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
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Man Who Wasn't There: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Strange New Science of the Self

编辑推荐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是获奖科学作家阿南塔斯瓦米的精彩作品。将精彩故事和科学知识融为一炉,带你经历一次激动人心的科学与智识之旅: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这是一次对深奥的人性问题的探索,激动人心,还有点儿惊悚。
《福布斯》必读烧脑书籍、NBC新闻优秀科学书籍、《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PEN/E.O.WILSON文学性科学写作奖。
延伸阅读: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唤醒大脑》
《穿西装的蛇》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内容简介
戴维患上了身体整合认同障碍,一直想切除自己的腿,他觉得这条腿虽然长在自己身上,却不像是自己的,反倒像一个入侵者。
扎卡里经常出现癫痫发作,发病时似乎获得了超自然的体验,感觉非常愉悦,周围的东西变得更加清晰,时间也慢了下来,似乎和宇宙合二为一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幸运地有一种"正常"的自我感,但并非人人如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感通常是支离破碎的。科塔德综合征、身体整合认同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狂喜癫痫、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在几乎每种精神疾病中,你都可以看到,自我感的各个方面都与身体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探索这些精神疾病,为以下问题带来了全新的、震撼的理解:"我"究竟是谁?它位于心智、大脑或身体的什么地方?
科学记者阿南塔斯瓦米围绕精神疾病进行了大量深度采访,整合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带领读者经历一次激动人心的科学与智识之旅。他巧妙地审视了脑、身体、心智、自我和社会之间令人困惑的联系,揭示了人类自我感的强大力量。
作译者
阿南塔斯瓦米是《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的前任副主编和现任顾问,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声名颇著的科学写作项目的客座编辑,并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国家生物科学中心开办的年度科学新闻讲习班执教。他为《国家地理新闻》(National Geographic News)、《探索》(Discover)等杂志撰稿,并且是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新星纪录片频道开设的博客"实在的本性"(The Nature of Reality)的专栏作家。
阿南塔斯瓦米获得过英国物理学会的物理新闻奖和英国科学作家协会的最佳调查类新闻奖。他的首部著作《物理学的边缘》(The Edge of Physics)被选为《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2010年年度图书"。
译者简介
李恒熙
哲学博士,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于自我与自由意志的形而上学问题及其伦理意义。研究哲学之余的兴趣在于探究当代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将会如何塑造人对自身的理解和人的未来生活。
目录
序言
第1章 活死人
那个说“我不存在”的人是谁 / 1
第2章 破碎的自叙
记忆、叙述与一个人 / 27
第3章 不想要自己腿的人
对自己的身体和身体各个部分的拥有感是基于实际的状况吗 / 63
第4章 告诉我,我在这里
什么时候你的行为感觉不像自己的,而它又对你的自我做了什么 / 93
第5章 我仿佛是一场梦
情绪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 / 127
第6章 自我的初音
对于发展中的自我,自闭症说了些什么 / 161
第7章 当你在自己身边
离体体验、二重身、最小自我 / 193
第8章 此时此地,无人存在
狂喜癫痫和无限的自我 / 223
尾声 / 249
编后记 / 265
前言
一个长途跋涉去远处的人发现了一处荒废的房子,他决定在这里过夜。午夜,一个食人魔带着一具尸体来了,它把尸体放到这个人身旁。很快,另一个食人魔尾随而至。两个食人魔为这具尸体吵了起来,都声称是自己把这具尸体带到这里的,并想把尸体据为己有。由于争执不下,它们转向那个看到它们进来的人,让他做出裁决,究竟是谁把尸体带进了这间房子。
这个人很清楚欺骗两个食人魔是没有用的,因为一个不杀他,另一个也会杀他,于是他实话实说,是第一个食人魔带着尸体来的。第二个食人魔恼羞成怒,它扯下了那个人的胳膊报复他。接下来才是这个寓言骇人的情节:第一个食人魔立刻从尸体上摘下胳膊安到这个人身上。事情就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第二个食人魔拿掉这个人身体的哪一部位,第一个食人魔就从尸体上取下相同的部位安到这个人身上。到头来这个人的身体和尸体整个换了一个遍--胳膊、腿、躯干,甚至头都调换了。最后,这两个食人魔分食了尸体,抹了抹嘴巴,走了。
