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雾的通信与管理
第1章 ParaDrop:家用网关的边缘计算平台2
1.1 引言2
1.1.1 通过ParaDrop实现无线网关的多重任务管理及相关应用3
1.1.2 ParaDrop平台的性能4
1.2 在ParaDrop平台上实现服务5
1.3 为ParaDrop平台开发服务7
1.3.1 依托ParaDrop平台实现监控摄像头业务7
1.3.2 依托ParaDrop平台实现环境传感器业务10
参考文献10
第2章 管理带宽11
2.1 引言11
2.1.1 利用雾12
2.1.2 家庭问题的解决方案12
2.2 相关研究14
2.3 信用分配和最优信用支出15
2.3.1 信用分配15
前言
架构旨在把系统工作分为模块:谁(who)在什么时间节点(what timescale)做什么(what),以及怎样把这些模块紧密融合在一起。为了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领域,架构需要定义不同的层,并且划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以及拆分为云和雾\\[1\\]。我们把雾架构定义为:为了实现云到物(C2T)的联合,雾架构使用一个或者大量协同的终端用户客户端或者靠近用户的边缘设备,进行一系列的存储、通信、控制、配置、测量和管理等操作。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家庭/个人组网、嵌入式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等工程应用中都将使用雾架构\\[2\\]。
如图0.1所示,我们强调了雾指代一种能够计算、存储、控制和通信的网络架构,该架构支持各种类型的应用。雾架构有别于现有的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终端用户或者靠近终端用户处,执行大量的存储操作(云主要是存储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行操作)。
图0.1雾架构和雾架构支持的应用2)在终端用户或者靠近终端用户处,执行大量的通信操作(云通过骨干网络路由到集中节点进行操作)。
3)在终端用户或者靠近终端用户处,执行大量的计算和管理操作,包括网络测量、控制和配置(云主要是通过网关进行控制,就像在长期演进(LTE)的核心网中所执行的那样)。
当前,雾概念之所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兴趣,如CEAL所总结,有如下四方面的主要原因。从移动到有线传输,从物理层的波束赋形到应用层的边缘分析,最近的应用无不显示了雾的优点。
1)认知:以客户端为中心目标的感知。根据端到端原则,一些应用需要详细了解客户端的要求。当云无法保证隐私和可靠性或者通过缩短通信距离来增强安全性时,以客户端为中心目标的感知尤其重要。
2)高效:把本地资源整合在一起。每天,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机顶盒里,在会议交流中,在公共交通系统的乘客之间,都要产生数以亿计的闲置数据。相似地,边缘设备上未充分利用的处理能力、感知能力、无线连接能力等可以在雾网络理论上得以整合。
3)灵敏:快速的创新和可实现的缩放。借助客户端或者边缘设备进行操作,总是会更快速和更便宜。在大网络中由运营商主导的创新,常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与此不同,在领域,小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随着移动应用的扩散传播,通过自己的API提供创新的网络业务。
4)低时延:实现实时处理和信息物理系统控制。边缘数据分析和通过控制环进行的各种操作,对时延有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其只能在边缘或者“物体”中进行操作。特别是对指尖物联网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指尖物联网要求提供毫秒级的反应时间,以便实现人与设备间的虚拟交互。
下面进一步阐述雾的潜在优势。客户端和边缘设备的能力已经显著提升。例如,最早的苹果手机(iPhone)配置了单核412MHz的ARM处理器、128MB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及8GB的存储器。而iPhone 5S则配置了双核1.3GHz的苹果A7处理器、1GB的RAM、64GB的存储器及增强的图形处理器(GPU)能力。Intel的移动芯片Atom和Nvidia的Tegra也提供了类似的增强能力。这些能力和特征的增强意味着边缘设备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功能,例如CPU/GPU之间的增强博弈协作、强大的定位和上下文跟踪传感器以及增强的存储器。更进一步,如文献\\[9\\]所述,这些互相连接的边缘设备可以在IoT中发挥关键作用。移动手机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等边缘设备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计、里程计,以便监控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不仅方便挖掘个人的位置信息和物理/心理特征,还有助于挖掘这些边缘设备正在与周围的其他设备进行的各种公共交互等。
