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马淳安
- 丛书名: 21世纪科学版化学专著系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0670
- 上架时间:2007-3-8
- 出版日期:2003 年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64
- 版次:1-2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电化学工业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轻工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2章。首先介绍了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然后重点阐述了有机电氧化、有机电还原、有机电氟化、金属有机电合成、间接电合成和特殊电合成的原理与方法,最后介绍了工业上应用的电解槽、电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技术和工艺。书中编有不同类型的有机电化学合成实例,每章末均附有参考文献。..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化学、化工、药物合成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师生及企业家参考和阅读。...
作译者
目录
1 1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研究对象
1 2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发展简史
1 3有机电化学合成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第2章 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理论基础
2 1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性质
2 2电化学热力学
2 3“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
2 4非平衡电极过程
前言
近年来,我国有机电化学合成领域的发展也比较快。据统计,已有10余种产品采用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方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30多种产品正在研制和开发。更为可喜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研究单位日趋增多。至今,我国已成立了全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协作网理事会,召开了8次全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学术会议,而且每次会议都出版了论文集,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我国有机电化学合成和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这一领域的知识传播还比较薄弱。许多高校化学化工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这一领域中的培养和训练比较欠缺,大部分学生很少涉及到这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同时,许多从事化学化工教学、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也相对较少。..
为了使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学科的发展情况,传播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促进我国有机电化学合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者根据掌握的国内外资料和研究工作的积累,于1991年编写了《有机电解合成基础》试用教材,为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我们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的积累,特编写成此书,以满足广大化学化工读者的需要。
本书共分12章,前5章分别介绍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和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第6章至第10章分别介绍有机电氧化、有机电还原、有机电氟化、金属有机电合成、间接电合成等;第11章重点介绍成对电化学合成、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电合成、电化学不对称合成和电聚合反应等一些特殊的有机电化学合成;第12章介绍工业上应用的电解槽、电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的技术和工艺。
本书旨在使读者熟悉和了解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技术,并根据研究的实际体系设计出实验室规模的研究方案及操作方法,从而能达到开发一般有机电化学合成产品的目的;同时希望本书对拓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视野,传播这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促进我国绿色化学合成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有所裨益。鉴于该领域发展速度很快,加上作者学识有限,书中的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化学系曹楚南院士、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邦新院士和成旦红博士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北京大学杨文治教授对本书第1~5章的初稿进行了评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浙江工业大学张文魁博士、陈丽涛博士、黄辉博士、甘永平博士以及褚有群、王云刚、艾飞虎、黄行康、王素琴等同志在文稿的整理、打印等方面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书中引用了国内外同行发表的一些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同时,十分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对本书的优先资助,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教育厅对本书有关研究项目的资助。...
马淳安
2001年10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