食人魔走了以后,这个人完全懵了,亲身经历让他不知所措。打他出生就有的身体已经被食人魔吃掉了,而他现在的身体完全是由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构成的。他现在究竟有没有一个身体呢?如果他有身体,那么这个身体是他的,还是别人的呢?如果他没有身体,那么他能看到的有身体的他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启程上路了,但困惑丝毫未减。后来他遇见了一群佛教僧侣,他迫不及待地问这群僧侣:他到底存不存在?而这群僧侣反问他:你是谁?这个人不确定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一个人,他还向僧侣们诉说了自己遭遇食人魔的悲惨经历。
如果这个人去问当代神经科学家"我是谁"这个问题,他会得到怎样的回答?尽管有些神经科学家可能会说食人魔干的那些事从生物学上来说近乎不可能,但他们还是会给出一些"撩拨"人的答案,这些答案致力于阐明"我"是什么,而这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序言
一个长途跋涉去远处的人发现了一处荒废的房子,他决定在这里过夜。午夜,一个食人魔带着一具尸体来了,它把尸体放到这个人身旁。很快,另一个食人魔尾随而至。两个食人魔为这具尸体吵了起来,都声称是自己把这具尸体带到这里的,并想把尸体据为己有。由于争执不下,它们转向那个看到它们进来的人,让他做出裁决,究竟是谁把尸体带进了这间房子。
这个人很清楚欺骗两个食人魔是没有用的,因为一个不杀他,另一个也会杀他,于是他实话实说,是第一个食人魔带着尸体来的。第二个食人魔恼羞成怒,它扯下了那个人的胳膊报复他。接下来才是这个寓言骇人的情节:第一个食人魔立刻从尸体上摘下胳膊安到这个人身上。事情就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第二个食人魔拿掉这个人身体的哪一部位,第一个食人魔就从尸体上取下相同的部位安到这个人身上。到头来这个人的身体和尸体整个换了一个遍——胳膊、腿、躯干,甚至头都调换了。最后,这两个食人魔分食了尸体,抹了抹嘴巴,走了。
食人魔走了以后,这个人完全懵了,亲身经历让他不知所措。打他出生就有的身体已经被食人魔吃掉了,而他现在的身体完全是由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构成的。他现在究竟有没有一个身体呢?如果他有身体,那么这个身体是他的,还是别人的呢?如果他没有身体,那么他能看到的有身体的他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启程上路了,但困惑丝毫未减。后来他遇见了一群佛教僧侣,他迫不及待地问这群僧侣:他到底存不存在?而这群僧侣反问他:你是谁?这个人不确定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一个人,他还向僧侣们诉说了自己遭遇食人魔的悲惨经历。
如果这个人去问当代神经科学家“我是谁”这个问题,他会得到怎样的回答?尽管有些神经科学家可能会说食人魔干的那些事从生物学上来说近乎不可能,但他们还是会给出一些“撩拨”人的答案,这些答案致力于阐明“我”是什么,而这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媒体评论
——《福布斯》
沿着奥利弗·萨克斯《错把妻子当帽子》和拉马钱德兰、桑德拉·布雷克斯勒《脑中的幻肢》的步履,阿南塔斯瓦米娓娓道来,借助于神经心理学将我们带进那样一些人的心理世界,他们与我们经历着迥然相异的现实。
——《华盛顿邮报》
阿南塔斯瓦米对人类“自我”的探查既让人们见识了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疾病,又是一次绚烂新奇的人脑之旅。
——《娱乐周刊》
对一个个患者传神而又细腻的刻画令人难忘,让人想起了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阿南塔斯瓦米是技艺娴熟的科学记者,让理论概念和实验程序易于理解、引人入胜对他来说驾轻就熟。
——《科学》
讲述阿斯伯格综合征和精神分裂症的自传作品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作品在它们的叙述与科学文献之间留下了一段空白。阿南塔斯瓦米将经验与实验、具体的个人与一般的数字联系起来,令人信服地在这段空白之上建立起桥梁。
——《自然》
当说到“海滩阅读”,你大概不会想到神经科学。但科学记者阿南塔斯瓦米就有这个本事,让每一个人都不怵那些困难的主题。
——《男人帮》
一次激荡思考的阅读……阿南塔斯瓦米讲述了许多有趣的进展,与此同时,又挑战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是谁。
——《科学美国人·心智》
科学记者阿南塔斯瓦米娴熟地审视了在脑、身体、心智、自我和社会之间令人困惑的联系……他带着友善与敏锐进入到那些令人不安却又揭示了人的面貌的失常状况中,读者会被他的记录深深吸引。
——《出版家周刊》重点评论
如果你喜欢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那么阿南塔斯瓦米的这本新书就不会让你失望。
——《图书馆杂志》
心理虚弱的疑病症患者也许不想碰阿南塔斯瓦米的这本书,但是其他人应该会感受到本书的魅力。从那个坚持自己已经脑死亡(尽管他仍在走路、说话、进食,还有乘车)的人到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身体完整认同障碍(见本书)和更多其他病症,阿南塔斯瓦米展示了人们所感知的自我何以是无所不在的。
——《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