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艺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精神活动,因而文艺美学的研究,其意义就远超具体的作品和文艺现象之外,而与人性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密切相关。文艺美学研究一直是中央党校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党校有文学教研室和文艺学硕士点,有一批学者长期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哲思与诗情》一书就是中央党校部分学者多年来美学研究、文学研究成果的初步展示。书中论文涉及文艺美学的许多领域,如中国禅美学、诗词美学、戏曲美学、古希腊美学、现代欧美实用主义美学等等,研究深入,多有独到见解。这是一部哲思与诗情交融的作品,透过一篇篇饱含心血的文章,读者能够看到走向文化自信的学人们的坚定足迹,对从事文学、美学研究的研究生或学者,不无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论唐代诗歌中“静”的审美趋向
山水有清音:略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世界
孟郊的诗歌创作与道家精神
禅家自性对诗歌意境的开拓
禅门直觉与诗歌意境的神韵
李白诗歌的审美特色
《牡丹亭》之美与昆曲艺术
中国戏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美学风韵
二十世纪《红楼梦》主旨的阐释问题
杜威论艺术与教育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教育
走出当代“艺术定义”困境:杜威美学的遗产与启示
审美介入与新美学的崛起:访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阿诺德·贝林特教授
理论的旅行:20世纪80年代外国文艺理论的引介与评价
论消费社会审美时尚的运行机制
从审美的反思判断到政治的反思判断:论利奥塔对康德美学的继承与扬弃
抵抗资本主义的“非人”:简论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
布洛赫的美学思想:艺术品作为对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乌托邦展示
诗意现实主义与现代市民史诗一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
书摘
今天,审美时尚在消费社会的“大行其道”正是这一整体性文化转变的重要表征。在消费社会,审美时尚的变化速度、传播广度、影响深度都远远超过了较为封闭条件下的传统社会的审美时尚。其实,在消费社会正式形成以前,工业化、城市化和平等、民主观念普及的现代化进程已经为当代审美时尚准备了其盛行所需的技术、物质前提和社会条件:首先,机械复制技术正是时尚:同时也是审美时尚得以兴盛的技术和物质前提,只有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生产才能为时尚提供大批量的物质产品;其次,仅有技术和物质条件还不够,审美时尚的传播还需要特定的社会条件,那就是19世纪以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要求大面积开拓市场所带来的商品的大范围流通;最后,伴随着商品流通,观念、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流动也开始了,正是教育和民主观念的普及,使现代社会的个体获得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也为审美时尚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入消费社会,审美时尚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与之前相比又大大增加。
……
同类热销商品
竞争战略
- ¥88.00
- ¥74.60
- 驳朱利安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 企鹅布纹经典:诺桑觉寺
- 圣殿