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海青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69381
- 上架时间:2017-7-13
- 出版日期:2017 年7月
- 开本:1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需求
编辑推荐
随着工信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正式发布,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政府机关及各大行业(如金融、电信、能源、制造等)的软件开发及信息化建设部门开始采用该标准用于指导软件研发成本的度量工作,并广泛应用于预算、招投标、项目策划、变更管理、过程改进及项目后评价等场景。而能否正确理解《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并了解标准涉及方法的背景与原理,成为该标准是否可以在行业内深化应用的关键。
《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释义》第2版正是围绕这个需求编写的。《释义》不同于行业标准,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标准编制的背景、方法和原理,并有重点地进行解释。按照标准章节顺序进行逐条释义,对行业标准的说明更清晰易懂。对于标准中不需要解释的部分,依然会原文复制,保证了释义的完整性。后用一个大的示例贯穿整个标准的应用场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释义》第2版(简称《释义》)一书共分为三章,包含了释义的编制说明、行标主要内容的释义以及标准的应用示例。第1章介绍了行标释义编写的背景、必要性和撰写原则。第2章是全书的重点,释义与标准中各条文一一对应,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第3章用一个示例贯穿了标准中提到的5个应用场景。
在编写形式上,《释义》不同于行业标准,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标准编制的背景、方法和原理,并有重点地进行解释。按照标准章节顺序进行逐条释义,对行业标准的说明更清晰易懂。对于标准中不需要解释的部分,依然会原文复制,保证了释义的完整性。后用一个大的示例贯穿整个标准的应用场景。
本书预期读者为软件企业内从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过程改进等工作的人员;行业用户如电子政务、金融、能源、电信、制造等行业用户的采购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科技部门、计划部门、审计部门的从业人员;第三方机构中从事项目监理、估算相关培训、咨询的人员,研究机构、各大高校从事软件质量、过程改进相关研究的人员等。
作译者
联盟以“推进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使软件造价评估专业化”为目标和宗旨,联合所有会员单位专注于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库建设、软件成本度量、软件成本和费用评估等专业领域的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方法推广、人才培养等活动。
目录
前言
第1章标准编制说明
11编制背景
12任务来源
13编制过程
14编制原则
15主要内容
16主要技术说明
17标准的性质
18有关专利的说明
第2章标准释义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软件研发成本构成
25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过程
251软件研发成本估算
252软件研发成本测量
26本标准的应用及附录
前言
随着工信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正式发布,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政府机关及各大行业(如金融、电信、能源、制造等)的软件开发及信息化建设部门开始采用该标准用于指导软件研发成本的度量工作,并广泛应用于预算、招投标、项目策划、变更管理、过程改进及项目后评价等场景。而能否正确理解《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并了解标准涉及方法的背景与原理,成为该标准是否可以在行业内深化应用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推进《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在行业中的应用,指导相关单位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标准,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特组织该标准的核心起草专家,编写了《释义》一书。
本《释义》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标准编制说明。明确《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编制背景、任务来源、编制过程、原则等主要内容。
第2章:标准释义。对《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内容进行逐条解释,用以说明标准中各项要求的背景、依据、技术原理及应用方式。
第3章:标准的应用。通过结合应用场景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开展软件研发成本估算及测量工作。
附录A中的行业数据用于基于该标准开展软件研发成本的评估与测算。
附录B中的常见问题(Q&A)列出了在标准应用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或疑问,并一一解答。
本《释义》的预期读者为应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开展软件研发成本度量工作的相关人员或其主管领导。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过程改进人员或研发管理人员;政府或行业用户信息化建设部门的相关人员;从事信息化项目监理、审计或咨询的相关人员。
本《释义》也可作为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的软件工程造价师认证培训的配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