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黄金侠
- 丛书名: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69527
- 上架时间:2017-7-7
- 出版日期:2017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工电子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电工电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本书体现了工科非电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保基础、重实践、少而精”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科学性,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满足大类招生下较少学时教学的需要。
(2)本书内容涵盖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大多数研究领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利用与电气工程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来促进其本身学科的学习的需求。
(3)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每章以内容提要和本章目标开头,使读者能在学习前明确目标;每章结尾部分又有把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本章小结。
(4)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精心设计讲授的内容,精心疏理所讲授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分层次递进的教、学、做相结合的结构。在教与学的同时多“练”就显得很重要,本书每小节都有思考与练习;每章都含有多个例题、精选各类选择题、分析题和计算题,这些题目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练习和测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5)本课程的特点是电路图较多,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难以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而且不可避免地要画大量电路图,既费时又费力。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汇集了教师的教学经验,研究开发了本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引入教学。利用多媒体PPT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而且因其图文并茂、形象逼真、信息量大,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6)附录中增加了仿真软件Multisim1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的内容。Multisim仿真软件逼真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实验环境的感受,使得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且易于理解。将仿真技术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直接嵌入仿真实验,将传统教室变为虚拟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内容简介
全书共10章,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直流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全书内容处理详略得当,基本概念讲解清楚,分析方法讲解透彻,难易度适中。各章配有丰富的例题、思考题、练习题及小结,此外,后提供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施教。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套授课电子课件,需要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审核通过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2399929378,电话010-88379753)
目录
前言
第1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1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1本征半导体
1112杂质半导体
1113PN结
112半导体二极管
1121常见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112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12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124稳压二极管
1125其他类型的二极管
113晶体管
1131晶体管的结构和类型
1132晶体管电流放大原理
113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1134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135光敏晶体管
1136光耦合器
前言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编写一本合适的教材,教与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高校开始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很多高校已将“电工电子技术”列为基础教学平台课程,旨在加强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知识培养。为了更好地满足大类招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作者结合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准和要求,以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多年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工科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编写了本书。
本书在编写时立足于“结构新颖,整体贯通,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好学易懂,重点突出,便于自学,利于教学”。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更加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解题技能的训练以及工程分析、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有加深拓宽内容,对非电类专业是非常适用的。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本书体现了工科非电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保基础、重实践、少而精”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科学性,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满足大类招生下较少学时教学的需要。
(2)本书内容涵盖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大多数研究领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利用与电气工程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来促进其本身学科的学习的需求。
(3)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每章以内容提要和本章目标开头,使读者能在学习前明确目标;每章结尾部分又有把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本章小结。
(4)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精心设计讲授的内容,精心疏理所讲授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分层次递进的教、学、做相结合的结构。在教与学的同时多“练”就显得很重要,本书每小节都有思考与练习;每章都含有多个例题、精选各类选择题、分析题和计算题,这些题目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练习和测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5)本课程的特点是电路图较多,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难以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而且不可避免地要画大量电路图,既费时又费力。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汇集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研究开发了本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引入教学。利用多媒体PPT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而且因其图文并茂、形象逼真、信息量大,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6)附录中增加了仿真软件Multisim 1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的内容。Multisim仿真软件逼真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实验环境的感受,使得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且易于理解。将仿真技术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直接嵌入仿真实验,将传统教室变为虚拟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全书共分为10章,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直流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各章开始设有内容提要及本章目标,结束设有本章小结。各章配有丰富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书后提供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由于非电类专业甚多,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要求不一,学时也有差别,本书的参考学时为50~70学时。教学内容分为两类:
(1)共性基本内容:各非电专业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
(2)非共性基本内容(标以“△”号):根据各非电类专业本身的需求规定的教学内容。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可登录www揠洀瀀攀搀甀揠漀洀免费下载或发送邮件至hjxlcj2006@sina揠漀洀咨询。
本书主要由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电工学课程组编写。全书由黄金侠主编,并负责全书的定稿和统稿工作。其中黄金侠编写第11、17、18章;宋国义编写第12、14章和附录A;张良编写第13、15章;张炯编写第16章和附录B、C;李丽敏编写第19、20章。主审李晶教授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很多宝贵修改意见。在编写过程中,作者还学习和借鉴了大量有关的参考资料,在此向所有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使用教材的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提高。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