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anagerial Economics:Foundations of Business Analysis and Strategy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克里斯托弗R.托马斯,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在南佛罗里达大学任教33年,于2004~2010年间任可持续企业经济学讲席教授(Exide Professor)。在1982年加入南佛罗里达大学之前,作为能源经济学家在橡树岭(Oak Ridge)国家实验室工作了两年。目前他教授管理经济学课程,对象包括本科生、MBA和EMBA学生。托马斯教授发表了大量关于政府管制和反垄断的文章,是《牛津管理经济学手册》的编者之一。托马斯教授与他的妻子和女儿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Brooksville,工作之余他喜欢摄影、打高尔夫和打网球。
S.查尔斯·莫瑞斯(S. Charles Maurice)
莫瑞斯教授是得克萨斯A&M大学荣誉经济学教授。他在得克萨斯A&M大学的经济系任教30年,1977~1981年任系主任,1981~1985年享受Rex. B. Grey大学Free Enterprise的荣誉教授称号。莫瑞斯教授在知名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论文、文章;此外,他还与人合作撰写了两本关于自然资源消耗的学术著作:《世界末日之神话》(The Doomsday Myth)和《矿产采掘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Mineral Extraction)。另外,他先后与Charles Ferguson和Owen Philips合作撰写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分析》(Economics Analysis),该书于1971~1996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莫瑞斯教授退休后定居于佛罗里达州的Gainesville,于1999年春病逝。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管理者、利润与市场 1
1.1 企业运作和战略的经济学思考方法 2
1.2 经济利润的度量和最大化 5
1.3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 13
1.4 市场结构和管理决策 17
1.5 本章小结 21
关键词 22
概念性习题 22
概念性习题答案 23
应用性习题 23
附录1A 现值计算方法 25
数学练习题 27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28
2.1 需求 29
2.2 供给 38
2.3 市场均衡 45
2.4 衡量市场交易的价值 47
译者序
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这本《管理经济学》。它保持了严谨的经济学学术风格,详细地论述了有助于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长远战略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全书侧重讨论在各种市场结构条件下,企业如何实现技术有效前提下的经济有效,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同时,也讨论了在经济有效前提下的分配有效,进而实现社会有效;还初步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引导企业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全书从有利于读者学习的角度,对各章节适时总结,并用醒目的字体给出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各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突出重点,加深读者印象。书中还给出了大量结合企业运作实践的专栏案例,帮助读者加深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每章的结尾,给出两套习题:一套是概念性习题,引导读者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做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另一套习题是应用性习题,这套习题以现实经济活动为背景,通常没有标准答案,用于课堂或课外小组讨论。学习本教材主体部分不需要很深的数学基础,适合更广大的读者使用。同时,数学的推导和分析以附录的形式给出,并附有数学习题,供有数学基础的读者深入理解,这也是本书往往受偏爱定量分析的读者所喜欢的原因。在出版商网站上配有相应的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以及拓展学习资料。这样一个教材体系和结构,既有利于教师面授教学,也有利于接受非面授教育的广大读者自学、自检。我国目前正缺少这样一本《管理经济学》教材。
18年前,本书英文第6版(1999年)首次在中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出版后,就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随后,英文第7版(2002年)、第8版(2005年)、第9版(2009年)、第10版(2012年)、第11版(2015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相继在中国影印发行;第6版(2001年)、第7版(2003年)、第8版(2005年)、第9版(2009年)、第10版(2012年)、第11版(2014年)的中文译本,也相继在中国问世。现在,又将本书第12版的中文译出,推荐给大家。
在莫瑞斯教授1999年辞世以后,托马斯教授对本书进行了多次增减。英文版第12版《管理经济学》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些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专栏,根据需要更新或改进了部分话题,并增加了一些概念性习题和应用性习题。第12版还有一个重要修改就是将概念性习题的答案转移到《教师手册》中。教师可以指定部分或所有习题让学生进行补充练习,学生无法从教材中直接获得答案,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是否为学生提供答案。
考虑到使用中文版的教师和学生,要在麦格劳-希尔的网站上查找英文版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都有一定困难,没有渠道获知习题答案也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经慎重考虑,本书还是保留各章的概念性习题答案,仍然将它放在了习题的后面。并建议学生在完成相应习题时,不要首先去翻看答案,而应将答案用于检查自己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第12版的翻译初稿仍由杨晓丽女士完成,这是杨晓丽女士第三次和我合作翻译托马斯的《管理经济学》,稳定的合作翻译,为提高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里,也要感谢曾经参加第6、第7、第8、第9版翻译的全体女士和男士们,他们是:孙秀琴、葛凤玲、陈永刚、李刚、秦跃红、王海英、吴楚红、李姝、林薇、刘满江、邹家佳、宋风华、王宏东、孙立元、田天、吴子云、何权君、郑越强、石少强、秦茜、翟艳玲、白英波、李方、刘琦、吴非、郭丹、方宝荣等,他们的前期工作成果,为第12版的顺利翻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杨晓莉女士。我同时与翻译杨晓丽女士和编辑杨晓莉女士合作,使第12版中译本顺利出版,更增添佳话。还要感谢宁姗女士、李文静女士、杨雯女士、吴颖洁女士、程天祥先生、施琳琳女士,没有他们前期认真负责的敦促和辛勤的劳动,《管理经济学》的历年中文各版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相继面世。