随着基于云的业务需求的增加,在核心网络产生的数据业务数量也急剧增加。Cisco预测云业务未来5年将增加4~5倍\\[10\\],而且他们还预测云IP业务到2017年约占所有数据中心业务的2/3。雾通过本地满足业务应用需求可以降低IP业务占比吗?例如,部分云存储能够转移到离边缘/客户端设备更近的微数据中心吗?视频能够高效地存储在边缘设备,以减少用户从云获得业务吗?或者更宽泛地讲,边缘设备能够在基于数据平面的云业务和基于控制平面的核心网络业务之间发挥积极的作用吗?接入云经常需要跨越地域上距离较长的多个通信实体,从而造成约150~200ms的往返时延。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接入时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够缩短20%的往返时间(RTT),则能够使得网页下载时间缩短15%\\[11\\]。一种减少内容接入RTT的高效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放置在物理上离终端用户近的地方。减少时延对所有业务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而且未来对许多新的业务来说也是必需的。例如,增强现实(AR)应用能够忍受的延迟范围为10~20ms\\[12\\]。因此,这些业务的计算/处理可以在本地进行。雾业务在解决这些挑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雾研发(R&D)利用传感器网络、对等系统和移动自组网等过去的经验,并充分利用设备、系统和数据科学方面的最新发展,在生态系统中功能强大的数据中心和边缘设备间实现能力的平衡分布。为此,本书将介绍演进的雾架构,同时介绍和雾架构相关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工作。
本书将描述许多在分布式计算、网络和存储系统中涉及的普通用例和应用。计算资源通常分布式地布置在家庭、工厂、道路和高速公路、城市、购物中心等地方。普适计算已经流行好长一段时间了。组网时经常需要部署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在边缘设备处安装中间件等。在边缘设备处的缓存媒体和数据对Web业务和视频分发的演进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作为一个经典且重要的R&D领域,许多和雾架构相关的文章并不是全新的,可以将它们视为过去十年到二十年累积的成果,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
●和2005年左右的对等(P2P)网络相比,雾并不仅仅是内容共享(或把数据平面整合在一起),它还包括网络测量、控制和配置,以及业务定义。
●和十年前的移动自组网(MANET)相比,现在有更多能力更强大、种类更多样的现成边缘设备和应用,以及来自于蜂窝和广播网络的分层架构。
●和过去传统的边缘网络相比,雾网络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端到端原则的实现方法:不仅在边缘设备之间进行优化,还在网络的其他实体中进行协作测量和控制。
信息中心网络(ICN)和软件定义网络(SDN)都有很长一段历史了,连同这两种网络架构,雾正在重新思考工程网络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如何优化网络功能:谁做什么,以及如何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信息中心网络:重新定义功能(操作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数据对象)。
书摘
为了处理当前所描述的两类问题,BlueSeal会实施一种机制来明确Android应用程序中存在的诸多入口点,以及Android新结构所引入的隐式调用。简而言之,BlueSeal会构建一个调用图,其中所有隐式调用都将转换为显式调用,并增强传统的静态信息流分析技术来处理多个人口点。我们已经使用BlueSeal分析了1800个应用程序(600个评分最高的免费应用程序和1200个由MalGenomeproject识别的恶意应用程序),同时发现除了79个应用程序外,其他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只需要不到2min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分析。这表明如果使用服务器进行离线分析(例如,应用程序存储服务器),那么在安装时使用BlueSeal来提供信息流透明度是很实用的。
我们之前发表的论文报告了整套结果,这里总结了我们的一些发现。第一,我们观察到恶意应用程序对设备ID等仅有手机标识符很感兴趣。此外,当普通应用程序使用仅有的手机标识符时,他们只需在内部使用,而不将其发送到服务器或将其存储在某个地方。相比之下,恶意应用程序几乎总是将应用程序本身的标识符发送到服务器或设备存储器。第二,我们已经观察到,正常应用程序比恶意应用程序更频繁地访问手机的位置数据,也就是说,恶意应用程序对用户位置的兴趣较小。第三,正常和恶意应用程序经常读取系统内容提供者。正常和恶意应用程序中最常访问的内容提供程序都是联系人。因此,访问联系人可能不是恶意活动的可靠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