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刘瑞新
- 丛书名: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66380
- 上架时间:2017-6-13
- 出版日期:2017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9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 单片计算机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专业教材 > 计算机专业课程 > 单片机及嵌入式计算机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机电、测控及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1)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内容详实、循序渐进、便于查阅和自学。
2)以应用示例为导向,将知识点贯穿其中,即便于教学,又方便读者操作。
3)工程实例及仿真调试内容丰富,便于读者引用。
4)多技术融合,为读者提供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及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从单片机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51系列及兼容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功能部件及软、硬件应用开发资源;着重讲解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及软硬件开发过程;以Keil集成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等开发资源为平台,引用了大量单片机软、硬件仿真调试示例及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熟知、实践和应用单片机。
本书融单片机电路原理、软件编程、仿真调试及工程应用为一体,具有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以应用示例为导向,将知识点贯穿其中等特点,既便于教学又方便读者自学和操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机电、测控及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译者
先后主编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专业教材共14部。构建、探索并归纳总结了《“二循环、三课堂”的实践育人教学模式》,在清华大学主办的期刊《计算机教育》公开发表。
目录
前言
第1章计算机基础概述
11计算机及系统组成
111计算机到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112单片机、单板机、PC
113数制与编码
114计算机系统组成
12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21单片机的特点和应用
122嵌入式系统
12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
13单片机应用开发资源
14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示例
15思考与练习
第2章51单片机及硬件结构
2151单片机系列
2251单片机总体结构
22151单片机总体结构框图及功能
22251单片机引脚功能
前言
51系列及兼容单片机组成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以其通用性强、价廉、设计灵活等特点而遍及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习单片机技术的需要,本教材从单片机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51系列及兼容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功能部件及软硬件应用开发资源。在单片机硬件组成及汇编语言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及软硬件开发过程。
本书以Keil集成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及ISP下载等开发资源为平台,引用了大量的单片机软硬件仿真调试示例及工程应用实例,引导读者逐步认识、熟知、实践和应用单片机。
本书作者都是长期工作在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一线教师,曾多次在单片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机器人竞赛培训工作中,将Proteus软件应用于单片机仿真设计及调试,并成功地将其转换为实际电路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竞赛成绩。本书融入了作者多年来在高等院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并将成功案例编入书中。
本书的主要特点:
1)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内容详实、循序渐进、便于查阅和自学。
2)以应用示例为导向,将知识点贯穿其中,即便于教学,又方便读者操作。
3)工程实例及仿真调试内容丰富,便于读者引用。
4)多技术融合,为读者提供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及解决方案。
本书共10章,第1章在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开发资源;第2章介绍了51单片机硬件的功能结构、内部组成、编程资源及最小系统;第3章介绍了Proteus嵌入式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与操作;第4章介绍了51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C51程序设计基础、集成开发环境Keil的使用及Proteus联机仿真调试示例;第5章介绍了51单片机中断结构、中断应用技术及中断应用实例设计及仿真;第6章介绍了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应用实例的设计及仿真;第7章介绍了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串行口通信应用实例的设计及仿真;第8章介绍了51单片机系统扩展、I/O接口扩展、A-D、D-A转换技术及应用实例;第9章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典型工程实例的软、硬件设计过程;第10章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本书由赵全利、忽晓伟任主编,周伟、袁浩、张会敏等参编,其中第1章由赵全利编写,第2章由周伟编写,第3章和第8章81~82节由袁浩编写,第4章41~42节和第8章的87~88节由董素鸽编写,第4章43~44节由柴云编写, 第4章45~47节和第5章由胡代弟编写,第6章61~63节由张会敏编写,第6章64~66节和第10章由王蓓编写,第7章由谢泽奇编写,第8章83~86节由左建业编写,第9章由忽晓伟编写。各章习题解答、软、硬件仿真调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图表制作、文字录入及电子课件由陈瑞霞、骆秋容、刘大学、刘克纯、缪丽丽、徐维维、徐云林、刘瑞新、崔瑛瑛、翟丽娟、庄建新、刘大莲、韩建敏、庄恒、李刚、孙明建、田金凤、陈文娟、李继臣、王如新、赵艳波、王茹霞和田同福编写并完成。全书由赵全利教授统筹设计、对各章节整改并统稿,刘瑞新教授主审定稿。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测控及计算机等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为了配合教学,本书配以全程课件、Keil源程序文件及Proteus仿真文件,教师可从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揠洀瀀攀搀甀揠漀洀下载。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文献资料,在此对有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真诚感谢。由于微机硬件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和遗漏之处,恳请老师、同学及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