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是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领域的标准性著作,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互联网金融立法、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是政府、金融机构、投资者、金融行业从业者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集工具性和应用性两大特色于一体,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控制和权益保护、网络借贷业的法律风险控制、众筹的法律风险控制、“宝宝类”互联网直销基金的法律风险控制、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风险控制、互联网保险的法律风险控制、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控制、可信电子数据证据的保存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投资者和从业者预见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以及事后的法律解决办法提供了详尽的建议和对策,还提供了若干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汇集了百余部与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国或地方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自律章程,力争为所有读者遇到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译者
邓建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北大法学博士,《互联网金融》杂志副总编辑,互联网金融与法制研究专家,电邮:djp@pku.org.cn。
目录
前言
第1章 总 论\\ 1
第1节 法律风险控制的整体思路\\ 2
第2节 互联网金融广告的法律风险与控制\\ 6
第3节 网络经营许可的法律规范与风险\\ 12
第4节 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 19
第5节 网络及信息安全的法律风险\\ 27
第6节 网络及信息安全常见隐患及预防措施\\ 31
第2章 投资者的风险和权益保护\\ 37
第1节 典型风险案例\\ 38
第2节 投资风险预防的途径\\ 39
第3节 高利转贷罪的风险控制\\ 49
第4节 非法发放贷款的风险\\ 50
第5节 投资者信息保护\\ 51
第6节 投资者的投资适当性控制\\ 53
第7节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识别\\ 54
第8节 投资者的证据保存\\ 55
第9节 投资者解决纠纷的方式\\ 57
第10节 违法网贷平台资产处置基本规则\\ 58
前言
本书第2版仍以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及投资者(消费者)为主要预设读者,但在实操性、可应用性和通俗性方面,远胜第1版。本书除详细解析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与控制风险的途径外,还向监管者提出了众多监管建议。著者期待,本书将继续成为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控制领域的实用宝典!
广义上而言,所谓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网络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业态初具规模,另一些业态仍在快速分化组合之中。互联网金融自诞生起,其法律风险就不可小觑。然而,我们近几年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法务人员,企业高管忙于创业,无暇顾及法律风险或风险控制。甚至在一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互联网金融公司,专职的法务人员也寥寥无几。不重视法律风险,企业就算成长为巨人,也很有可能最终功亏一篑。这方面的教训已经数不胜数!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发,许多骗子公司乘机浑水摸鱼,致使大量缺乏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对广大非专业投资者而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要持续增强风险意识,以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投资旗开得胜。其中的途径之一,即是认真学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知识,学会预判风险、降低风险,进而控制风险,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这是互联网金融投资领域的安身立命之本。
所谓法律风险主要是业务行为违法的风险,以及和相对方(往往是合同相对方)之间商业关系破裂而引发诉讼后,自己一方可能败诉的风险。诉讼法律风险包括防范客户按照自己的理解履行义务时,出现无意的违约情形,以及在义务履行完毕后,对方拒绝提供对价或提供的对价有瑕疵的情况下,寻求裁决机关的公权力保护的情形等。
在这些风险中,既涉及合规风险,也有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以及民事法律风险,甚至有刑事法律风险。为此,本书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涉及的相关行为规范进行详细解析,并详述行为人在触犯法律边界后,可能招致的法律后果,以供从业人员参考,便于他们深入明了业务合规的边界。俗话说,最好的医生,是能防病的医生。同理,最好的法务,是能防风险的法务。本书希望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佳“法务参谋”,帮助从业机构和投资者有备无患。
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大潮初起,没有太多与之相关的监管办法或完善的法规,刚刚兴起的初创企业亦来不及曝出风险事例。在当年,本书第1版只能以汇编相关法规为主要工作。近两年来,各种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办法与专项整治方案纷纷出台,在诸如网络借贷等特定领域,风险事件更是持续不断。因此,总结最新政策和法规要点,概括典型风险案例,解析不同业态的法律边界,提供第一手现场调研所得的风险控制干货,为从业者和投资者呈现通俗易懂的互联网金融行为规范指南,仔细辨别和分析相关法律风险,提供控制风险的详细方案,成为第2版的核心内容。
在互联网金融刚兴起时,媒体和舆论不免将互联网金融神圣化,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了成千上万家声称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公司,风投亦不断进驻该领域,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种种利好政策。但自2015年以来,国内逐渐出现了一种“伪互联网金融”的乱象。一些机构并非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是以“金融创新”或“互联网金融”为外衣,大肆从事金融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活动,负面冲击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生态。随着该领域风险的连续爆发,互联网金融被媒体和舆论快速妖魔化了,以致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近年改头换面,自称金融科技企业。
随着监管的加强,诸如P2P网络借贷平台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且这两种风险爆发已迫在眉睫。经历了前几年的监管真空,这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当前必然要经历的阵痛。2016年以来,政府为期一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并非是“打压”,相反,国内互联网金融在经历野蛮生长、风险频发和监管收紧阶段后,将迎来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合规”将是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面临的第一要素。伴随着监管的全面铺开,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从野蛮生长走向真正规范发展的关键时期,即将迎来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所以,对于那些有操守、能坚持底线和有竞争优势的从业者而言,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寒冬,而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春天。
经历新挑战,等待新机遇。凤凰需要涅槃,真金必经火炼!
著者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