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工程以及与制造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制造业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
1.1 制造系统概述.
1.2 新一代制造系统
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思考与练习题
本章 参考文献
第2章 成组技术
2.1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2.3 零件的分组(族)方法
2.4 成组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效益
思考与练习题
本章 参考文献
第3章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1 概述
3.2 超高速加工技术
3.3 超精密加工技术
3.4 微细加工技术
前言
随着市场向全球化、知识化的转变,制造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降低以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现代制造系统必须向柔性化、敏捷化、可重构化、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现代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与运行已成为制造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制造系统的基本知识、应用技术和研究方法,内容全面、新颖。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成组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系统、工业机器人及装配自动化、先进制造模式和绿色制造。全书各章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与练习题。
本书由庄品博士主编。具体分工如下:庄品编写第1、3、4、7章及第5章的5.1部分;周根然副教授编写第2章及第5章的5.2部分;张明宝博士编写第6章;全书由庄品统稿。
本书中部分资料及数据参考或直接引用了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在此对所参阅资料的作者及机构深表感谢!由于现代制造系统中的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发展迅猛,涉及内容广泛、学科跨度大,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6月
序言
正是基于对教材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历来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坚持组织资深教授负责编写各科教材,并且相继由著名出版机构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教学用书。教师在教材建设园地里辛苦耕耘,换来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丰硕成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在国内最早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一直是江苏省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20世纪90年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组织出版了一套工业工程培训教材,满足了当时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注意加强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类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定量化特色,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一些高年级学生和大多数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收集整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撰写研究报告。待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已经是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老手”,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00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同类专业中唯一一个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使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社会声誉进÷步提升。同时,对我们的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之相应的教材建设任务也进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科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力量着手进行这套工业工程专业系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可以说,这套教材的每一册都是在作者多年讲授有关课程和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撰稿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参加编写工作的老师们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在理论阐述上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自学,对相关方法和应用技术的讨论,则力求清晰、详尽而不累赘。因此,这套教材也是一套适宜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理工科学生系统学习现代工业工程方法与技术的自学参考书。
丛书的编写得到了科学出版社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在此,我代表编委会全体同仁向支持丛书出版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深深的谢意!
好的教材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锤炼中逐步形成的,需要根据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修订、完善。殷切期望有关专家、老师和广大读者将使用这套教材时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修订时借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思峰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200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