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00
- POD价:¥59.00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内创业革命(简装)[按需印刷]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 ·如此书原封面缺失,印刷将采用出版社授权的新封面;
- ·如电子文件出现问题,可能延长印制周期,我们将提前与您沟通
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第四次创业浪潮》姊妹篇从"叛徒"到盟军 小团队撬动大转型 引爆企业家精神 徐小平|作序推荐 邱晓华|杨斌|毛大庆|盛发强|赵迎光|吴贵生|联袂推荐海尔、万科、联想、上汽、长虹、美的、三一重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大唐电信、中信集团、BAT、搜狐、小米、探路者、韩都衣舍、西贝莜面、互爱科技、爱尔眼科、完美世界、西安光机所……正在内创业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中国服务创新创业领域开拓者,畅销书作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创新政策专家。跟踪创新创业一线十六载,已出版《第四次创业浪潮》《服务创新》《牛津创新手册》等15部著作,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实践观察者、理论宣传者和商业践行者。
吴家喜
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期从事创新创业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坚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致力于中国本土创新创业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位一体的研究、写作和传播,已出版《动和管理》《全面创新》《第四次创业浪潮》等10部著作。
目录
序 言 开启以人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
第一章 大转型中的求索 1
技术变革、经济转型、管理升级、制度松绑四股力量的巨大冲击,以及个体价值的迅速崛起,推动组织与人的关系从"雇用关系"向"合伙关系"转变,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创业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牛刀初试:转型的一剂良药 1
大转型时代:四股变革力量 5
组织中的"创业人" 10
第二章 重新定义内创业 16
内创业已经从少数领先大企业的"专属品",变为众多企业转型发展的"利器",内创业的传统边界被打破,资源的内外联动、价值的共创分享、目标的多元融合成为新时代内创业的鲜明特征。
从零星到群涌 17
不一样的动机 24
"超级"合伙人 31
由内向外突破 35
内创业新边界 41
第三章 激发新动能:从微观到宏观的变革 45
内创业不仅在组织内部产生了"老树发新芽"的效果,而且带动产业升级,再次撬动社会就业,形成以存量带动增量、以微观激活宏观的一条转型路径,正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蓄积巨大的新动能。
注入源头活水 45
引领产业蝶变 49
就业的再撬动 55
第四章 内创业新生态:大树底下长好苗 59
序言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大约15年前,我去某地新东方分校演讲。接待我的分校校长跟我有过一次长聊。聊的主题是:新东方应该迅速进入高考补习领域,这个市场比出国留学要大得多……我记得这位校长把他的计划说得非常详细,讲得无比激动,似乎一个百亿美元的企业即将在他的手中诞生。这位校长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他那燃烧着创业荷尔蒙、对未来信心百倍但又急不可耐的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事实是,就在这位校长放飞他的"高考补习"创业幻想之时,两个北大研究生已经在海淀悄悄开始了他们的奥数补习班。而且,他们还真的做了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这就是那家在华尔街上市、当时叫"学而思"、现在叫"好未来"的教育培训机构。好未来潜入培训市场时,新东方已经如日中天,但此刻的好未来,成了新东方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其股价随时可能超越新东方!
我讲这个故事,为的是记录下我人生许多未遂梦想的一声喟叹。我曾经参与创建的新东方是一个令我终生骄傲的伟大企业,但如果当时我们就实行了内部创业制度,大胆鼓励年轻教师把这些创业想法付诸实施,施以适当的制度激励,新东方毫无疑问会更加伟大。
如果……请原谅我在这里做事后诸葛亮,历史是不可以"如果"的。我在这里讲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希望、我呼吁所有当代中国企业领袖听到这个故事,从而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对你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至关重要的制度--企业内创业制度!
所谓企业内创业制度,就是鼓励企业内部有创业冲动、有创新想法的人,在不冒着职业生涯最大风险辞职的情况下,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企业提供资金、场地、资源、精神支持和最重要的股权激励,让创业者在企业的支持下、风险相对小一些的情况下开始创业。这种创业形式,既有创业企业的巨大活力,又有成功企业的安全保障。母公司和创业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股权承诺,在什么阶段持有多少股份,最终给企业带来一举两得的巨大好处--内创业的项目,一般都跟母公司的"好未来"相关,做好了有可能成为母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内创业的创业者,一般都是企业内部最优秀的高管员工,通过内创业这个金手铐把他们"铐"住,母公司既可以绑定老板不想放弃的人才,又有可能占据不可预测未来的某些战略高地。可以说,内创业是中国创业创新浪潮发展到今天,下一个巨大的机会冲击波来源。
我不知道新东方现在是否有所谓的"内创业"制度。但我知道包括我老人家在内的许多人才,由于当年的新东方并没有这样一个制度,所以在过去十几年离开新东方出来创业,创出了一个可以说令人震惊的新东方"外创业"群体。别的不说,就我和王强出来创办的真格基金,总共投了几百家公司,也成为今日新东方投资并购的一个重要来源。假如……假如我们是新东方内创业基金的话,显然新东方和真格基金,都会因此而更好!
