以贯之的特点,也是他选诗的一大渊薮。这里入选的不少诗作,便具有这个鲜明的精神特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简史》、《唐诗综论》等研究著作里,曾对这些名篇佳作作过点评,我们不妨略加征引以见一二。如王湾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先生评曰:“这么富于青春旋律的诗句,的确足以代表唐诗的本色。……这青山绿水在诗人的笔下透露着多少欣欣生意,没有这种生意,‘海日’、‘江春’的名句也就无从产生。”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先生评曰:“一种雨过天青的新鲜感受,把落花的淡淡哀愁冲洗得何等纯净!”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先生评曰:“既然羌笛还在怨杨柳,春风岂不是已到了玉门关了吗?这就出现了语言上的奇迹,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悄悄里玉门关却透露了春的消息”,“笛中的杨柳也就成了美丽的怀念”李白的《横江词》:“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先生评曰:“在风浪的险恶中,却写出了如此壮观的局面,……它说明了一个经得起风浪的时代性格的成长。”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先生评曰:“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更深入的理解是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王昌龄《塞下曲》和《芙蓉楼送辛渐》,先生评曰:“其深厚、朗爽、典型、形象,正是最饱满有力的歌声”,“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植根于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白居易的“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先生评曰:“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简直可以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先后媲美,春天的旋律在唐代诗人们的心中真是何等的深远。”林庚先生对唐诗中“少年精神”的钟爱,最典型的表现在对王维、杜甫这两位诗人诗作的择取上。王维的诗歌一般公认有早、晚期之分,长期以来他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以后期《辋川集》诗作为代表的山水诗人,林庚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王维晚年的孤寂之作不过是其诗歌生平的一个角落,并不代表他的主要成就。他更看重的反倒是王维那些“全面反映了盛唐时代生意盎然的气氛”的佳作,其中包括了王维早期所写的边塞诗等。这个选本里选了王维十三首诗,以他的“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写边塞紧张生活的《陇西行》置于首篇,还选了他的《少年行》、《陇头吟》、《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与边塞气氛息息相通、环绕着边塞为中心的篇什。先生认为,诗里“这种游侠少年走向边塞的浪漫豪情,正是盛唐时代少年精神的体现。”还有写日常生活感情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先生曾评曰:“这么一颗小小的红豆,可是那‘春来发几枝’的这一萌发,带给我们以何等新鲜的感受,……它之所以会那么流传人口,便全得力于这萌发的生意。”《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先生评曰:“这里与其说是写相思,无宁说写的乃正是无边春色。”即使是写隐逸题材的诗,林先生选取的也是王维早年写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的《桃源行》,或者是他入山之后所写的“透露出一丝春的消息”的《山居秋暝》等,而不取那些冷落幽寂之作,哪怕是为过去许多人推崇的名篇。林庚先生之所以认为王维是盛唐时代一个“全面的典型”,是因为“到处都是一片富于生机的春色,到处都有新鲜的绿意,这绿意变成空气,化为细雨,构成了王维诗歌的总体气氛。”这种对王维诗作的重新读解,完全不同于宋元以来一般的传统评价,从中不难看出这本诗选独到的价值取向。...
作者其它作品
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
- ¥29.00
- ¥24.65
- 中国历代诗歌选(先秦至隋..
- 西游记漫话
- 唐诗综论
- 林庚楚辞研究两种
同类热销商品
竞争战略
- ¥88.00
- ¥74.60
- 驳朱利安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 企鹅布纹经典:诺桑觉寺
- 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