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A First Couse in Digital Systems Desig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作者: Uyemura,J.P
- 译者: 陈怒兴 曾献君 马建武 赵振宇 李少清
- 丛书名: 电子工程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078913
- 上架时间:2000-7-1
- 出版日期:2000 年9月
- 页码:36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数字系统设计
教材

内容简介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数字系统的概念 1
1.1 什么是数字系统 1
1.2 数字系统的概况 2
1.2.1 层次 2
1.2.2 个人计算机 2
1.3 二进制数的介绍 3
1.4 数据的表示 5
1.5 二进制数及十进制数 6
1.5.1 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6
1.5.2 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8
1.5.3 小数 9
1.5.4 十六进制数 10
1.6 单元和层次 11
1.7 系统原语 14
1.8 量度 16
1.9 本书的层次安排 17
1.10 问题 19
前言
本书是作为数字系统的入门课程的教科书而设计的,适用于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此学科的讲授提供一个新的模式,该模式覆盖了传统的论题,但同时也集成了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现代数字设计在现实世界中的观察点。
论题的覆盖范围
浏览目录可见本书包含了“常规”的题目。但是,本书也重点讨论了几个非标准的章节。
第1章“数字系统的概念”对二进制数用法进行了一般性介绍。该章包括了有关编码和基-10的数和量的二进制表示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层次设计的概念,此概念渗透了全书。第2章讲述了布尔代数和逻辑门的基础知识。第3章“组合逻辑设计”对第2章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扩展。这3章为数字系统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现代系统设计中,开关特征和延迟时间至关重要。这些内容在第4章“数字硬件”中加以介绍。该章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真实世界中电子开关网络的行为,它为第5章“VHDL的基本概念”作了准备。第5章介绍了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的结构和主要概念。将VHDL安排在这一章可以使学生理解理论和物理实现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同时它也为数字逻辑概念提供了补充练习的机制。
第6章和第7章中介绍的现代VLSI设计概念是本书的特别之处。第6章“CMOS逻辑电路”介绍了作为基本开关单元的MOSFET,然后讲述了如何设计CMOS逻辑门。虽然这个题目似乎有点不适合,但这里讲述的只是用现代工艺实现的一个简单开关逻辑。第7章“硅芯片和VLSI”为数字设计的学生提供了量身定制的VLSI工程和硅片的概念。它是作为设计层次的基础而介绍的,重点强调对于大型系统工程十分重要的物理设计和VLSI的主要概念。这两章内容以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写成。它们提供的真实世界的观点在较为标准的论著中经常被忽略。
第8章“逻辑部件”直接讨论了用简单逻辑门构造的有用网络函数。该章所讨论的部件包括解码器、多路(复用)器、加法器以及其它部件。介绍这些部件的目的是为了将讨论转移到系统层次。第9章“存储元件与阵列”通过锁存器、触发器、RAM、和ROM等器件的讨论介绍了存储的概念。该章9.8节中的材料作为真实世界的例子介绍了CD-ROM的操作,阐明了许多高级的概念。第10章介绍时序逻辑网络。
本书的最后两章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它在讲授基础的同时强化了系统层次的概念。第11章“计算机基础”包括定义计算机的运算,然后继续讨论计算机的主要器件和简单的结构概念。这些论述相当常规,但这些论述使我们对计算机原理有牢固的理解。第12章“先进计算机概念”包括在现代微计算机中十分重要的论题,比如流水线、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超标量设计等。该章的结尾介绍了并行处理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以及对计算技术发展的看法。
论述的层次
序言
本书将数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并按照层次结构对数字系统进行划分和论述,论题涉及了数字系统技术的各个方面,覆盖的知识点极其广泛,如:数制、编码、布尔代数、逻辑门、组合逻辑设计、时序电路、VHDL基本概念、VLSI设计基本概念、CMOS逻辑电路和硅片、存储器部件、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知识等等。本书不仅涉及了传统的一些数字系统知识点,而且集成了许多现代技术的知识点,在内容方面,本书有显著的先进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决非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将这些知识点以系统的观念来进行论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硬件系列课程的第一门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相关知识学习的入门参考书,该课程的开设和对本书的学习,必将为后续相关知识细节的学习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也将使我们在数字系统体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组织在数字系统教学及数字系统设计开发中具有丰富经验的陈怒兴博士、曾献君博士、马建武博士、赵振宇讲师、李少青副教授、韩龙副研究员和孙绪红副教授对本书进行了翻译,介绍给国内大专院校和同仁。同时也期望能够以此得到更多的启示,那就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知识传授,系统观念的传授至关重要,而且是第一位的。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戴 葵
2000年5月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