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当批评者、研究者,甚至说风凉话的人们在为某件事情感到遗憾并进行思考时,他们都在想着怎么能够把未来的事情做得更好。而当有真正的学者开始对我上述慨叹进行真正的研究时,我知道,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企业领袖们不再遗憾、企业人才不再焦虑、企业未来更有保障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时代,就是企业内创业时代!
蔺雷和吴家喜两位博士在2016年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畅销书《第四次创业浪潮》,对风起云涌的社会化创业大潮进行了全景描述和深度归纳。现在,两位作者马不停蹄、快马加鞭地推出了第二本创业专著《内创业革命》。他们敏锐而精准地把握住当前中国创业另一股正在爆发的力量--企业内创业,对此做了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内创业革命》应运而生。书中蕴含的理论思想和管理模式,不仅对推动中国的创业有巨大价值,而且对中国整个的企业管理和组织变革有深远意义,甚至有可能就此开创一门真正的"内创业"新学科。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一个引爆点,因为中国的转型成功太需要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内创业激活个体、激活组织,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滔滔不绝的创新力量。
写到这里,我不禁为开头提到的那位新东方分校校长感到遗憾。我知道这位校长后来加入了一家真格基金投资的教育公司,正在为他的创业梦日夜奋斗。但如果当时我们就有"内创业"机制的话,给他一二百万元人民币让他去干,说不定"好未来"就是新东方的了……谁知道呢?
也许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不可抵挡的:青春荷尔蒙和创业冲动。青春荷尔蒙随着青春期来临汹涌而至,而创业冲动则伴随着企业成员的职业成熟而骤然降临,一旦他们有了创业想法,那是一个挡也挡不住的钱塘江潮,拍岸惊涛。
老板们,用"内创业"大坝把这些对你企业而言最宝贵的资源蓄积起来吧,他们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滔滔不绝的发展动能!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请阅读《内创业革命》;但如果你读了这本书还是不想这么做,那你将来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就不要怪我言之不预啊!
媒体评论
内创业是中国创业创新浪潮发展到今天,下一个巨大的机会冲击波来源,因为中国的转型成功太需要内创业来激活个体、激活组织,带来滔滔不绝的创新力量。我希望、我呼吁所有当代中国企业领袖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对你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至关重要的制度--企业内创业制度。
邱晓华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大向强跨越的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升级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内创业革命》一书不仅带我们见证了中国企业家以内创业推动管理变革的新实践,更为我们展现了一条以微观激活带动宏观转型的新路径,值得读者参阅。
杨 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管理行为是对人性的选择性适应,而不是让人性来配合我们的需求。《内创业革命》洞悉组织中"创业人"的觉醒,展现了中国企业内创业实践,是一部以创业视角反映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力作。
毛大庆 优客工场创始人 5L际创始人、董事长 大企业最怕新技术、小公司颠覆他们的生存。《创新者窘境》的作者、管理学大师克里斯滕森曾提出--大公司应主动孵化出小型创新公司,让他们像初创企业那样独立运营,以此掌握可能出现的颠覆式创新。《内创业革命》一书,提出了大企业如何避免被颠覆的"内创业理论",尤其在这样一个"颠覆式衍进"的时代,对那些行业巨头和成熟公司,都有重要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盛发强 探路者创始人、董事长
"探路者"一直在探索新时代企业成长之路,我们的探梦工场就鼓励内部创业,建设平台化组织,用更加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文化建立合伙人企业,让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人。《内创业革命》这本书将帮助像探路者一样的更多企业自我更新、内生成长。
赵迎光 韩都衣舍创始人、CEO 活力是企业永恒的挑战,自我裂变、不断进化的"小组制"是韩都衣舍保持活力、迅速发展的关键,《内创业革命》凝聚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智慧,将为更多企业永葆活力指路引航。
吴贵生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内创业的兴起不仅拓展了我们对创业的传统认识,也对现有的组织和战略管理理论带来了挑战。《内创业革命》不仅是一本探讨创业的书,也是对企业管理变革的新思考,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一个可贵探索。
作者其它作品
服务管理
- ¥45.00
- ¥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