全书最终统稿和审定由本人负责,文责自负。18年来,托马斯教授和莫瑞斯教授的《管理经济学》中文版在中国已经出了7版,在每次翻译和校审的过程中,本人自问尽了绵力,但每次翻译和校审,仍能发现前稿中的错误和不足,现在战战兢兢提交的第12版中文译稿,一定仍然会有错误和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陈章武
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舜德楼
2017年6月
前言
在过去的40年里,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对企业分析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改变了管理经济学在商学院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经济学家认识到:现在每一门企业决策以及组织架构方面的课程,都需要吸收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关键领域的新进展。很多商学院一直都把“战略”当作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这个主题往往只体现在一门仅一个学期的“企业战略”课上。然而,在一门课上,要教给商学院学生管理经济学并覆盖所有商业战略和组织方面的重要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要想懂得如何去运用大量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新进展,就必须有管理经济学的扎实基础。
因此,《管理经济学》的目标是,既教会学生在企业日常决策中,运用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知识,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又可以做出保障企业长远利润的战略决策。我们相信《管理经济学》能够帮助商学院学生成为企业战略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探索如何击败竞争对手的中层经理人。
教学要点
《管理经济学》第12版延续了本书以前各版本赖以成功的所有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经济学思维方式
《管理经济学》首要和一贯的目标是教会学生用经济学的方法思考企业决策和战略,强调批判性思维技能,并让学生用逻辑分析的方式处理企业日常管理决策,以及寻求应对竞争对手反应和再反应的长期战略决策。
易教易学
《管理经济学》一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学习本书并不要求学生以前受过微观经济学的培训。在保持严谨学术风格的前提下,我们把本书设计成最易于讲授和学习的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本书坚持详细地阐述并应用对企业决策和战略规划最有用的概念,而不是带着学生快速浏览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每个有趣或新鲜的话题。
双套习题
大多数学生可能并不知道怎样靠自己来提高分析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为加快这种能力的开发,就像数学教学中采用“计算题”和“应用题”一样,我们在每章都配置了两类问题:概念性习题和应用性习题。
概念性习题每章每节都与一道或多道概念性习题相联系,专门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技巧。这些概念性习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跟上每章的内容,开发自己的分析能力。在每章章末,我们给出了所有概念性习题的答案,这样,这些概念性习题就可以当作与教材相配合的一本习题集使用。每道概念性习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以达到两个目的:①使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概念,而不是囫囵吞枣;②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指出自己的困惑。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办公室,他们与教师的交流都会更有成效。当学生完成求解概念性习题后,他们也就练习了为解决应用性习题所需的所有技巧。
应用性习题在概念性习题后,每章还有一套应用性习题,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服务,也为培养制定商业决策的能力服务。正像数学课本中的“应用题”一样,这些问题由典型的商业环境和现实世界真实发生的案例组合而成,案例节选自《商业周刊》《经济学人》《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商业新闻出版物。商学院学生以后会发觉,关于应用性习题的课堂讨论是他们整个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中最有价值的环节之一。
清晰的说明配合完整的概念性习题一步一步求解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学会大部分技巧。学生如果确实能在课前掌握这些技巧,教师就能够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向学生演示如何把经济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到企业决策中去了。
灵活的数学知识要求
从基本的代数运算和看图技巧开始,本书给出了要用到的所有其他分析工具。《学生手册》中包括解答书中习题所需要的代数知识和看图技巧的综述。
虽然本书任何一章都不含有微积分运算,但希望教微积分运算的教师,可以在本书绝大部分章节后的数学附录中,找到如何运用微积分对本章涵盖的关键题目做数学分析。每个数学附录都包括一些需要使用微积分解决的数学练习,《教师手册》中提供了这些练习的答案。《学生手册》中还包括一份6页的“导数与最优化问题简要回顾”,介绍了导数的概念、求导法则、无约束优化以及有约束优化。
自成体系的经验分析
本书第12版在需求、生产和成本函数中继续使用一套自成体系的统计估计处理方法。虽然本书尽量避免涉及计量经济学中的高难度领域,只教授给学生用于需求、生产和成本估计的基本统计知识,但是本书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包含一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和计算。对于不想把经验分析包含在课程中的教师来说,这些数学部分可以被略去,而无损整本教材的完整性。
广泛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