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表面工程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阅读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及研究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 化学转化膜技术基础
1.1 化学转化膜概述
1.2 化学转化膜通用预处理
第2章 铝及铝合金化学转化膜
2.1 铝及铝合金化学转化膜
2.2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
2.3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2.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着色
2.5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
第3章 镁合金化学转换膜
3.1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分类和工艺流程
3.2 镁合金表面预处理
3.3 类型Ⅰ——酪酸腐蚀处理
3.4 类型Ⅲ——重铬酸盐处理
3.5 类型Ⅳ——阳极氧化处理
3.6 类型Ⅵ——铬酸刷涂处理
3.7 类型Ⅶ——氟化物阳极氧化处理
3.8 类型Ⅷ——铬酸盐处理
3.9 HAE和Dow No17阳极氧化处理
前言
传统的黑色金属最佳表面保护技术是电镀金属层,而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在大气中表面往往呈钝态,电镀金属层在其表面附着力不佳,难以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但是,其表面却很容易获得性能优异的化学转化膜。所以在新型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中,化学转化膜技术比传统的电镀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有了举世瞩目的长足进步。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兴办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化学转化膜处理技术在中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化学转化膜技术和传统的电镀技术的历史一样久远。以前,有色金属的使用量很少,化学转化膜处理技术只在航空领域和军工领域大量应用,而民用领域则处于用量非常少和相对次要的地位。目前,化学转化膜技术方面的专著较少,有关化学转化膜技术方面的内容,往往以章节的形式出现在有关的金属表面技术、电镀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的书籍中, 内容分散并且不够全面,读者在查阅过程中,有时对于一种处理工艺要翻阅数本书,多有不便。..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想给读者提供一本内容比较全面、实用性较强的化学转化膜处理技术专著。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被处理金属方面,几乎涵盖所有工业应用的金属;二是在转化膜处理工艺方面,有经常使用的工艺,也有不太经常使用的工艺;有传统的工艺,也介绍了将来有可能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新型替代工艺。实用性较强,是指本书既没有长篇大论地叙述成膜的机理,也不是将各种处理工艺配方不知其所以然地堆积在一起,而是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讲道理的方式,叙述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引用较深的专业知
识,力求深入浅出,讲清楚工艺配方中各种主要成分的作用原理。本书少讲理论、机理,多讲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多讲内容公开的、容易实现的工艺配方,少介绍包含代号产品、专利产品,不容易实现的工艺配方。
本书主要是为广大金属表面处理专业厂,金属加工企业表面处理车间,汽车厂、车辆厂的表面处理车间的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提供一本工具书。本书虽然包含部分转化膜处理设备方面的内容,但主要讲述的是转化膜的处理工艺,是针对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生产硬件的工厂技术人员的。本书可以为金属表面处理专业的科研人员,在用到化学转化膜技术时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开发新的转化膜处理工艺的技术基础或技术平台,同时可为高等院校金属加工专业、金属表面处理专业、金属热处理专业、电化学专业的教师、学生在学习到化学转化膜内容时提供参考。
本书章节的编排以被处理金属为线索,这与以处理工艺为线索编排的书籍有所不同。这样做的理由:一是化学转化膜处理涉及到的被处理金属品种较多,不同的金属物理、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了相同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金属而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内容写在一起,读者容易发生混淆、出错。二是许多金属加工厂只涉及到一种或几种需要转化膜处理的金属,他们的技术人员只要从本书的相关金属章节中就能找出所需的全部内容,而不必在整本书中查找。尽管如此,编者还是建议读者最好能浏览全书。
本书的编者都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从事化学转化膜技术研究的高级工程师,他们有长期进行化学转化膜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经历,也有多年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相关工厂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书中介绍的许多配方都是编者亲自使用过的。
本书的第1章、第2章、第3章由李鑫庆高级工程师编写,第5章由陈迪勤高级工程师编写,第4章、第6章由余静琴高级工程师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潘邻总工程师的亲切指导,得到了天津市金星铝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编者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遗漏、错误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