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学书籍
献给您的是12位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耕耘“自己的园地”的著名学者的学术随笔自选集。他们从“五四”的历史氛围中走出来,把眼光投向远古的迷惘,又关注着眼下的变迁,从文学及于人生的诸多方面,自然有着深广的感慨和感悟。因其“学术”的因素,不免凝重和透辟;又因其取“随笔”的形式,自有着无拘无束的随意、轻灵以至于散淡。“散淡”也许是中国文人传统的一种极高境界,以悲悯之心,拥抱万千世界,乐山乐水,深入浅出,以“问”求“学”大而化之。
“五四”也许是20世纪留给中国人的最为丰厚的一笔遗产,因此,它也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说不尽的话题。我们将从辑在“风雨文丛”的12本书中听到他们的叩问和解读,也感受到他们的思索和困惑。其意义也许远不止于此。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回味着逝去的昨天,期待着明天的太阳,此时恰好听到了他们对历史的追问,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作译者
技术学;1993年—1994年,赴美国布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人口学研究);1994年,赴荷兰、埃及等国人口学机构访问,进行人口研究与教学培训管理;1995年,赴菲律宾人口委员会讲授人口老龄化研究。
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58年以来,先后做过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过多届本科生,带过两届硕士生和六届博士生(含两届正在攻读,一届即将答辩)。根据教学需要和授课内容确立科研选题,进行研究,教学成果基本转化为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孙犁创作散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孙犁评传》(重庆出版社1995年);《中国现代小说论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阅读人生》(学术随笔自选集);《孙犁传》(与章无意合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中国现在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中国三十年文学发展史》(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集体编写,任主编,最后定稿人)获国家教委1995年优秀教材一等奖。
同类热销商品
竞争战略
- ¥88.00
- ¥74.60
- 驳朱利安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 企鹅布纹经典:诺桑觉寺
- 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