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1 行业应用系统是城市gis应用的核心
1.2 行业应用系统奠定城市gis应用的数字化基础
1.2.1 行业应用系统实现信息载体数字化
1.2.2 行业应用系统实现业务规范化
1. 2. 3 行业应用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动态化
1.2.4 行业应用系统实现业务管理网络化
1.3 核心应用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第2章 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2.1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特征及在数字城市中的地位
2.1.1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基本特征
2.1.2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在数字城市中的地位
2.2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2.1 dlg数据库的建立
2.2.2 dom数据库的建立
2.2.3 属姓数据库的建立
2.2.4 小结
2.3 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3.1 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
2.3.2 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前言
而在整个城市信息化(或者说数字城市)工程中,涉及到一项重要空间技术的应用——GIS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但是面对新兴的空间和软件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许多人并不了解,包括从事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些执行者和管理者。
利用GIS技术为数字城市领域中应用研究和系统建设提供服务是本书的宗旨。全书主要就GIS技术在数字城市的核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许多技术环节进行了论述。这些系统包括作为基础信息平台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作为专业应用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勘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政府城建系统管理和运作效率的电子政务系统。同时,本书还对数字城市应用过程中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展望和介绍。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在全书编著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们为本书的最终完成和出版付出了努力。建设部信息中心的郝力先生,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的汪祖进先生、王丹先生,东城规划局的高萍女士,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王诤先生、梁松先生、孙良俊先生、吴强华先生、霍文虎先生、李国忠先生、黄玉芳先生,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的黄琨先生,郑州市房产管理局的王秀鸽,以及杭州市房地产产权监理处的蔡阳军先生都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全书由郝力先生主编,王诤先生协助统稿。此外,电子工业
出版社的王颖女士为本书的编著完成和出版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本书成功出版成为可能,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读者大有益处和帮助。
编著者
2002.5
序言
类获取、处理、分析、访问、表示以及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不同地点之间传输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世界75%—80%的信息与其空间位置有关,随着人类获取空间数据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信息空间化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类软件,它将成为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基础之上的主要应用集成平台,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促进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九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小型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渐成主流之势,并开始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十五”期间,国家将在“九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并重,进一步保持和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的上升势头。在国家科技计划的引导下,我们要研究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开发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开展行业性的应用示范。作为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期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在“十五”期间上一个新的台阶。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国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诸方面进入世界的前列。
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还有相当多的方面不够完善,人们对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和表达形式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定性的框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也还不能完全满足各方面日益扩大的应用要求。
应用需求是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正面临技术的重大转型。我们必须根据应用实际提出来的问题,研究和解决限制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制定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敢于突破框框,坚持技术创新和跨越,实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四个转变:由以系统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变、由面向地图的处理向面向客观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处理的转变、由单纯的二维处理向多维处理的转变、由管理型向分析决策型的转变。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数字省区、数字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应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既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又熟悉应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应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全国性的培训网络体系,既要重视正规教育,也要重视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社会业余教育。“GIS技术与应用”丛书的出版,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的形势。丛书以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人员为阅读对象,一定能在推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00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